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2篇护理模式
  • 2篇患儿
  • 2篇肝炎
  • 2篇肝炎患者
  • 1篇毒性肝炎
  • 1篇置管
  • 1篇置管术
  • 1篇置管术后
  • 1篇腮腺炎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 1篇渗血
  • 1篇生活质量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手足口病患儿
  • 1篇术后

机构

  • 7篇淮安市第四人...

作者

  • 7篇庄颖
  • 4篇高冬梅
  • 2篇胡婷婷
  • 2篇吴凤
  • 1篇朱礼尧
  • 1篇王连红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6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联合赋能式护理模式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 探究联合赋能式护理模式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肝病科接收的10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依据单、双数的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联合赋能式康复护理模式。于入院1 d,干预3个月后,对两组自我管理能力、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等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躯体活动、临床治疗、心理、饮食评分均高于入院1 d,且干预组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组营养不良、肝功能异常加重、高胆红素血症、肝区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入院1 d,且干预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联合赋能式护理模式,有利于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
庄颖张媛媛苏亚蓉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
全科护理措施应用于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全科护理措施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8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全科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在总有效率、总体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给予积极的全科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其总体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高冬梅吴凤庄颖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全科护理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感染科住院患儿坠床发生率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感染科住院患儿坠床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科室成立“向日葵圈”品管圈,确立感染科住院患儿坠床发生率高的原因,查阅不良事件报告.通过品管圈方法,制定目标、寻找原因、确定要因,制定并实施对策,遵循PDCA循环,分析方法和解决存在问题.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回顾2013年6月一2014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患儿发生坠床事件的患儿4例,降低至0例,目标达成率133%,目标进步率100%.结论:通过QCC 活动,住院患儿坠床发生率明显降低.
高冬梅吴凤胡婷婷庄颖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
肝炎患者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渗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23年
探究在对肝炎患者实施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渗血的主要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 选择本传染病医院2019年5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肝炎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出血患者60例作为此次护理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穿刺点渗血的原因,并为60例患者实施对应的护理对策,为日后传染病患者静脉输液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保证PICC置管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60例肝炎患者经预防护理后未发生意外脱管的现象,60例患者经相应的护理对策干预后均保证了PICC置管的安全和治疗价值。结论 肝炎使用PICC置管术治疗时由于很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穿刺点渗血这种风险的发生,主要包括置管方式、置管工具、护理操作技术、患者因素等,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结合既往护理经验和肝炎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预防、处理对策,在强化PICC置管效果的基础上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庄颖
关键词:肝炎PICC置管术
基于认知内化导向的目的执行方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睡眠情况、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究基于认知内化导向的目的执行方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睡眠情况、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以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抽取的10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认知内化导向的目的执行方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副反应评分量表(TESS)评分。结果 护理后,两组PSQI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两组GSES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整体分析发现:两组TESS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TESS评分干预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干预后3、4周TE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患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基于认知内化导向的目的执行方案护理措施,可提升患者睡眠质量,改善自我效能感,降低副作用。
苏亚蓉张蕾朱礼尧庄颖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睡眠情况自我效能感
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控制及护理措施
2016年
目的:探讨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加强感染控制及护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64例,均为我院2009年7月至2016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加强感染控制及整体护理干预(观察组,n=32)与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n=32)预后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状况评分优于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自我保健意识树立率、健康习惯养成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加强感染控制及整体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自我护理管理水平价值显著.
高冬梅庄颖江碧芹
关键词:护理
居家护理模式在轻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模式对轻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将84例轻症手足口病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实施出院后居家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电话随访和上门访视等护理措施。对照组出院后不实施居家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护理依从性、生存质量、家庭自我管理知识掌握情况及患儿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护理依从性、生存质量、家庭自我管理知识掌握情况及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护理依从性、生存质量、家庭自我管理知识掌握情况及患儿症状缓解时间结果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居家护理模式对手足口病患儿的生活和治疗状态均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可有效提高手足口病患儿家属对于相关知识掌握水平,促进患儿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高冬梅王连红江碧芹庄颖胡婷婷
关键词:手足口病居家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