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新华
- 作品数:11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针对性护理在胃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 2021年
-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胃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2019年12月-2020年6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化疗的胃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针对性护理,首先通过专科医护团队从营养、心理、睡眠、疼痛、化疗症状群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针对患者目前存在问题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IL-4和IL-10低于对照组,IFN-γ和TNF-α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化疗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机体中的细胞因子水平和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利于预后生活质量的改善。
- 覃美绿贺鲜娇唐新华刘金花陈洁
-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胃癌化疗
- 广西各级医院肿瘤化疗专科护理人力资源现状的调查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调查广西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肿瘤化疗专科/病区(以下简称"肿瘤化疗科")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为其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广西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肿瘤化疗科的整体人力资源配置、护理团队构成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39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含肿瘤化疗科69个,医护比为1∶1.6,床护比为1∶0.3。各级医院肿瘤化疗科护理人员以34岁以下女性(78.9%)、初级职称(79.5%)、大专学历(58.6%)为主。结论广西各级医院肿瘤化疗专科护理人员总量相对不足、队伍结构欠合理、学历和职称普遍偏低,需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肿瘤化疗专科护理队伍建设。
- 杨玲唐新华岑绍芳刘媛芳
- 关键词:护理人力资源
- 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肿瘤化疗患者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 2016年
- 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肿瘤化疗患者并发症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知道。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5月在本院肿瘤科确诊为恶性肿瘤并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实验组进行护理风险管理,2组均进行化学治疗,待化疗结束后统计患者脉管炎、药物外渗、恶心呕吐、失眠的发生情况,并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脉管炎、药物外渗、恶心呕吐、失眠的发生情况对比P值均小于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认为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明显降低脉管炎、药物外渗、恶心呕吐和失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 杨玲唐新华梁玉英陆益线陈英
-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肿瘤化疗并发症脉管炎
- 刮痧联合隔姜灸提高大肠癌化疗后免疫功能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观察刮痧联合隔姜灸对大肠癌化疗后疗效、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住院部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FOLFOX-7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铜砭刮痧联合穴位隔姜灸中医特色护理,观察两组疗效、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结果:(1)观察组临床治愈率83.7%显著优于对照组69.8%(P<0.05);(2)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各个单积分及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功能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观察组肠道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较前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及sIgA较前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铜砭刮痧联合隔姜灸能显著提高大肠癌化疗后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及免疫应答,保护肠道屏障,改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有关。
- 贺鲜娇覃美绿唐新华陈洁杨玲
- 关键词:大肠癌刮痧隔姜灸免疫功能肠道菌群
- 工作坊模式在护生压力性损伤带教中的应用实践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开展工作坊教学模式在护生压力性损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实习的75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对所有护生先后开展2场教学活动,分别为理论培训和案例讨论。通过对护生现场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活动效果,了解护生对工作坊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及自我评价。结果 共调查护生75名,现场回收有效调查问卷共计7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总体评价:护生对该教学模式效果非常满意达到81.3%(61/75),满意的为14.6%(11/75),一般的为4.0%(3/75)。对2种不同教学活动满意度评价:理论培训教学的非常满意率达到76.0%(57/75);案例讨论非常满意率为74.6%(56/75)。自我评价:多数护生认为各维度能力均有很大提高,压力性损伤理论知识方面81.3%(61/75)、实践操作能力方面78.6%(59/75)、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方面78.6%(59/75)、护理临床思维能力方面80.0%(60/75)、自我学习能力方面84.0%(63/75)。17.1%(12/75)的学生提出加强压力性损伤预防措施的培训、28.9%(21/75)的学生提出加强护理文书书写培训。结论 工作坊教学模式对护生掌握压力性损伤综合能力有很好的效果。
- 刘金花杨玲陈洁唐新华覃美绿
- 关键词:工作坊临床带教
- 基于PBL教学模式的肿瘤化疗护理教学效果评价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PBL)的教学模式在肿瘤化疗科室实习护士中护理教学的效果评价,以期为提高肿瘤化疗护理专项教学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将30名消化肿瘤内科实习护生随机分为PBL组和传统教学组,实习四周后对两组进行理论知识、教学查房、操作考试和学习效果评价。结果:PBL组在所有评价指标上均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P<0.01);实验组学生认为PBL教学法在所有评价问题中均认为比对照组传统教学方法水平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在肿瘤化疗实习护理学生中护理教学的效果良好。
- 陈洁刘金花唐新华贺鲜娇杨玲
-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肿瘤化疗护理
- 以i-PARIHS为概念框架的营养干预在大肠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以促进证据应用模式修订版(i-PARIHS)为概念框架的营养干预在大肠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6月1日收治的150例大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干预,观察组给予以i-PARIHS为概念框架的营养干预。比较两组身体状况[采用Karnofsky(KPS)评分、体质量指数(BMI)、主观全面营养状态评价量表(SGA)]、不良反应、营养状态[包括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采用大肠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CR)]。结果:化疗第28天和第56天,观察组KPS评分、BMI、SG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化疗后,两组ALB、PA、TP、Hb、IgA、IgG、IgM、CD3+、CD4+和CD4+/CD8+水平均高于化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化疗后,两组QLICP-CR各领域评分(GSO除外)均高于化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i-PARIHS为概念框架的营养干预可提高营养水平和生活质量,维持免疫功能,有助于改善其近期疗效。
- 贺鲜娇杨玲覃美绿唐新华陈洁
- 关键词:营养干预大肠癌化疗
- 穴位按摩联合芳香疗法对中老年大肠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芳香疗法对中老年大肠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47例中老年大肠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穴位组(49例)、芳香组(49例)和联合组(49例),穴位组给予单一穴位按摩,芳香组给予单一芳香疗法,联合组给予穴位按摩联合芳香疗法,比较三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与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结果联合组干预后的PSQI评分中的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维度评分与总分均高于穴位组、芳香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维度评分均低于穴位组、芳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干预后的QLQ-C30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穴位组和芳香组,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均低于穴位组和芳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一的穴位按摩法或芳香疗法,穴位按摩联合芳香疗法能更好地改善中老年大肠癌化疗患者的睡眠与生活质量。
- 刘金花杨玲覃美绿陈洁唐新华冯禧
- 关键词:穴位按摩芳香疗法中老年大肠癌睡眠障碍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