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君
-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干细胞共同培养对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 探讨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干细胞(NSCs)共同培养条件下对NSCs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促进作用。方法 (1)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的小胶质细胞并鉴定。原代培养孕14 d SD大鼠胚胎NSCs并鉴定。(2)取鉴定后细胞分为NSCs单独培养组和小胶质细胞与NSCs共同培养组。2组细胞培养6 d后,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与成熟相关因子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转运体(DAT)及炎症因子3(Pitx3)蛋白的表达,采用PCR技术检测2组细胞TH、DAT以Pitx3基因转录水平的差异。结果 (1)新生SD大鼠小胶质细胞CD11b/c染色阳性,所得到的小胶质细胞纯度〉95%。孕14 d SD大鼠NSCs巢蛋白染色阳性。(2)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单独培养组比较,共同培养组NSCs TH、DAT及Pitx3阳性蛋白明显增多。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显示:共同培养组细胞TH、DAT以及Pitx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单独培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CR实验结果显示:共同培养组TH、DAT以及Pitx3基因转录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独培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胶质细胞与NSCs共同培养可促进NSCs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
- 王威李俊君林海徐蛟天陈孝祥宋晓斌杨智勇邓兴力
-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小胶质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
-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致头皮、颅骨和脑膜脓肿一例
- 2021年
- 类鼻疽病是由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本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地域性,常在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等热带地区流行,我国海南、广东、广西、台湾和香港等地区有散发病例报道[1]。类鼻疽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合并败血症及多器官和多部位的脓肿[2],但合并颅内感染的病例较为罕见[3]。2020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和神经外科共同收治输入性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致头皮、颅骨、脑膜脓肿1例,现报告如下。
- 胡文翠李俊君
- 关键词:脑脓肿
- LINC00473/miR-502-3p/KMT5A轴在垂体腺瘤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研究背景]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PA)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16%,人群患病率达78-116/10万人。目前,PA的治疗,除了单纯泌乳素腺瘤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外,...
- 李俊君
- 关键词:侵袭性垂体腺瘤细胞周期
- 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性卒中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性卒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319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垂体腺瘤急性出血性卒中分为卒中组(60例)和非卒中组(25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判断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肿瘤直径、肿瘤类型及复发性肿瘤等因素是否为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性卒中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寻找预测垂体腺瘤卒中的危险因素的最佳临界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性别、年龄、糖尿病史、肿瘤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高血压病史、肿瘤直径以及复发性肿瘤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OR=2.270,95%CI:1.090~4.728,P=0.029)、肿瘤直径(OR=1.087,95%CI:1.048~1.126,P<0.001)及复发性肿瘤(OR=3.266,95%CI:1.343~7.944,P=0.009)均为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直径预测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性卒中的ROC曲线显示,AUC=0.718(95%CI:0.658~0.779,P<0.001),最佳临界值为24.5 mm,灵敏度为85%,特异度为45.6%。肿瘤直径≤25 mm者167例,其中垂体腺瘤卒中者16例,非卒中者151例;肿瘤直径>25 mm者152例,其中垂体腺瘤卒中者44例,非卒中者108例。肿瘤直径>25 mm是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OR=3.845,95%CI:2.062~7.170,P<0.001)。结论有高血压病史、肿瘤直径>25 mm以及复发性的垂体腺瘤患者易发生垂体腺瘤急性出血性卒中。
- 宋浩乔奕胜陈孝祥徐蛟天王威李俊君王腾飞邓兴力王伟民
- 关键词:垂体肿瘤垂体卒中脑出血
- CBL教学法结合3D技术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探讨CBL教学法结合3D技术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不同时间段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实习的共计108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4人,实验组采用CBL教学法结合3D技术进行临床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出科考核和教学满意度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出科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除对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两组无差异外,其他各子条目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L教学法结合3D技术运用于神经外科临床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复杂的神经外科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 汤志伟邓兴力李俊君王腾飞王伟民
- 关键词:神经外科CBL3D技术临床教学
- 一种可定量裁剪的颅底修复硬膜
- 一种可定量裁剪的颅底修复硬膜,包括颅底修复硬膜和定量裁剪贴层,定量裁剪贴层真空吸附于颅底修复硬膜的表面,定量裁剪贴层上设有纵横交错的棋盘状网格和同心的圆形裁剪线,圆形裁剪线上设有裁剪标识和红色的面积标识,棋盘状网格的纵线...
- 邓兴力龙江钱源李俊君
- 文献传递
- CBL+PBL联合SP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探索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索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及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专业3个年级研究生共60名,按入科顺序分为传统教学组、CBL+PBL组及CBL+PBL+SP组,每组20名。进行3个月的入科培训后对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临床技能、病历质量、SP评价及自我感知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CBL+PBL组、CBL+PBL+SP组课后的基本理论、病例分析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BL+PBL+SP组的查体、腰穿及影像资料判读均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L+PBL组与CBL+PBL+SP组的病历书写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BL+PBL组与CBL+PBL+SP组的SP综合评价成绩、学生满意度、技能和知识吸收能力、医患沟通技巧、学习动机、理解力、师生互动、课程所花时间、课后考试、临床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完成课题能力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PBL联合SP教学法在提高研究生临床操作技能、医患沟通技巧、知识理解及吸收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是一种更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方法。
- 万程牟临杰张兴逵李俊君李智高王向鹏汤志伟
- 关键词:CBLPBLSP神经外科
- 经蝶窦入路假包膜外切除功能性垂体腺瘤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蝶窦入路假包膜外切除功能性垂体腺瘤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采用经蝶窦入路假包膜外切除功能性垂体腺瘤的病例,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 28例垂体腺瘤病人均在显微镜下全切肿瘤,术后病人临床症状改善,内分泌学检查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术中发生脑脊液漏3例,术中修补后痊愈。术后发生一过性尿崩5例,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后得到控制,无垂体功能低下及死亡病例。结论经鼻蝶假包膜外切除功能性垂体腺瘤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李俊君曹奕强王伟民
- 关键词:垂体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