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桐
-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与意义未明的单克隆球蛋白血症相关的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1例
- 2023年
- 患者女,45岁,臀部皮疹反复发作伴轻度疼痛3年,并渐累及躯干、四肢、手足和面部。皮损组织病理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改变;直接免疫荧光示:真皮全层小血管壁IgA沉积。免疫球蛋白定量IgA 3380 mg/L(836~2900 mg/L);血清蛋白电泳查见异常M带,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出单克隆IgAλ型条带。骨髓活检提示有8%克隆性浆细胞。诊断:(1)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2)意义未明的单克隆球蛋白血症。治疗:予以糖皮质激素、柳氮磺吡啶等治疗,皮损大部分消退。
- 冯曦微李桐王婷婷
- 关键词: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
- 成都市血液透析护士共情能力与共情疲劳的现状及关系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了解成都市血液透析护士的共情能力和共情疲劳现状,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成都市15所医院的血液透析护士263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和中文版共情疲劳简短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血液透析护士的共情能力总分为(77.35±5.74)分,处于中等水平;共情疲劳总分为(41.77±19.45)分,处于较低水平。血液透析护士共情能力中的情感护理维度得分与共情疲劳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负相关,而换位思考维度得分与共情疲劳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血液透析护士的共情能力尚可,共情能力得分与共情疲劳得分存在一定相关性。护理管理者可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护士的共情能力,减少共情疲劳的发生。
- 陈燕红陈林曹晓翼张磊李桐
- 关键词:血液透析共情能力护士
- 皮肌炎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
- 2024年
- 患者男,48岁,背部紫红斑4个月余,累及面部伴肌肉疼痛2个月。查体:颈部肌力Ⅳ-级,左上臂肌力Ⅳ+级。皮肤科情况:面部、上臂、躯干散在紫红色斑片、鳞屑,双膝伸侧Gottron征。辅助检查示:抗核抗体1∶320(核仁型胞浆颗粒型),抗双链DNA抗体>300.00 IU/mL,抗U1-nRNP抗体/Sm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2+)。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棘层轻度增厚,灶性基底细胞液化,血管周围中等量淋巴细胞浸润,似见黏液沉积。阿新蓝染色:真皮浅层胶原纤维间少量阳性。肌肉活检提示炎性肌病改变。住院期间,患者出现严重且顽固的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特异性抗体阳性。诊断:皮肌炎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给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病情改善。院外随访4个月余,患者血小板及其他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
- 陈妍静李桐李晓红张雪毓闫薇
- 关键词:皮肌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 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结合角色扮演在留学生皮肤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索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结合角色扮演在留学生皮肤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3级、2014级内外全科医学士项目留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组采取CBL结合角色扮演教学法+传统小讲课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小讲课教学。比较研究组组内学生对2种教学方式的收获度评分、兴趣激发及分析能力、沟通胜任力锻炼帮助度,同时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组间出科考核成绩差异。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t检验;对比采用配对设计的符号秩和检验。结果研究组组内学生对CBL结合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收获度评分[95(91,100)]高于传统小讲课[84(78,100)],前者更能帮助激发学习兴趣及锻炼自学分析能力、医患沟通能力,且研究组的出科考核成绩[(90.23±4.78)分]高于对照组[(82.51±7.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小讲课的基础上加入CBL结合角色扮演教学,可提高留学生实习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 李桐黎静宜蒋献
- 关键词:角色扮演实习教学皮肤科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