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奇 作品数:22 被引量:92 H指数:5 供职机构: 福建省立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预出院服务模式在早产儿出院健康指导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预出院服务模式在早产儿出院健康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方法将即将出院的早产儿及其家长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早产儿出院前1周即开展预出院服务内容,评价两种健康指导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家长居家护理技能合格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早产儿过程中观察组在喂养、脐部皮肤黏膜、体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出院前开展预出院服务模式,能有效提高家长对早产儿的护理能力,减少早产儿出院后的护理问题。 程奇关键词:早产儿 出院 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产房与新生儿科交接班记录单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3 2018年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产房与新生儿科之间新生儿交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3-6月由产房转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以传统口头交接模式交接;2016年7-9月从产房转入NICU的新生儿106例为观察组,采用SBAR(现状、背景、评估、建议)结构框架设计的产儿科交接单进行产儿科间的新生儿疴情交接。比较2组病情交接的完整性、正确率、不良事件杜绝的比例、转运交接耗时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病情交接的完整率、正确率、不良事件杜绝的比例,医护人员对交接内容的完整性、病情描述准确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满意度分别为99.06%(105/106)、99.06%(105/106)、15.09%(16/106)、93.33%(28/30)、90.00%(27/30)、96.67%(29/30)、93.33%(28/30),对照组分别为89.00%(89/100)、94.00%(94/100)、2.00%(2/100)、63.33%(19/30)、60.00%(18/30)、73.33%(22/30)、26.67%(8/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8—27.778,P〈0.05或0.01);2组在转运交接耗时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产儿科交接班记录单在产房与新生儿科之间的应用,提高疴隋交接的完蛰性、正确率,能及时发现不良事件,及时杜绝。交接内容更加全面、疴l青描述更加准确规范,此表格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信赖,值得在产房与新生儿科之间推广使用。 卓瑞燕 程奇 张亚需关键词:新生儿 交接班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新生儿PICC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价值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究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的风险管理价值。方法选取本院9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本院实施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前进行治疗的45例患儿为A组,在该组患儿的PICC护理中采用常规风险管理;选取本院实施FMEA后进行治疗的45例患儿为B组,在该组患儿的PICC护理中采用FMEA进行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每个失效模式的RPN值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B组的每个失效模式RPN值均低于A组(P<0.05);B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可以有效的降低每个失效模式的风险与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陈炎英 程奇 卓瑞燕 陈凌琳 林春关键词:失效模式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新生儿 引导式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观察引导式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符合PICC置管要求的新生儿1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行PICC置管,置管结束后再行X线胸片检查导管尖端位置;观察组将0.9%氯化钠溶液作为探测电极,拾取PICC穿刺的新生儿心腔内心电信号,根据心腔内心电图P波的特征性变化来实时定位导管,置管结束后再行X线胸片检查并用胸片结果评价定位效果。结果对照组一次到位率为85.0%、穿刺点出血(1.87±1.7)ml,观察组一次到位率为95.0%、穿刺点出血(1.20±1.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精确性为87.5%。结论引导式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可指导新生儿非导丝PICC导管尖端运行方向,该技术安全性高、定位准确。 陈凌琳 卓瑞燕 程奇关键词:新生儿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辐射床暴露法联合百卉膏在NICU新生儿红臀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辐射床暴露法联合百卉膏用于NICU新生儿红臀的疗效。方法以便利抽样方法将96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儿均俯卧于辐射床上,每次排便后清洁肛周皮肤,对照组臀部涂护臀膏,用透气尿布包裹,观察组臀部涂百卉膏,暴露臀部,比较两组患儿红臀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红臀治疗有效率93.75%,对照组6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辐射床暴露法联合百卉膏治疗新生儿红臀效果优于常规方法。 程奇 卓瑞燕 徐倩倩关键词:新生儿 红臀 暴露法 NICU新生儿采用俯卧位小剂量开塞露纳肛的应用效果 2021年 临床上将开塞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如黄疸、便秘及喂养不耐受等[1-3].开塞露应用于新生儿的量较少,一般在3~5 mL[1,4].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新生儿因疾病治疗和发育支持需要,通常采用平卧位、侧卧位及俯卧位等交替进行[5-6].为探讨新生儿小剂量开塞露纳肛最佳体位导入法,提高开塞露的治疗效果,本文对新生儿小剂量开塞露纳肛采用不同体位导入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陈凌琳 程奇 卓瑞燕 陈淑艳关键词:开塞露 俯卧位 不同体位 平卧位 导入法 新生儿 基于ARCS动机模式的反思日记在NICU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基于ARCS动机模式的反思日记在NICU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11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NICU实习的69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临床一对一带教模式。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NICU实习的57名护生为观察组,在传统带教模式的基础上,给予基于ARCS动机模式的反思日记教学。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出科理论、操作成绩合格情况、对教学满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评判性思维能力7个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基于ARCS动机模式的反思日记应用于NICU临床教学,可提高实习护生临床教学效果,利于其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程奇 卓瑞燕 陈凌琳 肖惠文 王珊珊关键词:ARCS 反思日记 NICU 临床教学 ORTCC模式护理在计划性剖宫产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2024年 ORTCC模式作为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基础[1],包括5个要素,即目标(objective)、规则(rules)、训练(training)、考核(check)、文化(culture)[2-3].加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由丹麦医师KEHLET[4]于1997年首次提出,是一种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多学科合作的多模式优化围手术期处理措施,2018年国际ERAS协会提出了剖宫产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指南[5-6].相较于经阴道分娩,剖宫产风险高、创伤大、术后疼痛强,传统的剖宫产术护理存在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缓慢、泌乳延迟、疼痛等问题,对产妇及新生儿造成负面影响.我科于2021年5月起改进术后康复模式,在ORTCC模式基础上构建计划性剖宫产的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方案,探讨该方案对于剖宫产产妇术后早期恢复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程奇 朱玲玲 黄瑜 谢萍 许燕飞 黄艳真关键词:剖宫产 快速康复 精细化护理 围手术期 基于需求为导向的早产儿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4 2021年 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低下,出院后若护理不当,仍然存在死亡风险[1]。家庭参与式护理(family integrated care,FIC)是由加拿大医护团队借鉴爱沙塔尼亚的人文新生儿照护模式[2],让家长进入NICU参与早产儿住院期间非医学性常规生活护理的一种护理模式[3]。在新生儿出院前即通过医疗、护理、家属共同合作,满足母婴双方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让父母尽早做好接纳早产儿回归家庭的准备,促进早产儿从医院到家庭的平稳过渡. 卓瑞燕 程奇 陈凌琳 肖惠文 王珊珊 王娟关键词:住院期间 生活护理 回归家庭 器官发育 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经口喂养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究口腔按摩刺激(OS)联合非营养性吸吮(NNS)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经口喂养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出生的8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作为观察对象,未实施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护理收治的4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予以常规护理并作为对照组,实施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护理后收治的4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儿经护理后的喂养进程变化、住院时间以及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经护理,研究组管饲时间、喂养过渡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开始经口喂养胎龄、完全经口喂养胎龄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以明显促进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喂养改善情况,进而缩短其管饲时间与住院时间,避免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王伟恒 程奇 徐倩倩 肖惠文关键词:非营养性吸吮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经口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