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桂兰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显像
  • 3篇肿瘤
  • 3篇PET/C
  • 3篇PET/CT
  • 2篇断层显像
  • 2篇影像
  • 2篇正电子
  • 2篇正电子发射
  • 2篇神经内分泌
  • 2篇神经内分泌肿...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特异
  • 2篇前列腺特异性
  • 2篇前列腺特异性...
  • 2篇膜抗原
  • 2篇内分泌
  • 2篇内分泌肿瘤
  • 2篇抗原

机构

  • 7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胡桂兰
  • 6篇霍力
  • 4篇李方
  • 3篇邢海群
  • 2篇纪志刚
  • 2篇罗亚平
  • 2篇王玲
  • 2篇郑有璟
  • 2篇张静静
  • 1篇田健
  • 1篇王瞳
  • 1篇陈永辉
  • 1篇张伟
  • 1篇朱辉
  • 1篇李永强
  • 1篇任超
  • 1篇吕京桥
  • 1篇李春媚
  • 1篇陈敏
  • 1篇乔真

传媒

  • 2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68Ga—DOTA—TATE在人体正常脏器内的分布特点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回顾性研究68Ga-DOTA-TATE在人体内分布情况。 方法选取临床可疑而随访未发现肿瘤或病理证实为直径小于2 cm单发小肿瘤的患者106例,分析其68Ga-DOTA-TATE PET/CT显像的体内放射性分布。患者静脉注射55.2~220.0 MBq显像剂后17~100 min行PET/CT显像。用ROI法测量各脏器SUV。以单因素方差分析、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68Ga-DOTA-TATE在垂体内有特异性摄取,SUVmax 4.00±1.21;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泄,肾脏SUVmax 19.01±5.45;纵隔血池及肝脏SUVmax分别为0.93±0.33和7.69±2.26,大脑、小脑、肺和肌肉内放射性分布低于纵隔血池;肾上腺(SUVmax 7.61±3.42)及脾(SUVmax 8.63±2.31)与肝近似或略高,其余脏器(垂体、涎腺、甲状腺、胰腺、小肠、结肠、子宫、前列腺和骨)介于纵隔血池与肝脏之间。(2)9例患者胰腺钩突部位见灶性放射性摄取增高影,最高SUVmax 8.48,胰腺各段SUVmax及SUVmea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0.703、0.563,均P〉0.05)。(3)不同采集时间间隔(注射后50 min内与大于50 min)各脏器及胰腺各段SU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0.09~1.75和-1.70~-0.42,均P〉0.05)。 结论68Ga-DOTA-TATE注射后短时间内在人体各脏器内放射性分布即达到相对稳定水平,脏器间分布有差异,存在与SSTR相关的分布特征,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胡桂兰王玲乔真张静静张伟邢海群王瞳李方霍力
关键词:奥曲肽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29例胰腺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18FDG PET/CT影像特点分析
胡桂兰郑有璟任超罗亚平邢海群李方霍力
可疑肾实质来源肿瘤患者术前评估^(18)F-FDG PET/CT图像特点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探讨临床可疑肾实质来源肿瘤患者术前^(18)F-FDG PET/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126例可疑肾实质来源恶性肾肿瘤患者,按照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42例)和中青年组(84例)。所有患者按常规方法行^(18)F-FDG PET显像,通过勾画感兴趣区(ROI)方法计算原发、转移灶及正常肾实质标准化摄取值最大值(SUVmax)和原发灶靶本比(T/B),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恶性114例,良性12例,^(18)F-FDG PET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7.72%、83.33%、95.56%和12.35%;2转移患者16例,原发灶大小及SUV均明显高于未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2,Z=-4.26,P<0.001);3老年患者组原发灶大小、SUV及转移发生率与中青年组相比无显著差异;4透明细胞癌病灶^(18)F-FDG PET阳性率及代谢活性显著低于非透明细胞癌病灶,大小无差异。结论:SUVmax和T/B值均不适用于肾实质来源肿瘤诊断。原发灶代谢明显增高时,诊断恶性把握较大,且病理类型常为非透明细胞癌。肿瘤原发灶越大、代谢越高则越易发生转移。老年肾肿瘤患者的^(18)F-FDG PET影像特点与中青年组一致。
胡桂兰霍力郑有璟邢海群纪志刚吕京桥李方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68Ga-DOTA-TATE PET/CT显像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王玲乔真胡桂兰张静静霍力李方
结节病淋巴结、肺、肝、脾及心肌受累一例被引量:3
2018年
一、病史 患者女,54岁,3个月前出现咳嗽、咳痰,伴胸痛,胸腹部CT发现纵隔及肺门多发淋巴结肿大,双肺多发结节及网格影,肝脾多发结节。查血常规正常,生化检查提示转氨酶轻度增高,肿瘤标志物正常。
罗亚平胡桂兰
关键词:心肌受累肝脾肺门结节病多发结节胸腹部CT
PSMA/^(18)F-FDG PET显像在前列腺癌骨转移^(223)Ra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2023年
目的分享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和/或^(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ode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骨转移患者氯化镭-^(223)(radium-^(223) dichloride,^(223)Ra)治疗中的应用心得,以期为国内开展^(223)Ra治疗提供借鉴。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分析。研究对象为2021年9月—2023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因骨转移行^(223)Ra治疗的PCa患者。记录^(223)Ra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状态,并对治疗前后骨扫描及PET显像特征(包括PSMA PET和/或^(18)F-FDG PET)进行总结。结果共入选9例接受不同针次^(223)Ra治疗的PCa患者(另外2例拟行^(223)Ra,因基线PET显像检出存在内脏转移而排除),包括8例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1例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9例患者共接受36针^(223)Ra治疗,其中6针、5针、4针、2针、1针治疗者分别为3例、1例、2例、2例、1例;治疗中期或治疗结束时,部分缓解1例,病情稳定1例,疾病进展6例,余1例于1针^(223)Ra治疗后转为内分泌治疗,未进行疗效评估。截至末次随访时(2023年3月15日),9例患者中,死亡4例(1例死因为心力衰竭,3例为疾病进展),存活5例。死亡或疾病进展患者的基线PET显像所示的转移灶与骨扫描图像存在不一致性,前者可发现更多的骨转移灶;在治疗过程中PET显像可更精准地进行病情评估,尤其PSMA PET显像可避免因骨闪烁现象导致治疗效果评价不准确的现象。结论PSMA PET和/或^(18)F-FDG PET显像可检出内脏转移灶,辅助临床进行^(223)Ra治疗病例筛选,且基线PSMA PET和/或^(18)F-FDG PET显像特征与骨扫描结果存在不一致时,提示^(223)Ra治疗效果可能较差;在治疗过程中,相较于骨扫描,PSMA PET和/或^(18)F-FDG PET显像(尤其PSMA PET)对疗效的评价更为准确。
胡桂兰田健田健纪志刚李永强纪志刚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氟代脱氧葡萄糖
^(18)F-PSMA PET/CT联合双参数磁共振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理升级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CT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联合双参数磁共振(bpMRI)的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_(min))对预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后病理升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3年10月北京医院收治的89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资料。年龄(68.4±7.0)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7.7(5.4,12.9)ng/ml,前列腺体积34.6(26.9,47.1)ml,肿瘤直径1.3(1.0,1.8)cm。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5分29例(32.6%),临床分期≥T_(3)期13例(14.6%)。靶向穿刺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分级分组1组31例(34.8%),2组36例(40.4%),3组11例(12.4%),4组11例(12.4%)。所有患者在RP术前均接受^(18)F-PSMAPET/CT和bpMRI检查,以病理大切片中Cleason评分最高的病灶为主要病灶,分别勾画主要病灶的感兴趣区域,并通过软件计算SUV_(max)和ADC_(min)值。病理升级定义为RP术后主要病灶ISUP分级分组高于靶向穿刺ISUP分级分组。比较病理升级组与病理未升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SUV_(max)与ADC_(min)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因素对病理升级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病理升级的价值。结果89例中,共31例出现病理升级,发生率为34.8%(31/89)。病理升级组较病理未升级组的SUV_(max)[11.3(8.1,16.4)与6.7(4.6,9.2)]、SUV_(max)/ADC_(min)比值[3.1(2.0,4.6)与1.4(0.9,2.1)]、PSA[9.8(6.3,15.6)ng/ml与7.1(5.1,10.5)ng/ml]PSA密度[0.3(0.2,0.5)ng/m^(2)与0.2(0.1,0.3)ng/m^(2)]和RP术后ISUP分级分组[≥3组17例(54.8%)与13例(22.4%)]更高,而ADC_(min)[3.8(3.0,5.3)×10^(-4)mm^(2)/s与5.2(3.6,6.1)×10^(-4)mm^(2)/s]和靶向穿刺ISUP分级分组[≤2组27例(87.1%)与40例(69.0%)]更低(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UV_(max)与ADC_(min)之间存在负相关(R=-0.227,P=0.0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V_(max)(OR=1.108,95%CI 1.020~1.238)、ADC_(min
刘文王淼胡桂兰马江宇李春媚张伟朱辉陈敏霍力刘明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