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玉兰
作品数:
4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全立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袁勤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张四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张国强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王遗宝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农业科学
主题
3篇
杂交
3篇
粳稻
2篇
性状
2篇
杂交粳稻
2篇
杂交水稻
2篇
水稻
2篇
农艺
1篇
优化农艺措施
1篇
杂交晚粳
1篇
杂交晚粳稻
1篇
杂种
1篇
杂种优势
1篇
通径
1篇
通径分析
1篇
农艺措施
1篇
农艺性
1篇
农艺性状
1篇
配合力
1篇
品质性状
1篇
主要农艺性状
机构
4篇
上海市农业科...
作者
4篇
吴玉兰
3篇
袁勤
3篇
全立勇
2篇
张四珍
1篇
刘国英
1篇
倪林娟
1篇
王遗宝
1篇
陈桂发
1篇
吴惠民
1篇
张国强
传媒
4篇
上海农业学报
年份
1篇
1998
1篇
1996
2篇
1995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杂交粳稻米质性状的遗传效应
被引量:6
1996年
以寒丰A等3个粳型不育系和湘晴等3个粳型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对粳型杂交稻米质性状进行了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主要受种子直接效应的控制.遗传效应预测表明选用湘晴为恢复系可以极显著降低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胶稠度,显著降低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选用T1027可以显著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胶稠度,降低糙米率。
倪林娟
全立勇
袁勤
张四珍
吴玉兰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粳稻
品质性状
机械直播小麦的优化农艺措施
被引量:1
1995年
机械直播条件下,通过二年四因子五水平二次旋转组合设计的试验和计算机模拟仿真,得到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品种和氮化肥用量。大于6750kg/hm2产量的组合共有81个,并以95%水平的置信区间,得到优化的农艺技术措施是:播种期10月30日至11月4日;品种扬麦5号或测57;有机肥(菜籽饼)用量477~750kg/hm2;氮化肥(S-N)用量783~945kg/hm2。
陈桂发
刘国英
吴玉兰
关键词:
农艺措施
杂交粳稻不育细胞质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
被引量:4
1998年
以粳稻“寒丰”和“秀水-04”的红莲、矮败、BT三种异质不育系同籼型、粳型及广亲和4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应用核质互作混合线型模型对杂交粳稻的株高等7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同时对同核异质母本可恢复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株高、每穗总粒数、空秕粒、单株穗数和干粒重等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核质互作效应。不育胞质同核基因互作,使红莲型F1的平均基因型预测值在每穗总粒数显著减少;使矮败型F1的每穗总粒数、空批粒明显增加,而单株穗数则有显著减少;使BT型F1空批粒减少、千粒重显著增加;广亲和恢复系对红莲型和矮败型不育细胞质F1的育性也有一定的正效应。
全立勇
袁勤
吴惠民
吴玉兰
关键词:
杂交粳稻
核质互作
农艺性状
杂交晚粳稻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12
1995年
对15个杂交晚粳稻组合和8个亲本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及通径分析表明,F1的谷重优势和草重优势明显,其优势主要来自父母互作。在经济性状中,优势最强的是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并主要受恢复系的影响。株高主要受不育系影响。谷重的一般配合力,在不育系中以88122A表现最好,8204A则表现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而在恢复系中以R161和R254较高。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与单株谷重遗传相关显著的性状有草重、穗数、谷草比和每穗实粒数,其中对单株谷重贡献最大的为每穗实粒数。
袁勤
全立勇
张四珍
吴玉兰
王遗宝
张国强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粳稻
杂种优势
配合力
通径分析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