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光晖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3篇模具钢
  • 3篇合金
  • 2篇韧性
  • 2篇强韧性
  • 2篇冷作模具
  • 2篇冷作模具钢
  • 2篇合金化
  • 2篇GD钢
  • 1篇定量金相
  • 1篇韧化
  • 1篇熔覆
  • 1篇碳钢
  • 1篇强韧化
  • 1篇中碳
  • 1篇中碳钢
  • 1篇组织与力学性...
  • 1篇钴基
  • 1篇钴基合金
  • 1篇微观结构
  • 1篇微合金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理工大学
  • 1篇钢铁研究总院

作者

  • 5篇黄光晖
  • 4篇曹念荪
  • 1篇赵建生
  • 1篇谢长生
  • 1篇王耀科
  • 1篇孙培祯
  • 1篇章洪涛
  • 1篇文翠娥
  • 1篇乔学亮

传媒

  • 2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钢铁
  • 1篇华中理工大学...
  • 1篇金属热处理学...

年份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Ni和Si在高强韧低合金冷作模具钢(GD钢)中的作用被引量:3
1994年
研究了五种含1—2的Ni和Si的试验钢淬火回火后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少量Ni和Si分别增加残余奥氏体的(γ″)数量和稳定性,含INi和ISi的GD钢250℃回火后可得到大于10%的较稳定的残余奥氏体;Ni和Si共存使淬火个溶碳化物细化:使回火过程中ε-碳化物溶解和渗碳体析出的温度提高到350℃左右;1Ni+1Si可综合发挥Ni改善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
黄光晖曹念荪孙培祯陈钰秋
关键词:模具钢合金化显微组织力学性质
Co-Cr-Ni系激光熔覆合金显微结构的研究被引量:9
1995年
激光熔覆Co-Cr-Ni系多元合金的金相、X射线衍射和电镜研究表明,合金的主要组成相为具有FCC点阵的Co基固溶体,其中还溶有Cr,Ni,Fe,W等元素,并存在许多位错和层错;其次是与固溶体组成共晶体的碳化物,主要为具有正交点阵并含有薄片状孪晶的(Cr,Co)_7C_3和Cr_7C_3.上述亚稳结构在700℃以下,在一定的应力作用下是稳定的。
黄光晖曹念荪王耀科
关键词:激光熔覆钴基合金微观结构
Nb-V微合金中碳钢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被引量:2
1989年
本工作采用光学、电子显微米(TEM和SEM)及定量金相等技术观测了V和Nb-V微合金化中碳非调质钢连续冷却后的显微组织,分析了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指出:Nb-V复合微合金化不仅更有效地细化钢的组织,而且显著地影响碳化物沉淀的析出方式—抑制其相间析出,因此,可提高钢的强度,并可改善韧性。
黄光晖曹念荪章洪涛
关键词:微合金化中碳钢定量金相力学性能SEM
马氏体/下贝氏体复相热处理对GD钢强韧性的影响被引量:3
1991年
本文研究了高强韧低合金冷模具钢6CrNiMnSiMoV(GD 钢)马氏体/下贝氏体复相热处理的组织和强韧性,以及下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量对 GD 钢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D 钢复相热处理的强韧性明显优于常规热处理的强韧性,其工艺为900℃奥氏体化,250℃等温55min,空冷,180℃×2h 回火,此时组织中含有约27%的下贝氏体,具有最佳的强韧性配合,并进行了生产验证。
孙培祯文翠娥赵建生谢长生黄光晖
关键词:模具钢复相热处理强韧性
高强韧低合金冷作模具钢6CrNiMnSiMoV的强韧化特性
1994年
研究了钢的微观结构、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及力学性能随回火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钢的基体为细晶马氏体,且大部分具有位错亚结构;马氏体板条界上存在着较稳定的残余奥氏体薄膜;马氏体内均匀分布着大量固溶时未溶、5-50nm大小的V4C3;200-300℃回火析出大量细小的ε-碳化物.这种微观结构对于获得高强韧性是理想的、Si使ε-碳化物的溶解和渗碳体的形成温度提高到300℃以上。
黄光晖曹念荪孙培祯乔学亮
关键词:强韧性冷作模具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