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松林

作品数:11 被引量:216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教学
  • 5篇教育
  • 3篇课堂
  • 3篇课堂教学
  • 2篇教学行为
  • 2篇课程
  • 2篇基础教育
  • 2篇教学论
  • 2篇个案
  • 2篇个案研究
  • 1篇当代知识观
  • 1篇学术
  • 1篇学校课程
  • 1篇学校文化
  • 1篇学校文化建设
  • 1篇引论
  • 1篇知识
  • 1篇知识观
  • 1篇知识性
  • 1篇知识性质

机构

  • 1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作者

  • 11篇李松林
  • 2篇黄首晶

传媒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教育科学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成人教育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年份

  • 2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知识性质的多维透视与当代课堂教学改革被引量:4
2005年
随着人们对知识性质的多重维度的认识,基于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明确性”、“个人性”和“简单性”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已出现了危机,与之相应的“个体化的”、“去静脉化的”、“抽象化的”和“简单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就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其存在的合法性依据。鉴于此,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就必须在强调知识的建构性、情境性、默会性、社会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展开,并力求在建构性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情境性教学、默会知识与复杂知识的教学等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李松林
关键词:知识性质当代知识观课堂教学改革
论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论变革被引量:58
2005年
人类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当代哲学变革的主题。教学论回归生活世界,是要把教学论从对教学生活世界的遗忘与失落中唤醒,也是基于对自身存在合法性危机的反思,更有其深刻的生存论基础。就教学论学科建设而言,教学论要回归的生活世界不是一个具体所指的世界,而只是一种了解教学和研究教学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教学论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教学论要从根本上变革自身的思维方式,即从传统的主客二元论思维方式转向主体间关系思维方式, 并由此导致教学论在理论视野、研究主题、知识基础、研究方法和理论形态等方面的理论变革, 以便寻找出超越困境的可能途径。
李松林
关键词:教学论思维方式
关于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个案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目前学校在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一是学校与社区缺乏有效的沟通结合 ;二是社区课程资源与学校课程缺乏有效的融合。因此 ,学校要有效地开发社区课程资源支持学校课程发展 ,其前提是建立起学校与社区的有效交往机制 。
李松林黄首晶
关键词:社区课程资源学校课程教育社会学教育观念校本课程
儒家“反求诸己”教育方法的现实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当前德育的实效性存在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育方法本身缺少“德性”。弘扬儒家“反求诸己”教育方法有助于德育工作的改善。儒家认为,道德教育首先是对教育者的要求,教育必须首先反思教育者自己,这种真正具有“德性”意义的教育方法,对于改善当前因方法造成的德育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首晶李松林
关键词:儒家教育方法
中国有教学论流派吗?——兼谈我国教学论存在的几个问题被引量:3
2005年
教学论流派是在教学论学科发展过程中,由在教学理论体系上有所创新的教学理论家和众多实践者结成的,并对教学论学科发展或教育教学实践产生广泛影响的教学论派别。时代要求是教学论流派产生和形成的外部动因,而教学论学科内部基本学术要素的适度分散和适度集中则是教学论流派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和条件。透视我国教学论基本学术要素的结构分布,中层方法论的缺失、教学论话语的荒芜、学科的过度分化、专门问题的持续研究不足以及研究工作中的独立主义和实用主义等五个方面是导致我国教学论未能形成流派的主要因素,也是我国教学论学科发展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李松林
关键词:教学论流派
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引论被引量:81
2005年
课堂教学行为本身是一个包含多种互动要素的系统,而且具有层级性结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就是运用行为理论和教学原理对其构成要素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即要素论分析,同时对其实现单位及各个实现单位之间的内部转化关系进行分析,即过程论分析,从而进一步探明课堂教学行为在学生发展中的独特规律。进行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有三个方面的原因:教学论学科建设的需要、教学设计的需要和转化教学观念的需要。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的主要方法有课堂观察法、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分析法和人种志方法。
李松林
关键词:课堂课堂教学行为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论教学研究中的教学行为分析方法被引量:30
2005年
用“教学行为”这一概念工具去研究和分析教学现象,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宏观理论的精神,又能如实地反映教学在中观、微观上存在的基本状态。教学行为本身是一个包含多种互动要素的系统,而且具有层级性结构。教学行为分析就是运用行为理论和教学原理对其构成要素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即要素论分析,同时对其实现单位及各个实现单位之间的内部转化关系进行分析,即过程论分析,从而进一步探明教学行为在学生发展中的独特规律。教学行为分析的主要方法有课堂观察法、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分析法和人种志方法。进行教学行为分析有三个方面的原因:教学论学科建设的需要,教学设计的需要和转化教学观念的需要。
李松林
关键词:教学研究教学行为
我国社区教育研究的历史回顾及方法论思考被引量:10
2004年
根据我国社区教育实践及其理论探索的发展历程,我国社区教育研究大致可以粗略地分为起步、深入和实验研究等三个阶段。立足于我国社会发展和现代教育改革探讨社区教育,首先应将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作为实践理性层面的主题。以我国目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劳动力人口大流动、多种文化冲突和融合以及素质教育改革为视角,以推进我国素质教育改革、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化社会为着力点,采取理性思考与实证探索内在统一的研究范式,力求在社区教育的研究上取得一定的突破。
李松林
关键词:社区教育方法论教育研究终身教育体系素质教育素质教育
主体性与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第2届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0
2005年
"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第2届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2月4~5日在昆明召开.
李松林
关键词:基础教育主体性学校文化
关于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个案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目前学校在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一是学校与社区缺乏有效的沟通结合:二是社区课程资源与学校课程缺乏有效的融合。因此,学校要有效地开发社区课程资源支持学校课程发展,其前提是建立起学校与社区的有效交往机制,其途径是建立起社区课程资源与学校课程的有效融合机制。
李松林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