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尚靳

作品数:10 被引量:11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宫颈
  • 4篇肿瘤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结
  • 4篇宫颈肿瘤
  • 3篇盆腔
  • 3篇盆腔淋巴
  • 3篇盆腔淋巴结
  • 3篇淋巴结转移
  • 3篇成像
  • 2篇血管
  • 2篇原发灶
  • 2篇正电子
  • 2篇正电子发射
  • 2篇脂肪
  • 2篇脂肪组织
  • 2篇盆腔淋巴结转...
  • 2篇子宫
  • 2篇子宫颈
  • 2篇子宫颈肿瘤

机构

  • 10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尚靳
  • 7篇郭启勇
  • 5篇孙洪赞
  • 4篇辛军
  • 3篇于兵
  • 2篇石喻
  • 2篇马跃
  • 2篇侯阳
  • 2篇刘莹
  • 1篇陈旭姣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粥样硬化人群冠周脂肪CT密度特征及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2021年
目的:探讨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人群冠周脂肪组织(PCAT)CT密度特征及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CTA检查证实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143例,测量各支冠状动脉主支及不同节段的PCAT密度,以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比较不同冠脉分支、不同节段间PCAT密度的差异,并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PCAT密度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结果:各节段平均PCAT密度为(-93.9±1.8)HU。在冠脉主支分析中,3支主要冠状动脉平均PCAT密度不同(P<0.001),LAD、LCX和RCA的PCAT密度分别为(-90.3±3.2)HU,(-88.5±4.7)HU,(-98.1±2.0)HU。在LAD及RCA中,PCAT密度由近到远呈减低趋势(P<0.001)。在冠脉节段分析中,LAD近段和LCX近段(P=0.692)、LAD中段和RCA中段(P=0.996)PCAT密度无显著差异,余各节段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吸烟史及CAD家族史者平均PCAT密度减低。结论:在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人群中,不同冠脉节段和血管间PCAT的CT密度存在一定差异,吸烟史和CAD家族史是PCAT密度的独立影响因素。
冉值祯胡宏陈旭姣党玉雪尚靳马跃侯阳
关键词:脂肪组织冠状血管
LIPO技术对肝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肝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运用LIPO技术前后图像质量的差异。材料与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健康志愿者34名,对其在3.0 T MR成像系统上行b=800 s/mm2的DWI-LIPO序列和常规DWI序列扫描。由两名测量者测量不同DWI序列肝脏不同部位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ecient,ADC),并由两名观察者同时评价不同DWI序列肝脏不同部位的脂肪伪影评分(scores of fat artifact,SFA)。通过比较DWI-LIPO和常规DWI序列的SNR、SFA,评价两个序列的图像质量。结果两名测量者测得同一序列、肝脏相同部位的SNR、ADC值无统计学差异(Z≥-0.453,P≥0.651;t≥-1.366,P≥0.191)。DWI-LIPO序列肝脏不同部位的SNR明显高于常规DWI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590≤Z≤-3.291,P≤0.001);DWI-LIPO序列肝顶水平、肝右下角水平的SFA低于常规DWI序列(P=0.001、0.039)。不同序列、肝脏不同部位的ADC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DWI运用LIPO技术后可以增加肝脏脂肪抑制效果,提高图像质量,但不影响其ADC值。
刘莹石喻于兵史凯宁尚靳郭启勇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肝脏弥散加权成像
比较PET/CT与PET/MR在诊断宫颈癌原发灶及盆腔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尚靳孙洪赞辛军郭启勇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7年
MRI技术快速发展已逐渐从形态学成像发展为功能成像。磁共振功能成像可为临床提供除形态学以外的分子、代谢等病理生理信息,近年来其在宫颈癌中的诊断价值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磁共振功能成像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张雨晗郭启勇孙洪赞于兵尚靳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磁共振成像
基于CCTA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影像组学特征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评估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影像组学特征对疑似冠心病病人2年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接受CCTA检查的疑似冠心病病人,将CCTA检查后2年内发生ACS的病人作为ACS组(81例),2年内未发生ACS的疑似冠心病病人作为对照组(81例)。ACS组年龄44~85岁,平均(64.01±10.09)岁,男57例;对照组年龄39~89岁,平均(62.91±10.11)岁,男56例。将2组病人随机以3∶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ACS组60例,对照组60例)和验证集(ACS组21例,对照组21例)。筛选基于CCTA的PCAT影像组学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PCAT影像组学评分模型,并基于PCAT影像组学特征中的CT密度值建立PCAT密度模型。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数据集中2个模型的诊断效能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比较2种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训练集和验证集中,ACS组和对照组病人的临床资料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从基于CCTA影像所示的冠状动脉斑块周围PCAT共提取107个影像组学特征,最终筛选出21个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包括形态学特征5个、直方图特征1个、纹理特征15个,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PCAT影像组学评分模型。基于提取的PCAT组学特征中平均CT密度值构建PCAT密度模型。2种模型预测2年内发生ACS事件的诊断效能分析显示,PCAT影像组学评分模型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的曲线下面积(AUC)(AUC=0.841,0.839)均高于PCAT密度的AUC(AUC=0.603,0.588)。训练集中,PCAT影像组学评分的诊断效能优于PCAT密度模型(P<0.05),并在验证集中得到验证(P<0.05)。PCAT影像组学评分对发生ACS事件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性高于PCAT密度。PCAT影像组学评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优于PCAT密度。结论基于CCTA的PCAT影像组学特征可为ACS事件的发生提供更多的预测信息。PCAT影像组学评�
尚靳郭妍马跃侯阳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PET/MRI在宫颈癌分期及盆腔淋巴结转移评价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PET/MRI在评价宫颈癌分期及盆腔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地将我院收治的7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治疗前行盆腔PET/MRI扫描及全身PET检查。由2名影像科医生对PET/MRI图像进行诊断评价。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和配对卡方检验分别评价宫颈癌PET/MRI分期和临床分期的诊断一致性和差异性;选用诊断试验指标来分析PET/MRI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22.0。结果:与金标准比较,宫颈癌PET/MRI分期的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0.908),临床分期的诊断一致性一般(Kappa=0.542),二者对宫颈癌分期的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78,P<0.05)。以患者为基础,PET/MRI诊断盆腔转移淋巴结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86%,92.31%,93.18%;以淋巴结为基础,PET/MRI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62%,90.32%,94.10%。结论:PET/MRI对宫颈癌分期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临床分期,在评估盆腔淋巴结转移上可准确定性、定位,可作为宫颈癌的一站式检查方法。
尚靳孙洪赞辛军郭启勇
关键词:宫颈肿瘤淋巴转移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CT、MRI及与PET融合显像评价宫颈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4
2016年
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CT、MRI)在宫颈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方面应用较为广泛,对制定治疗方案、改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多模态分子影像技术(PET/CT及PET/MR)被逐渐应用于宫颈癌的诊断并指导治疗。本文对CT、MRI及与PET融合显像技术在宫颈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评价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尚靳郭启勇孙洪赞辛军
关键词:宫颈肿瘤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PET/CT与PET/MR在诊断宫颈癌原发灶及评价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6
2018年
目的比较PET/CT和PET/MR在诊断宫颈癌原发灶及盆腔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宫颈癌患者于治疗前分别行PET/CT和PET/MR检查并进行评价。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及配对χ~2检验分别评价PET/CT和PET/MR与金标准的诊断一致性及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两者对盆腔转移淋巴结的诊断效能,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两者评价转移淋巴结的可见性及诊断自信度的差异。结果 PET/MR分期与金标准的诊断一致性显著高于PET/CT,二者对宫颈癌分期诊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6,P=0.002);PET/CT和PET/MR诊断转移淋巴结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3,P>0.05);二者对转移淋巴结的可见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诊断自信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 PET/CT和PET/MR对检出宫颈癌原发灶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PET/MR对宫颈癌分期及判定淋巴结转移有更大的诊断优势,PET/MR有望在综合评价宫颈恶性病变进展中成为替代PET/CT的一种新技术。
尚靳孙洪赞辛军郭启勇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淋巴结发射型计算机
梯度翻转脂肪抑制技术在3.0T磁共振胰腺弥散加权成像中的初步评估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评价梯度翻转脂肪抑制技术(LIPO)在3.0T磁共振胰腺弥散加权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3.0T磁共振对20例正常志愿者分别采用LIPO技术和常规脂肪抑制技术行胰腺DWI扫描(b值800 s/mm^2)。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对所得DWI图像质量情况进行主观评分,并对胰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信噪比(SNR)进行定量测量,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比较LIPO和压脂DWI序列图像中胰腺的ADC值、SNR及图像质量评分值。结果:正常胰腺在DWI LIPO和常规DWI序列中的ADC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211);两者的SNR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0 2),且胰腺在DWI LIPO序列上的SNR明显高于常规DWI序列。与常规DWI序列比较,正常胰腺在DWI LIPO序列中伪影及图像模糊程度评分值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1、0.009)。结论:LIPO技术可以在3.0T磁共振胰腺弥散加权成像扫描中提高图像质量。
尚靳郭启勇于兵石喻史凯宁刘莹
关键词:胰腺
常规增强MRI在106例早期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常规增强MRI在106例早期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7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宫颈锥切术且术前行盆腔增强MRI的106例患者资料,由2名具有十年以上腹部诊断经验...
尚靳
关键词:宫颈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