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9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涛
作品数:
4
被引量:101
H指数:2
供职机构: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贵州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吴霜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楚兰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刘春风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陈彦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张继荣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伤患者
3篇
康复
3篇
脊髓
3篇
脊髓损伤
3篇
脊髓损伤患者
2篇
康复训练
2篇
肌电
1篇
等速技术
1篇
等速训练
1篇
低频电
1篇
低频电刺激
1篇
电刺激
1篇
性状
1篇
胸腰段
1篇
腰段
1篇
生物反馈
1篇
吞咽
1篇
吞咽功能
1篇
吞咽功能障碍
1篇
吞咽障碍
机构
4篇
贵州医科大学
1篇
苏州大学
1篇
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4篇
王志涛
3篇
吴霜
2篇
刘春风
2篇
楚兰
1篇
张继荣
1篇
陈彦
传媒
2篇
中华物理医学...
1篇
贵州医药
年份
1篇
2017
2篇
2016
1篇
2015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等速技术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5年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括约肌和自主神经功能部分或全部障碍。不同国家、地区、年龄及性别脊髓损伤发病率存在极大差异。欧美(12~15)/100万,日本约39.4/100万,与日本和欧美国家相比,中国脊髓损伤的发病率较高,其中北京约68/100万。
王志涛
吴霜
张继荣
关键词:
等速技术
脊髓损伤
康复评定
等速训练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治疗效果的研究
目的: 本课题将等速运动训练测试系统作为运动治疗手段,等速运动测试系统及表面肌电测试仪作为康复评估手段,研究等速训练对胸腰段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的康复效果,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更丰富依据。 方法: 选取符合入...
王志涛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等速训练
表面肌电
康复效果
文献传递
等速运动训练对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肌耐力和社区步行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等速训练对不完全脊髓损伤(SCI)患者下肢肌耐力和社区步行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腰段不完全性SCI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等速运动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和肌耐力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测试2组患者股四头肌和腥绳肌等速耐力比(RO)、股直肌(RF—MPF)和股二头肌表面肌电平均功率频率(BF—MPF),并进行6分钟步行测试(6MWT),同时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可完成社区性步行的例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以上各项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且治疗组的胴绳肌和股四头肌RO、RF—MPF、BF—MPF和6MWT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27例患者中有25例可以完成社区性步行,对照组28例患者中有20例可以完成社区性步行,组间比较,x2=4.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速运动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不完全性SCI患者的下肢肌耐力和社区步行能力。
吴霜
刘春风
楚兰
陈彦
王志涛
田新原
关键词:
肌肉耐力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低频电刺激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85
2017年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SEMG-BFT)联合低频电刺激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并对比不同性状食物在吞咽中的差异,以期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选择全面的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低频电刺激和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患者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以SEMG-BFT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中文版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同时采用颏下肌群表面肌电(SEMG)信号检测2组患者吞咽不同性状食物时的吞咽时程和平均波幅值,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治疗2周和4周后,2组患者洼田饮水实验评分、GUSS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2周和4周后的洼田饮水实验评分、GU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和4周后,2组患者吞咽不同性状食物时的sEMG吞咽时程、平均波幅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2周和4周后的sEMG吞咽时程、平均波幅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NK-q检验显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糊状食物的吞咽时程、平均波幅分别为(1.43±0.12)s和(23.07±7.42)μV与空吞唾液和吞咽流质食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EMG-BFT联合电刺激电刺激和康复训练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而糊状食物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训练工具,可用于早期吞咽功能的评定和治疗。
吴霜
刘春风
楚兰
王志涛
石阳梅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脑卒中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