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梅
- 作品数:52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艺术更多>>
- 殖民话语中多样的性世界——考琳·麦卡洛小说中的性
- 2017年
- 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当代作家考琳·麦卡洛见证了昔日的殖民活动给当代人的身体、心灵造成的双重伤害,经受创伤的她对后殖民时代的性话语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她的笔下,性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有时它是获取利益的权谋,有时它是施虐者泄欲的工具,有时它又是促使性爱双方寻觅到自我的最佳途径。在这多样化的性世界里,考琳·麦卡洛赞赏的是能够涤荡灵魂的、灵肉和谐的、原色状态的性。
- 徐梅
- 关键词:小说
- 苦难中的自我拯救——考琳·麦卡洛小说关于苦难救赎的言说
- 2017年
- 如何实现苦难中的自我拯救一直是人类思考的问题。考琳·麦卡洛的小说通过不同的历史语境,向读者呈现了深陷生命困境中的人的孤独、焦虑和恐惧,以及为适应环境、摆脱困境而采取的形形色色的生存策略,他们懂得只有保持乐观的态度、昂扬的生命意志、依靠自身的力量才能实现苦难中的拯救。
- 徐梅
- 关键词:考琳·麦卡洛自我拯救
- 残缺、对峙之后的共同成长——考琳·麦卡洛小说对两性关系问题的思索
- 2017年
- 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女性意识的觉醒,两性问题成为了女性主义作家们热衷的主题。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女作家考琳·麦卡洛众多作品都对两性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索。在她的作品中,男女两性世界都曾是残缺的,处于对峙状态的。但是,这种残缺和对峙状态使两性世界均遭受重创、遍体鳞伤。为此,考琳·麦卡洛发掘了两性的优良潜质,并让他们最终走上了相互支撑的共同成长之旅。
- 徐梅
- 关键词:考琳·麦卡洛小说两性关系
- 畸形父爱引发的畸形人生——考琳·麦卡洛小说对父爱的阐释
- 2016年
- 父爱对子女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诸多研究也表明畸形父爱对子女们的心理发展及健康人格的养成都具有负面影响。源于不幸家庭的影响,考琳·麦卡洛作品中的父爱呈现出畸形化特征。在她的作品中,甜蜜的父爱无处安放,缺席的父爱是私生子们的隐秘忧伤,有条件的父爱是横亘在幼小心灵上的重轭。
- 徐梅
- 关键词:考琳·麦卡洛小说父爱畸形
- 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妆眉现象及历史原因探析
- 2012年
- 中国古代文学中有很多关于人物描写的篇章,其中对女性眉毛的描写、刻画的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从而也形成了中国古文学特殊的"眉文化"。本文从古诗词歌赋中有关女性眉毛描写的有关篇章入手,按照历史进程,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妆眉的历史轨迹;探寻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妆眉行为背后的深刻历史原因。
- 徐梅
-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女性历史原因
- 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教学督导工作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2021年
- 高职教育作为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己任的特殊教育,其督导工作方式、方法也必然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大背景下,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以督导工作为抓手,对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工作机制进行了创新,对高职院校督导存在的必要性,“督什么、导什么、怎样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 徐梅李永春
-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教学督导
- 教学质量监控视角下的高职课堂教学困境及突破探究——基于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实践被引量:3
- 2017年
- 为了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突破目前存在的课堂困境,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从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文中简称"京北职院")近三年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出发,归纳、整理了京北职院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对突破高职课堂教学困境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 徐梅
-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高职院校课堂教学
- 考琳·麦卡洛小说对母爱的悲情反思
- 2017年
- 源于灰色的童年记忆和残缺家庭的影响,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考琳·麦卡洛小说中的母爱充满悲情,她们疯狂或冷漠的爱都造成了子代们的深切不幸。考琳·麦卡洛对母爱的悲情反思源于她不幸的童年生活。母爱悲情色彩的消解有赖于母亲们对自我的坚守和幸福能力的提升。
- 徐梅
- 关键词:考琳·麦卡洛小说母爱悲情
- 爱的希冀——考琳·麦卡洛小说对爱的思索
- 2017年
- 澳大利亚当代作家考琳·麦卡洛是一位创作中自传色彩鲜明的作家,源于童年时代爱的缺失,她对真爱充满了希冀,为此,她在作品中对形式多样的爱进行了探讨。在她的作品中,父爱、母爱、男女之爱、博爱、自爱都曾呈现出异化特征,造成了一系列悲剧。她在作品中对真爱充满了希冀,也对理想型的爱进行了构筑。
- 徐梅
- 关键词:考琳·麦卡洛小说
- 残缺的家庭 病态的人生——考琳·麦卡洛小说中病态人格问题分析
- 2016年
- 家庭是当前整个社会形态的基本单位,在意识形态的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的关系及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分工为子女们家庭意识形态的形成提供了典型性模板。与此同时,父母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子女的态度也直接影响着子女们人格的养成。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女作家考琳·麦卡洛小说中的诸多家庭均处于残缺状态:母爱极端化、父爱畸形、子女们的人格普遍呈现出病态化特征,其作品中子女们人格的病态化过程与家庭的残缺不无关系。
- 徐梅
- 关键词:考琳·麦卡洛父亲母亲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