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司佳

作品数:2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新教
  • 1篇新教传教士
  • 1篇英语
  • 1篇语言接触
  • 1篇三字经
  • 1篇通事
  • 1篇蒙学
  • 1篇接触史
  • 1篇教士
  • 1篇广东英语
  • 1篇《三字经》
  • 1篇传教
  • 1篇传教士

机构

  • 2篇宾夕法尼亚大...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篇司佳

传媒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学术研究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麦都思《三字经》与新教早期在华及南洋地区的活动被引量:5
2010年
1823年在巴达维亚出版的《三字经》是新教传教士麦都思撰写的第一种布道手册。作者虽然在创作形式上套用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的文体结构,但并不是简单地将欲要传达的基督教教义构建在一种有韵有序的中文三字结构中,其创作过程内含了一个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的转化过程,是对当时既有的问答体布道手册的一个形式上的突破。同中国传统《三字经》带给华人蒙学教育的影响一样,基督教《三字经》仿照中国传统《三字经》的文体形式并因袭其文本的社会功用,成为一种适合在学校使用的宗教启蒙读物,并给新教在南洋地区所面临的文化竞争提供了有利的一面。麦都思的《三字经》不单在形式上有效缓和了中文口授与识字水平之间的对立,在内容主旨上也充分体现出新教传教士对异文化的一种观察视角,以及在与异文化对话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主动性。
司佳
关键词:三字经新教传教士蒙学
从“通事”到“翻译官”——论近代中外语言接触史上的主、被动角色的转移被引量:24
2002年
在对明清以来中外语言接触的研究中 ,“通事”作为这一过程的重要交流媒介不可忽视。这些在 1 6世纪至 1 9世纪初担当广东沿海中外贸易和交涉事务的翻译人员有的来自民间 ,有的为官方指派。他们与后来同文馆、广方言馆科班毕业的“翻译官”不只是表面上称呼的不同 ,更反映出其时位居高官的朝廷大员是在一个十分“被动”的状态下开始学洋语的 :由藐视“番人”、“鬼话”到被迫学洋语 ,识洋务 ,从对“通事”的不信任到对“翻译官”的竭力培养。同一个角色所处的地位经历的这种“自下到上”的巨大转变 ,其背后的社会动因值得作一研究。
司佳
关键词:语言接触广东英语通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