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美兰

作品数:7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嘉应学院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微生物学
  • 3篇临床微生物
  • 3篇临床微生物学
  • 3篇耐药
  • 3篇儿童
  • 3篇肺炎
  • 3篇肺炎支原体
  • 2篇学法
  • 2篇设计性
  • 2篇设计性实验
  • 2篇实验课
  • 2篇实验课教学
  • 2篇耐药性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法
  • 2篇儿童肺炎
  • 2篇儿童肺炎支原...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药物

机构

  • 7篇嘉应学院
  • 3篇梅州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徐美兰
  • 6篇肖光文
  • 3篇曾令斌
  • 3篇李舟文
  • 3篇张国雄
  • 2篇乔亚峰
  • 1篇王楠

传媒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医学教育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考核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为了激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对“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实验课的学习兴趣,训练其实验技能、增强其临床分析能力、拓展其创新思维,培养应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方法我们建立了以实验全过程管理为基础、以合理评价指标为核心、以科学评价学生综合实验能力为目标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分层次考核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情况、综合性实验的临床鉴定分析能力及设计性实验的科研探究能力,同时通过问卷调查表及访谈的形式和与未实施教改班级的各项考核指标等进行比较,探讨教改实施的效果。结果教改实施班的人均缺课率明显低于教改未实施班(P<0.05),同时在课后实验室人均练习次数、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病原菌鉴定的考核成绩、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成绩、毕业论文写作成绩和考研录取人数都明显高于教改未实施班(均P<0.05);从问卷调查表及访谈情况来看,学生对于实验考核评估体系的评价有较高的认可度和积极性。结论考核评价体系能较科学地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综合能力,具有比传统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更好的优越性。
肖光文蔡国雄陈美任罗慈雁徐美兰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实践被引量:9
2018年
为了激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对"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实验课的学习兴趣,训练其实验技能、增强其临床分析能力、拓展其创新思维,培养应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搭建了微信公众和开放性实验两个平台,加强了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引入了培养学生临床分析能力的综合性实验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的设计性实验、构建了新的实验考核评价模式,实践证明以上教改能有效激发该专业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增强了其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其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验报告书写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肖光文蔡国雄陈美任罗慈雁徐美兰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法
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程教学法在“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被引量:19
2018年
为了激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对"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实验课的学习兴趣、训练实验技能、拓展创新思维、促进素质教育,我们探索了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程教学法在该课程实验课的应用。实践证明微课程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对该课程的喜爱程度,并有利于学生提升学科成绩,同时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对学科前沿知识的关注度。
肖光文蔡国雄陈美任罗慈雁徐美兰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学教学法
梅州地区2010-2014年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了解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梅州地区3家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5 07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进行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并检测对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索、乙酰螺旋霉素、克林霉素和克拉霉素6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对肺炎支原体培养的结果表明,肺炎支原体阳性者1 782例,总阳性率为35.11%,其中2012年感染率最高达43.68%,为流行高峰期。季节分布方面,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夏季节感染率高于秋冬季节,季节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方面,女性阳性率(35.91%)高于男性(34.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儿年龄方面,1~3岁组感染率最高为42.42%,6-12岁组感染率最低为16.49%,且各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实验结果显示,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索、乙酰螺旋霉素、克林霉素和克拉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41.98%(748/1 782)、55.22%(984/1 782)、66.84%(1 191/1 782)、69.25%(1 234/1 782)、67.79%(1 208/1 782)和59.32%(1 057/1 782)。其中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索和乙酰螺旋霉素2010—2014年的敏感率呈现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这4种药物不同年份敏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克林霉素2010—2014年敏感率波动不明显,克拉霉素虽然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幅度不大,这两种药物不同年份敏感率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婴幼儿期发病率较高,易发于春夏季节。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应尽早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测,使患儿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减少耐药株的出现。
李舟文肖光文张国雄徐美兰乔亚峰曾令斌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炎支原体儿童药敏试验
儿童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耐药菌株对大环内酯类(macrolide,ML)药物耐药的机制。方法收集经快速鉴定培养法鉴定的对红霉素耐药的Mp阳性培养物共计171例,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筛选并确定为Mp耐药菌株后,分别进行23S rRNA、L4和L22基因PCR扩增分析其耐药基因突变位点,同时行靶位修饰erm A/B/C基因和外排泵mefA、msrA/B基因的PCR扩增,分析Mp对ML耐药的可能机制。结果 165例Mp阳性培养物经PCR法确定为Mp临床耐药菌株;这些菌株里,全部菌株均存在23S rRNA耐药基因的碱基突变,74例(44.8%)存在核糖体蛋白L22碱基突变,37例(22.4%)存在核糖体蛋白L4碱基突变;其中,出现23S rRNA的Ⅴ区A2063G突变152例(92.1%),其次是Ⅱ区640位点A缺失39例(23.6%)、Ⅴ区2471位点C缺失26例(15.8%)、Ⅱ区G759A突变23例(13.9%);L4中发生C162A及A430G突变28例(17.0%),另外3例出现A268G突变、2例出现C428T突变;L22中发生498或499插入A 64例(38.8%),其次是T279C突变15例(9.1%);所有Mp临床耐药菌株均未扩增出erm A/B/C基因产物,2例扩增出mefA基因产物,1例扩增出msrA/B基因产物。结论该地区出现的Mp耐药机制以靶位突变为主,有些还存在外排泵机制,其携带的外排泵可能属于ATP结合区(ATP 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器。
肖光文李舟文张国雄徐美兰乔亚峰曾令斌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儿童大环内酯类耐药性
AGGF1在结直肠癌细胞DNA损伤修复及化疗敏感性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因子AGGF1在人结直肠癌细胞DNA损伤修复及化疗抵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顺铂诱导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细胞DNA损伤模型,运用siAGGF1及siNC转染结直肠癌细胞干扰AFFF1的表达。Western blot实验检测AGGF1、γH2AX基因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顺铂诱导HCT116细胞DNA损伤(双链断裂)后,γH2AX和AGGF1在损伤位点的募集情况;MTS法检测损伤细胞的增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AGGF1的表达水平。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顺铂处理HCT116细胞明显下调AGGF1表达,干扰AGGF1的表达抑制了γH2AX和NBS1;免疫荧光实验表明AGGF1和γH2AX共定位,细胞增殖实验表明结直肠癌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增加(P<0.01);AGGF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P<0.01),表明其可能与肿瘤的恶性表型相关。结论下调AGGF1基因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DNA损伤修复,提高其对化疗的敏感性,机制上可能与NBS1磷酸化相关。
王楠徐美兰廖淑婷
关键词:结直肠癌DNA双链断裂顺铂
梅州地区小儿感染肺炎支原体生物群分布与耐药性差异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了解梅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流行株的基因分型及不同型别间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性差异。方法对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865例小儿肺炎患儿进行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并检测对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索、乙酰螺旋霉素、克林霉素和克拉霉素6种药物的敏感性。采用基于Mp P1基因的巢式多重PCR方法进行Mp基因亚型的监测并分析不同基因型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性差异。结果对肺炎支原体培养的结果表明,Mp培养阳性数为289例,总阳性率为33.41%。其中P1-I型为246例,占85.12%,P1-II型为43例,占14.88%。196例出现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Mp阳性标本中,P1-I型为191例,占P1-I型的77.64%;P1-II型仅5例,占P1-II型的11.63%。P1-I型的耐药率明显高于P1-II型(χ2=73.09,P<0.01)。结论 Mp仍是梅州地区儿童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流行基因型以P1-I型为主,同时也存在P1-II型菌株;在控制Mp的感染方面应重视耐药菌株的克隆传播。
肖光文李舟文张国雄徐美兰乔亚峰曾令斌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儿童基因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