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倩倩
- 作品数:15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引导菱形肌-肋间肌-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胸腹部手术患者镇痛中应用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菱形肌-肋间肌-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RISS)联合全身麻醉在胸腹部手术患者镇痛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自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24例择期行胸腹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n=64)与B组(n=60)。A组患者给予术中全身麻醉。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前实施RISS。比较两组患者体循环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中麻醉药物使用情况与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不同时间的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与伯格曼舒适度量表(BC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入室即刻、切皮时、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开始后60 min的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镇痛泵按压次数均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2、6、12、24 h平静呼吸与深呼吸状态下NRS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6、12、24 h的BCS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胸闷头晕、嗜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ISS联合全身麻醉在胸腹部手术患者镇痛中应用良好,可减少麻醉药物使用量,提高镇痛效果与舒适度,且安全性佳。
- 贾倩倩张莉莉韩洋吴艳玲梁淑娟
- 关键词:超声引导全身麻醉胸腹部手术
- 超声引导下RISS平面阻滞对胸腹部手术患者血清Cor、SP、PGE2、IL-6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菱形肌-肋间肌-低位前锯肌(RISS)平面阻滞对胸腹部手术患者血清Cor、SP、PGE2、IL-6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入住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接受胸腹部手术的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掷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进行常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RISS平面阻滞,对照组不行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镇静Ramsay评分、手术麻醉药物用量、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炎症应激指标[皮质醇(Cor)、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结束后2 h、12 h、24 h,观察组VAS评分和Ramsay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24 h,观察组舒芬太尼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低于插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10 min和停药后10 min,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外周血中Cor、SP、PGE2、IL-6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观察组Cor、SP、PGE2、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RISS平面阻滞具有良好镇痛镇静效果,能减轻胸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及炎症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张莉莉杨雅婷贾倩倩
- 关键词:超声引导疼痛指数舒芬太尼
- 麻黄碱复合预注法对老年患者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和血流动力学影响
- 刘沁爽孙东辉贾倩倩鮑丽娜戚小航
- 该课题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静注小剂量(70μg/kg)麻黄碱复合0.015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预注明显缩短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起效时间,且麻黄碱缓解了老年患者异丙酚诱导时的循环抑制,降低诱导期高血压和低血压的发生。研究...
- 关键词:
- 关键词:肌松药血流动力学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不同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表面麻醉联合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啶清醒镇静下行纤支镜插管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困难插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1月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经多导睡眠监测仪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法表麻联合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啶清醒镇静状态下行纤支镜插管;对照组采用达克罗宁胶浆含漱并涂抹气管导管下端,联合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啶清醒镇静状态下行纤支镜插管。记录入室后5分钟(T0)、插管前(T1)、插管后1 min(T2)及5 min(T3),拔除气管插管前(T4)、后5 min(T5)的SBP、DBP、HR、SPO2。分别于T0、T2、T4时,抽取动脉血测定pH、PaO2、PaCO2。记录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及有无呛咳、喉痉挛的发生。结果观察组SBP、DBP、HR于T2时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SBP、DBP、HR于T4时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SpO2在T1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于T0、T2时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呛咳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6%vs.16.7%,P<0.05)。结论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表面麻醉联合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啶镇静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纤支镜插管时间短,供氧充分,能够减轻插管时患者的心血管反应。
- 张丽伟董文泽贾倩倩杨晓春孙海军刘莉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困难插管
- 不同气腹压及肌松程度对后腹腔镜手术患者腹膜后空间、术野满意度及凝血、应激指标的影响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不同气腹压及肌松程度对后腹腔镜手术患者腹膜后空间、术野满意度及凝血、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2月行后腹腔镜手术的患者72例,根据气腹压及肌松程度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3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后腹腔镜体位及全静脉麻醉,A组采用低气腹压及深度肌松,B组采用高气腹压及中度肌松。比较两组腹膜后空间、术野满意度,以及气腹建立前、建立气腹60 min(T1)、手术结束时(T2)凝血和应激指标。结果A组腹膜后间隙的深度小于B组(P<0.01)。两组腹膜后间隙上下缘长度和前后缘长度以及术野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不同时间点呈下降趋势,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在不同时间点呈上升趋势(P<0.05)。A组在T1、T2时APTT长于B组,Fib、D-D、NE、Cor低于B组(P<0.05)。结论低气腹压及深度肌松应用于后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能够提供满意术野,且对机体凝血、应激反应影响较小。
- 董文泽张丽伟张莉莉贾倩倩
- 关键词:后腹腔镜肌松弛气腹压
- 简易万向麻醉固定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简易万向麻醉固定架,包括立杆、横杆、L形连接杆与托盘,所述L形连接杆的竖部与立杆进行滑动插接,L形连接杆与立杆之间设置有第一锁紧手轮,所述L形连接杆的横部与横杆进行滑动插接,L形连接杆与横杆之间设置有第二...
- 王哲朱岩冯来德贾倩倩
- 文献传递
-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小儿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半数有效剂量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小儿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半数有效剂量的影响。方法将行择期疝囊修补术的54例小儿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op组)和生理盐水组(Sal组)。两组患儿均在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Rop组注射1 m L/kg 0.25%罗哌卡因,Sal组注射1 m L/kg0.9%生理盐水,术后连接自控静脉镇痛泵,采用序贯法测定两组患儿术后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半数有效剂量,观察术后6 h内的自控镇痛按压次数、舒芬太尼使用量、术后不同时间点小儿疼痛量表(FLACC)评分、麻醉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1)Rop组患儿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半数有效剂量为0.025 9μg/(kg·h)低于Sal组的0.037 9μg/(kg·h)。(2)Rop组患儿术后6 h内的自控镇痛按压次数、舒芬太尼使用量均较Sal组患儿少(P<0.05)。(3)Rop组患儿术后不同时间点FLACC评分均较Sal组患儿低(P<0.05)。(4)两组患儿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疝修补术患儿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给予0.25%罗哌卡因能够有效减少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半数有效剂量。
- 贾倩倩鲍丽娜
- 关键词:腹横肌平面阻滞舒芬太尼小儿术后静脉镇痛半数有效剂量
- 超声引导菱形肌-肋间肌阻滞和TPVB在电视胸腔镜手术术后早期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比较
- 2024年
-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菱形肌-肋间肌阻滞和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的控制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分为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59)。观察组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超声引导菱形肌-肋间肌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超声引导TPVB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神经阻滞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首次进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注药时间、阻滞持续时间及补救镇痛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超声定位时间、穿刺时间、操作总时间分别为(1.12±0.10)、(2.37±0.56)、(5.47±0.38)min,均短于对照组[(1.65±0.14)、(3.61±0.64)、(6.98±0.42) min],穿刺针深度为(4.43±0.52) mm,小于对照组[(5.37±0.58)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12 h 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恢复室(PACU)低氧血症发生率、气胸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肺不张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TPVB比较,超声引导菱形肌-肋间肌阻滞应用于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相当,但超声引导菱形肌-肋间肌阻滞操作简单,操作时间更短。
- 张莉莉杨雅婷贾倩倩
- 关键词: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电视胸腔镜手术
- 帝视内镜与纤维支气管镜在清醒气管插管时的比较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比较帝视内镜和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预计困难气道的肥胖患者清醒气管插管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预计困难气道的肥胖患者40例,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ASAⅠ-Ⅲ级,年龄20-65岁,体质量指数大于或等于30kg/m2,MallampatisⅢ或Ⅳ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n=20):D组,经口帝视内镜清醒气管插管;F组,经口纤支镜清醒气管插管。记录麻醉前(TO)、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ra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变化;记录两组插管条件.患者的耐受程度;记录两组插管暴露声门时间、插管总时间和术毕声嘶、咽痛、不良记忆等。结果与TO时比较,T1时两组的MAP明显降低(P〈0.05),T2时两组的SpO2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MAP、HR、SpO2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插管条件及患者耐受度明显优于F组;D组的声门暴露时间为(32.3±13.3)s、气管插管总时间为(37.0±14.0)s,明显短于F组(46.5±22.3)s、(66.3±28.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组术后咽痛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F组。结论帝视内镜清醒气管插管时,患者的耐受度、插管条件更好,并且明显缩短插管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刘卓赵莉于洋贾倩倩杨晓春孙海军
- 关键词:纤支镜清醒气管插管困难气道
- 一次性B超探头使用无菌保护套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B超探头使用无菌保护套,包括外保护套、下拉保护套、探头卡座和耦合剂囊,外保护套可拆卸的套设在探头卡座上,下拉保护套收纳在外保护套内且下拉保护套上具有收口箍紧机构;探头卡座可拆卸的套设在B超探头上...
- 王哲朱岩孙晓娇冯来德贾倩倩周立杰王子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