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磊

作品数:32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专利
  • 9篇期刊文章
  • 3篇标准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栽培
  • 9篇菌株
  • 7篇灵芝
  • 7篇猴头
  • 6篇培养基
  • 5篇猴头菌
  • 4篇母种
  • 4篇母种培养基
  • 4篇出菇
  • 3篇袋料
  • 3篇选育
  • 3篇原基
  • 3篇原基形成
  • 3篇品种选育
  • 3篇子实
  • 3篇子实体
  • 3篇槐耳
  • 3篇寒地
  • 3篇范氏
  • 3篇丰产

机构

  • 31篇哈尔滨市农业...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省科学...

作者

  • 31篇庄磊
  • 21篇郭旭欣
  • 20篇于松涛
  • 10篇王瑞
  • 5篇柳柏杨
  • 3篇薛萌
  • 3篇李娜
  • 2篇张凤生
  • 2篇亓麟
  • 2篇杜伟玲
  • 2篇朱宝疆
  • 2篇王炜
  • 2篇赵春梅
  • 1篇姚友
  • 1篇薛丹丹
  • 1篇张贺
  • 1篇李向军
  • 1篇刘志洋
  • 1篇樊绍翥
  • 1篇赵娜

传媒

  • 3篇食用菌
  • 3篇菌物学报
  • 2篇农业科技与信...
  • 1篇农药科学与管...

年份

  • 4篇2025
  • 8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7
  • 4篇201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灵芝袋料丰产栽培技术被引量:3
2016年
本文主要介绍了灵芝袋料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林芝袋料栽培提供参考。
庄磊
关键词:袋料栽培技术
一种元蘑菌株、杂交育种方法、栽培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元蘑菌株、杂交育种方法、栽培方法及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元蘑品种较少、产量低且生物转化率低,且杂交育种方法中的孢子收集过程得到的孢子弹射量小,孢子质量不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元蘑(<I>...
庄磊于松涛郭旭欣杨娜孙志晖王瑞李娜
野生刺槐范氏孔菌的诱变、栽培方法、刺槐范氏孔菌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野生刺槐范氏孔菌的诱变方法、刺槐范氏孔菌的栽培方法、刺槐范氏孔菌及其应用,属于刺槐范氏孔菌技术领域。为解决刺槐范氏孔菌子实体难以人工培育,诱变效果较差问题。通过<Sup>60</Sup>Co‑γ对含有野...
庄磊
稻壳含量对灵芝菌丝发育及子实体性状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试验以稻壳替代部分木屑栽培灵芝,观测其菌丝发育、子实体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当稻壳含量为15%时,灵芝菌丝的生长速度、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显著提高,且经济性状优于对照。
庄磊
关键词:灵芝稻壳木屑经济性状农艺性状
一株野生白耙齿菌菌株ITS序列鉴定及培养基优化被引量:1
2022年
以辽宁抚顺高尔山地区的野生白耙齿菌菌株为材料,进行ITS序列鉴定。该菌株ITS序列与白耙齿菌Irpexlacteus亲缘关系最近,菌株相似性为99.85%,结合其形态学鉴定结果确定为白耙齿菌。以菌丝生长速度及菌丝长势为指标,经单因素试验,对培养基配方中碳源、氮源、无机盐进行筛选,获得优化后的培养基为葡萄糖20 g/L,酵母膏10 g/L,磷酸二氢钾0.5 g/L,硫酸镁0.5 g/L,琼脂20 g/L;以菌丝干重、菌丝平均长速及长势为指标进行培养基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促进白耙齿菌菌丝快速生长、菌丝浓密的培养基为优化培养基,获得较大菌丝干重,且适宜白耙齿菌生长的培养基为YPAD培养基。
庄磊郭旭欣于松涛
关键词:ITS
一株富产多糖、总黄酮的桑黄菌株及其栽培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株富产多糖、总黄酮的桑黄菌株及其栽培方法和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产量高、多糖和总黄酮含量高的桑黄品种,以及现有的栽培方法难以满足高产、增收的效果的问题。本发明桑黄菌株为桑黄菌(Sangh...
庄磊戴玉成杨娜于松涛郭旭欣孙志晖王瑞柳柏杨
刺槐范氏孔菌(槐耳)‘As-7’的选育报告被引量:1
2024年
本研究以收集的30份野生刺槐范氏孔菌Vanderbylia robiniophila为材料,经分离、拮抗反应及母种性能测定后,筛选出15株野生刺槐范氏孔菌菌株,利用^(60)Co-γ射线照射诱变,共获得6个刺槐范氏孔菌菌株。经拮抗反应初筛、设施内小中试复筛及品比试验,最终获得性状稳定、产量高且品质优良的刺槐范氏孔菌品种‘As-7’。其菌丝体洁白粗壮浓密,菌落整齐,子实体呈扇形,形状规则,表面呈红褐色,有放射状环纹,腹面乳白色,直径16-20cm,子实体单朵重90g以上,从菌袋入棚到出菇采收时间约65-75d。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射线诱变与野生驯化育种手段相结合选育出的刺槐范氏孔菌‘As-7’是性状优良且适合人工栽培的优异品种。
庄磊孙志晖郭旭欣杨娜于松涛
关键词:品种选育
珊瑚状猴头菇温室袋料栽培技术规程
庄磊于松涛郭旭欣杨娜陈刚王瑞薛萌朱宝疆
设施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
王杰张金凤于松涛陈秋明丁爽田甜庄磊盛慧朱宝疆
一种适于工厂化的光敏型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及其栽培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工厂化的光敏型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及其栽培方法,涉及生物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光敏型的珊瑚状猴头菌品种,且存在出菇整齐度较低、出菇时间长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敏型珊瑚状猴头菌菌株,于2023年...
庄磊于松涛郭旭欣杨娜王炜赵春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