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静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儿热性惊厥85例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将85小儿热性惊厥病例根据是否复发分为惊厥复发组(41例)和惊厥未复发组(44例),回顾性分析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惊厥复发组患儿首次发作年龄低于2岁者、复杂型惊厥、发作时体温〈39.0℃、一级亲属中有惊厥史的比例均明显较未复发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惊厥复发组男童比例,患儿在热退后2周-3周脑电图仍发现异常,患儿有围生期异常史,合并贫血、缺钙、营养不良者比例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热性惊厥复发涉及多种因素,在有效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同时,须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预防,以减少惊厥的复发。
- 肖晓辉贺静谷红梅梁昌波
- 关键词:小儿热性惊厥复发
- 学龄前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支原体肺炎患儿95例,根据年龄段分为学龄前组(3岁~6岁,52例)和学龄组(6岁-14岁,43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儿的发热、咳嗽、肺部哆音、影像学结果、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肺外合并症等情况。结果学龄前儿童MPP在体温、热程、持续干咳、肺部湿哕音、喘鸣、x线下肺段实质浸润、MP-IgM阳性等方面与学龄儿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叶实质浸润、CRP增高以及肺外并发症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不同的MPP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临床诊治时应加以注意。
- 贺静冯璇麟闵晓兰肖晓辉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学龄前儿童
- 3~6岁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3~6岁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的发病相关因素。方法:收集3~6岁RRTIs患儿62例为RRTI s组,并收集同期非反复性呼吸道感染患儿70例为对照组,分析RRTI s的发病相关因素。结果 :RR TI s组年龄、性别、入托情况、幼儿园性质、水果摄入频率、贫血或营养不良史等方面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蔬菜摄入频率、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吸入二手烟、支原体感染史以及使用抗生素频率方面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天摄入蔬菜、每日户外活动2h以上和RRTIs负关联,长期吸入二手烟、支原体感染史以及每年使用7次以上抗生素与RRTIs正关联。结论:学龄前RRTIs儿童每天摄入蔬菜、户外活动2h以上对疾病有保护作用,长期吸入二手烟、支原体感染史以及长期使用抗生素是儿童RRTIs的危险因素。
- 贺静肖晓辉闵晓兰冯璇麟
- 关键词:儿童学龄前反复呼吸道感染
- 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87例,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蒙脱石散,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合乳酸菌。结果:治疗组腹泻、发热以及呕吐等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快(P<0.05),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P<0.05),脱水症状改善也较快,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症状体征改善快,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 肖晓辉贺静谷红梅梁昌波
- 关键词:小儿轮状病毒腹泻蒙脱石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