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腺癌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新辅助化疗
  • 2篇张量成像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评估
  • 2篇浸润性
  • 2篇浸润性乳腺癌
  • 2篇扩散
  • 2篇扩散张量
  • 2篇扩散张量成像
  • 2篇化疗
  • 2篇辅助化疗
  • 1篇动态增强磁共...
  • 1篇动态增强磁共...
  • 1篇形态学

机构

  • 3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刘亚婷
  • 2篇聂红昉
  • 2篇阮志兵
  • 2篇范光明
  • 1篇张飘尘
  • 1篇沈金丹
  • 1篇谢弘

传媒

  • 2篇贵阳医学院学...

年份

  • 3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扩散张量成像对浸润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浸润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早期疗效评估的可行性。方法:根据NAC第1周期结束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各向异性指数(FA)值的变化幅度,将30例患者(共有38个病灶)分为反应组和相对无反应组,比较两组患者NAC前及第1周期结束时肿瘤的最大径线、ADC值及FA值。结果:30例患者中反应组23例,共29个病灶,相对无反应组7例,共9个病灶;反应组NAC第1周期结束时肿瘤最大径较NAC前减小,ADC值较NAC前升高,FA值较NAC前明显下降(P<0.05);而相对无反应组NAC前及第1周期结束时肿瘤最大径、ADC、FA值变化不显著(P>0.05),反应组NAC前ADC值低于相对无反应组(P<0.05);反应组NAC前FA值略低于相对无反应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早期ADC值和FA值的变化可作为化疗疗效的评价指标。
刘亚婷范光明黄曌殊张飘层阮志兵聂红昉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新辅助化疗疗效
扩散张量成像对浸润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浸润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早期疗效评估的可行性。  方法:  根据新辅...
刘亚婷
关键词:浸润性乳腺癌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辅助化疗疗效评估
MRI动态增强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探讨DCE-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组织活检确诊的30例乳腺良性病灶患者(对照组)和30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均进行DCE-MRI检查,观察2组患者乳腺病灶形态特征、强化模式和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结果:对照组病灶形态以类圆形为主、边缘多光滑、增强后多为均匀强化,乳腺癌组病灶形态以分叶状为主、边缘多有毛刺、强化后多为不均匀强化,2组患者的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4、52.86、41.99,P<0.05);对照组病灶T1C曲线主要为Ⅰ型,乳腺癌组主要为Ⅲ型曲线,2组患者的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5,P<0.05)。结论:DCE-MRI检查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刘亚婷范光明沈金丹谢弘张飘尘阮志兵聂红昉
关键词:乳腺良恶性病变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形态学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