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世奇

作品数:16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蛋白
  • 3篇引流
  • 2篇血肿
  • 2篇硬膜
  • 2篇硬膜下
  • 2篇硬膜下血肿
  • 2篇神经内镜
  • 2篇球蛋白
  • 2篇外引流
  • 2篇小鼠
  • 2篇颅脑
  • 2篇慢性
  • 2篇慢性硬膜下
  • 2篇慢性硬膜下血...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球蛋白
  • 2篇膜下
  • 2篇膜下血肿
  • 2篇脑脊液

机构

  • 14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天津市儿童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程世奇
  • 10篇张焱
  • 7篇祝新根
  • 2篇程祖珏
  • 1篇卢明巍
  • 1篇胡尚伟
  • 1篇张建宁
  • 1篇沈晓黎
  • 1篇吕莉
  • 1篇李飞
  • 1篇高伟伟
  • 1篇徐新
  • 1篇谢丽媛
  • 1篇邹轶群
  • 1篇陈真

传媒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9
2015年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钻孔引流术和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是 CSDH 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无论何种术式,术后仍有一定的复发率[1],尤其是对于全身器官功能下降的高龄患者,麻醉及手术风险较高,严重者危及生命[2]。我们对11例 CSDH 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保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肖爵贤程世奇邹轶群沈亚徐程祖珏祝新根张焱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阿托伐他汀手术复发
可调控脑室外引流脑脊液流速控制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控脑室外引流脑脊液流速控制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接口和安装在接口顶部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调节组件和防护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引流套件、伸缩套件和闭合套件,所述接口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程世奇陈鹏袁饶饶范恒怡蒋永安赵洋洋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张力性内膜下积液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6年
报道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张力性内膜下积液,复习分析相关文献,为术后并发张力性积液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经验。
程世奇张焱祝新根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张力性钻孔引流术
小鼠颅脑创伤模型的构建及运动功能评估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应用电子控制性脑皮质撞击仪(eCCI)建立不同年龄段不同损伤程度小鼠颅脑创伤(TBI)模型,并评估其伤情及长期运动功能。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月龄和10月龄雄性C57BL/J6小鼠各70只分为假手术组(n=10)和实验组(轻、中、重度TBI组,n=20只)。实验组应用eCCI仪,采用固定打击速度(4.5m/s)及停留时间(200ms)调整打击深度的参数设定方法进行模型制备。假手术组仅行去骨瓣手术。致伤后1d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伤后1、2、3、7、14、21、28d平衡木行走实验、转棒实验评估运动功能。结果3月龄和10月龄小鼠轻、中、重度TBI的打击深度分别为1.2、1.6、2.0mm;1.6、2.0、2.4mm。与假手术组比较,各实验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逐级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0±0.60)%、(4.47±0.62)%、(5.50±0.76)%对(0.36±0.14)%;(4.08±0.95)%、(5.36±1.23)%、(6.60±0.98)%对(0.40±0.10)%,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各实验组脑组织皮质连续性破坏,创伤灶周围神经元数量减少,随打击深度增加,损伤程度逐级加重。平衡木行走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小鼠通过平衡木时间较假手术组明显延长(P〈0.05),通过时间与打击深度明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电子控制性脑皮质撞击仪可稳定、高效、精确地建立不同年龄段不同损伤程度小鼠TBI模型。同时,该模型也可用于TBI恢复期运动功能相关的研究。
徐新高伟伟吕莉程世奇李飞张建宁
关键词:颅脑创伤小鼠运动功能障碍
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基因表达对体外垂体瘤细胞株RC-4B/C生物学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LRIGI)基因表达对体外垂体瘤细胞株RC-4B/C的增殖凋亡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转录方法检测LRIG1基因表达射体外垂体瘤细胞株RC-4B/C的抗增殖作用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LRIGI蛋白在RC-4B/C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转染后RC-4B/C细胞中Ras、Raf、蛋白激酶B(Akt)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mRNA表达变化,并通过噻唑蓝(MTF)法、划痕实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显微镜等观察比较转染LRIG1基因的RC-4B/C细胞的的迁移能力、增殖凋亡和形态学改变。结果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证实转染后RC-4B/C细胞中LRIG1稳定表达;RT—PCR证实转染后RC-4B/C细胞中Ras、Raf和Akt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分别为0.87±0.17、0.46±0.11、0.92±0.25。MTT法结果表明随着LRIG1与RC-4B/C细胞效靶比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抑制率明显增强(P〈0.0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LRIG1转染的RC-4B/C细胞迁移能力低于正常RC-4B/C细胞。LRIGI作用于垂体瘤细胞24h后,形态学观察垂体瘤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结论LRIGI基因转染对体外垂体瘤细胞株RC-4B/C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GFRvm)信号传导通路中的磷酸肌醇3激酶(P13K)/Akt和Ras/Rat/ERK两条重要信号通路分子的活性来发挥作用。
程世奇范恒怡祝新根程祖珏沈晓黎张焱
关键词:垂体瘤
过表达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调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影响胶质瘤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及其分子机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过表达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LRIG1)通过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影响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迁徙和侵袭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手术治疗的103例患者的神经胶质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为研究对象,癌旁组织为对照组。培养胶质瘤U251细胞,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T-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LRIG1、CTLA-4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Flag-LRIG1质粒构建LRIG1过表达细胞模型,命名为对照组和LRIG1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两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两组细胞迁徙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胶质瘤组LRIG1表达水平(1.54±0.11)明显低于癌旁对照组LRIG1表达水平(2.11±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70,P<0.01)。胶质瘤组CTLA-4表达水平(3.82±0.09)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CTLA-4表达水平(0.51±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90,P<0.01)。Flag-LRIG1质粒转染后LRIG1组LRIG1蛋白表达水平(2.83±0.17)高于对照组LRIG1表达水平(1.41±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90,P<0.01)。LRIG1组细胞吸光度值(0.51±0.04)低于对照组细胞吸光度值(1.11±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50,P<0.01);划痕实验24 h LRIG1组细胞迁移面积[(9.52±0.12)%]低于对照组细胞迁移面积[(12.05±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20,P<0.05);Transwell实验LRIG1组细胞迁移数量[(43.15±5.17)个]低于对照组细胞迁移数量[(70.13±6.1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0,P<0.01)。LRIG1组CTLA-4蛋白表达水平(0.50±0.08)低于对照组CTLA-4蛋白表达水平(0.83±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0,P<0.05)。结论LRIG1通过下调CTLA-4表达来调控PI3K/AKT通路从而抑制脑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王兵卓毅袁饶饶程世奇张国锋黄向群张焱
关键词:胶质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对脑外伤的治疗作用
2023年
目的探讨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BMSCs)转化为神经干细胞(NSCs)的能力及其联合治疗对脑外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BMSCs(购自江苏无锡莆禾生物)进行培养和传代,再进行神经球诱导实验诱导分化为NSCs,对诱导后的NSCs进行功能鉴定,并检测其是否具有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能力。将15只6周龄、体重约为20 g、合格证号为SCXK(苏)2023-0009的C57BL/6J的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TBI组和MSCs+NSCs治疗组,并以水迷宫实验来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统计学方法应用GraphPad Prism(V8)统计软件分析,应用Student’s t检验和单向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BMSCs的特征性抗原,包括CD90、CD44、CD73和CD105,阳性率>95%;但不表达或低表达CD34、CD45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阳性率<5%。诱导分化的神经球细胞高表达CD90,阳性率>90%;并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标志物巢蛋白(Nestin)和醛脱氢酶(LDHA1),阳性率均超过10%。对NSCs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可见NSCs组Nestin(6.01±0.17比0.97±0.11,t=43.74,P<0.05)、sry相关的高流动性组-box蛋白-2(Sox2)(7.92±038比0.94±0.08,t=31.13,P<0.05)、配对框基因6(PAX6)(4.02±0.32比0.94±0.08,t=16.71,P<0.05)高于MSCs对照组。免疫荧光检测培养第8天和第14天神经球干细胞,结果均显示NESTIN-PE染色阳性。神经球干细胞诱导神经细胞分化后,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NSCs诱导神经细胞分化后Nestin基因表达和微管蛋白β3(TUBB3)基因表达与BMSCs对照组比较没有改变;Sox2基因表达(2.48±0.49比1.00±0.08,t=5.18,P<0.05)、少突胶质细胞系转录因子2(OLIG2)基因表达(4.37±0.23比1.01±0.20,t=19.23,P<0.05)、PAX6基因表达(1.68±0.31比1.01±0.16,t=3.33,P<0.05)和微管关联蛋白2(MAP2)基因表达(3.13±0.05比1.03±0.31,t=11.44,P<0.05)与BMSCs对照组比较显著上调;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基因表达与BMSCs对照比较显著下调(0.05±0.02比1.04±0.38,t=4.50,P<0.05)。水迷宫实验发现BMSCs+N
梁家伟陈鹏蒋永安程世奇张焱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颅脑损伤
一种新型的腰椎穿刺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腰椎穿刺针,包括穿刺针管,在穿刺针管尾部固定有针管座,在穿刺针管内插装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穿刺针芯,在穿刺针芯尾部固定有针芯座,所述针管座尾部具有外置螺纹口,外置螺纹口和穿刺针管内部均为中空结构,在...
黄辉卢明巍郑苏月黄河程世奇谢丽媛祝新根
文献传递
神经内镜联合脑室外引流及腰大池引流序贯治疗脑室出血
张焱程世奇范恒怡袁饶饶祝新根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病人脑脊液标志物的变化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NPH)病人脑脊液(CSF)磷酸化tau蛋白(p-tau)、总tau蛋白(t-tau)、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经分流术临床确诊的16例iNPH为确诊组,同期行脑脊液释放试验无效的16例可疑iNPH为可疑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CSF中p-tau、t-tau、TGF-β1水平。结果确诊组CSF中p-tau水平显著低于可疑组(P<0.01),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可疑组(P<0.01)。两组CSF中t-tau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8例确诊iNPH术后7 d的CSF中p-tau、t-tau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而TGF-β1水平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文结果提示CSF中p-tau、t-tau、TGF-β1在iNPH诊断、分流术效果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熊坤冷彪程世奇袁饶饶王兵卓毅张苗张焱
关键词: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脑脊液生物标志物TAU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分流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