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小强

作品数:24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社会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篇燃气
  • 8篇燃气管
  • 5篇网络
  • 4篇燃气管道
  • 4篇燃气管网
  • 4篇管网
  • 4篇爆炸事故
  • 4篇气管道
  • 3篇生产安全
  • 3篇生产安全事故
  • 3篇环境效率
  • 3篇安全事故
  • 3篇贝叶斯
  • 3篇贝叶斯网
  • 3篇贝叶斯网络
  • 3篇城市
  • 3篇城市燃气
  • 2篇调度
  • 2篇调度优化
  • 2篇融资

机构

  • 24篇西南石油大学
  • 4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东营职业学院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川庆钻探工程...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北京和利时系...

作者

  • 24篇郑小强
  • 4篇刘险峰
  • 2篇何正文
  • 2篇郭向国
  • 1篇逄健
  • 1篇余晓钟
  • 1篇刘畅
  • 1篇刘畅
  • 1篇陈玉祥

传媒

  • 3篇安全与环境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运筹与管理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软科学
  • 1篇中国能源
  • 1篇油气储运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中国劳动
  • 1篇特区经济
  • 1篇灾害学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项目管理技术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 1篇资源与产业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电力与能源
  • 1篇天然气技术与...
  • 1篇农林经济管理...

年份

  • 5篇2024
  • 7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燃气管网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协同治理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保障城市燃气管网安全生产,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意义重大。该文在厘清中国城市燃气管网风险治理现状和剖析2021年湖北十堰“6·13”重大事故的基础上,从协同视角切入,通过SFIC模型梳理当前风险治理工作起始条件模糊、催化领导乏力、制度设计缺欠、协同过程混乱等现实问题,进而界定政府、企业、社会三大治理主体及其逻辑关系。研究指出,应遵循SFIC协同治理实践路径,采取理念转变、平台构建、政策完善等手段夯实协同治理基础,落实协同治理保障,并由六大机制创新迸发协同治理过程内在活力,提升治理水平。
孙逸林郑小强
关键词:燃气管网生产安全事故协同治理
新闻报道如何影响采购经理人指数——基于文本挖掘技术
2023年
为减小媒体过度报道导致的供应链“牛鞭效应”对指数测算的影响,文章提出新的研究框架用于预测采购经理人指数。基于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的PMI相关新闻和指数数据,结合文本挖掘技术和SVM算法,提出分析预测模型,并对不同核函数分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新闻关键词及分类效果较好的核函数。结果表明:多项式核函数的预测效果明显优于RBF、Sigmoid以及线性函数;为保证指标的全面性,引入多个指标评判,运用本文提出的框架对PMI进行分类预测,平均预测准确率超过75%,证明文章提出的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从提高舆论监控、推动多产业信息融合、促进信息产业更新迭代三个视角提出政策建议,减小媒体过度报道对指数测算的影响。
郑小强陈萌
关键词:采购经理人指数文本挖掘新闻报道SVM算法
重大燃气管道泄漏爆炸事故组织因素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为研究重大燃气管道泄漏爆炸事故深层成因机制,首先基于24Model系统辨识和遴选事故组织因素与外部因素,然后集成模糊理论改进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Decision Making Trai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耦合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ISM)方法,通过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探讨各因素间的逻辑关系;运用交互矩阵影响相乘法(MICMAC)深入剖析各因素属性特征并提取关键要素,最后对湖北十堰“6·13”重大事故开展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在政府安全管理政策和制度缺陷等外部客观风险因素的影响下,燃气公司对安全的重要程度认识不足、安全融入企业管理不足和对安全主体责任认识不足是事故爆发的关键主观组织因素,并对安全管理体系产生负面影响;应从政府和燃气公司2个角度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共同防范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孙逸林郑小强刘险峰李洪兵王冶
关键词:公共安全燃气管道
农民工返乡创业教育支撑体系初探被引量:2
2017年
随着当前社会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在农民工返乡创业教育方面也进一步做出了改革优化。本文从农民工返乡创业教育支撑系统的构成、支撑平台建设、实施流程三个方面,阐述了农民工返乡创业教育支撑系统建构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教育支撑体系,对于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成功率,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陈玉祥郑小强
关键词:农民工创业教育
电力网络阻塞市场管理机制研究综述
2023年
电力市场交易由于电网物理特性,存在着电力网络阻塞的特殊问题。电网阻塞管理措施包括升级设备、优化算法、主动干预与市场价格机制等,通过对国外基于市场体系的电网阻塞管理机制进行梳理,阐述了主要的电价形成机制、输电权定价机制及其对电网阻塞的调节方式,并分析和比较了各自的特点、适用范围与作用机理,从而为完善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和加强电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提供理论指引与技术参考。
郑小强何健孙逸林
关键词:阻塞管理系统边际电价节点边际电价输电权
基于AcciMap-BN的城镇燃气管网生产安全事故致因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中国城镇燃气管网生产安全事故近年来呈现频发态势,对公共安全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现有研究缺乏对城镇燃气管网生产安全事故致因的量化剖析,亦未明确不同类型事故的关键致灾路径。探讨城镇燃气管网生产安全事故典型致因及最大致因链,能够为保障燃气行业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方法】基于对中国2014—2022年间322起典型事故的回顾,识别运营、施工、第三方破坏3类主要事故类型;集成事故地图(Accident Map,AcciMap)模型与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BN)建立分析框架,基于客观数据量化剖析风险因素及其逻辑关系,从而有效降低主观意见造成的偏差。【结果】3类事故的发生概率从高至低依次为第三方破坏事故、施工事故、运营事故;其最大致因链均涉及政府政策与预算、监管机构与组织、企业管理3个层级;不良社会环境负面影响、人员违规指挥和违章作业、第三方单位违章或野蛮施工分别是运营、施工、第三方破坏事故的核心诱因;政府部门安全监管不力是事故的客观根源,相关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缺欠则是主观关键原因。【结论】应基于协同视角,针对最大致因链和高敏感度节点采取风险防控措施。地方政府应修订相关法律,提升应急能力,加强安全监管;燃气企业应完善相关制度,提高施工质量,强化巡线检修;第三方单位应深化同政府和燃气企业的协作,共建管网安全保护体系。
孙逸林郑小强刘丹秀贺艳艳
关键词:燃气管网生产安全事故事故致因贝叶斯网络
中国能源安全政策演进特征与实践转向——基于能源五年规划的内容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至关重要。从政策变迁的视角,构建“环境-目标-措施”的分析框架,以“八五”到“十三五”期间的能源五年规划作为分析文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我国能源安全政策变迁,发现了我国能源安全政策用能环境从“内部”到“外部”、安全目标从“单一”到“多元”、保障措施从“节流”到“开源”的演进特征,总结了我国能源安全政策“由内而外”的实践转向,提出了基于社会可接受的价值目标制定能源安全政策,构建能源安全共同体,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观点。
郑小强平方
关键词:能源安全能源安全政策
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影响的区域差异——基于空间计量模型被引量:6
2022年
提升环境效率是促进我国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探讨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的影响,以我国30个省份为研究区域,利用Undesirable-SBM模型及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HHI)测度了2006—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环境效率及产业集聚水平,结合能源消耗结构、城镇化、科技水平等关联因素,分析各因素对环境效率影响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我国环境效率值在研究期间总体偏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有明显差距,东部地区环境效率值最高,西部地区最低,结论与其产业集聚水平相契合,东部产业集聚水平最高,西部产业集聚水平最低,中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环境效率与关联变量皆通过了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检验,表明环境效率对产业集聚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城镇化水平以及科技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3)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区域差距,东部地区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的“高限效应”已经显现,进一步产业集聚将阻碍该地区环境效率的提高,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进一步产业集聚有助于该地区环境效率的改善,因为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大,能源密集型产业较多,产业集聚所带来的交易成本、运输成本降低,使得企业有更富足的资金投入污染物处理中,同时产业聚集带来扩散效应,使得能源节约效应开始显现;4)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对环境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可改善以一次能源消耗为主的局面,从而减少高耗能资源的消耗,提高环境效率;5)科技水平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在东部地区科技水平能显著提高其环境效率值,在中西部地区则并不明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因地制宜,以科技创新驱动环境效率的提升。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经
郑小强蒲泱竹
关键词:产业集聚空间自相关DEA
民族自治地区村干部胜任力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民族自治地区村干部的胜任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社会支持是构成我国民族自治地区村干部胜任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其绩效的根本动因。在民族自治地区,村干部获得的社会支持与其胜任力存在因果关系,知识和能力通过社会支持对胜任力有显著影响。同时,价值观和人格特征对民族自治地区村干部获取社会支持的贡献度较小,是其胜任力构成的辅助性力量。构建以能力胜任、知识技能、社会支持、价值观、人格特征为基本要素的胜任力指数体系,建立基于胜任力的科学的民族自治地区村干部选评机制十分必要,可以避免民族自治地区村干部的角色出现由"三重代理"到"第四群体"的演化。
郑小强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区村干部胜任力社会支持
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结构升级与环境效率——基于非动态面板门槛模型被引量:14
2021年
运用基于窗口分析的超效率非期望产出的MinDS模型,测度2010~2018年成渝双城经济圈环境效率,并基于非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升级对环境效率的非线性影响,最后对环境效率进行了空间自相关检验。结果表明:①成渝双城经济圈总体环境效率偏低,经济圈环境效率呈周期性波动上升态势;②在门槛模型下,人口密度、人均地区总产值对成渝双城经济圈环境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城镇化率对成渝双城经济圈环境效率提升具有抑制作用;③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结构调整程度与产业结构转型对其环境效率存在单门槛效应,只有技术达到一定水平的条件下,产业结构升级才能显著改善环境效率,通过技术进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改善环境效率的关键。
郑小强蒲泱竹
关键词:环境效率门槛模型产业结构升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