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毅敏

作品数:20 被引量:58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建筑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城市
  • 3篇人口
  • 3篇京城
  • 3篇就业
  • 3篇跨界
  • 3篇北京城市总体...
  • 2篇都市
  • 2篇都市圈
  • 1篇东南
  • 1篇动态监测
  • 1篇行政
  • 1篇行政区
  • 1篇行政区划调整
  • 1篇移民
  • 1篇指引
  • 1篇人居
  • 1篇人口规模
  • 1篇人口就业
  • 1篇人口密集
  • 1篇人口密集区

机构

  • 15篇北京市城市规...
  • 1篇国土资源
  • 1篇百度时代网络...
  • 1篇智慧足迹数据...

作者

  • 15篇伍毅敏
  • 5篇石晓冬
  • 4篇杨明
  • 2篇李伟
  • 1篇徐勤政
  • 1篇加雨灵
  • 1篇杜立群
  • 1篇王雅捷
  • 1篇张晓莉
  • 1篇施卫良
  • 1篇王亮
  • 1篇邱红
  • 1篇常青

传媒

  • 8篇北京规划建设
  • 1篇规划师
  • 1篇城市规划
  • 1篇人类居住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城市与区域规...
  • 1篇城乡规划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通勤圈范围识别、特征与跨界通勤模式研究
2023年
从跨界通勤视角审视北京与环京地区关系的新变化,基于行政边界和5km网格两种空间单元,通过通勤率、通勤规模等指标测算,识别进入北京通勤圈的主要环京区县。结合职住空间分布、人口属性等分析通勤圈发展特征,发现跨界通勤向着网络化格局发展,当前已形成5条主要通勤廊道、3类通勤目的地、4种不同驱动力的典型跨界通勤模式。未来应正视环京地区跨界通勤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强化北京通勤圈内城镇组团互补融合发展,形成“圈层补充、廊道串联、簇轴发展”的空间结构。
伍毅敏李伟杜立群阚长城冯永恒
关键词:都市圈京津冀
边界地区跨界协调的一般性实施途径初探
我国进入城镇群快速发展时期,区域协同发展问题成为关注焦点。在构成区域的基础城镇单元,通过合理的跨行政边界的协调策略,可以构建和谐一体发展的边界地区,从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整体进程。本文在回顾跨界协调相关理论和分析经典案例...
伍毅敏
关键词:跨界城镇群
文献传递
石晓冬:规划让城市更健康被引量:1
2020年
记者: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还是此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城市这种大规模人口密集区均被视作传染病快速蔓延的传染源和疫区,以至出现据此控制城市规模的观点。请问今后是否需要控制大城市的发展?石晓冬:城市规模与基础设施、城市产出分别呈次线性和超线性关系,城市人口规模每增加一倍,只需要增加0.85倍的基础设施,而产出却增加1.15倍。
石晓冬张晓莉伍毅敏王雅捷文爱平
关键词:基础设施人口密集区城市人口规模传染病超线性传染源
基于文本挖掘的两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公众意见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城市规划建设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用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衡量。"城市总体规划草案公众意见可以反映市民对特定时期内城市发展各领域的满意度,而前后两版公众意见的对比可以反映市民对该时间阶段内城市规划建设成效的判断评价。通过运用计算机文本挖掘技术对2004版和2016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公众意见文本开展对比分析,发现:其一,公众关注焦点从历史文化保护、居住转向交通、生态环境;其二,公众对住房、历史文化保护、市政设施的满意度有所提升,对交通、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下降;其三,公众趋向于支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对城市发展的诉求从物质设施建设完善转向管理提升和政策机制保障。
伍毅敏
关键词:公众参与文本挖掘
回答一个核心问题,把握十个关系--《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转型探索被引量:11
2017年
分析了北京新版城市总体规划面临的转型发展时代背景,介绍了新版总规的编制重点是系统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核心问题。结合新版总规编制实践,分析了北京在优化提升"都"与"城"关系、"舍"与"得"关系、"一核"与"两翼"关系、城市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等10个方面的规划转型探索。
王飞石晓冬郑皓伍毅敏
国际大都市区职住特征比较及对北京职住关系优化的建议被引量:2
2018年
职住关系是大都市区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在界定大都市区"核心地区-中心城市-都市区"三个空间圈层的基础上,通过对伦敦、纽约、东京、巴黎、北京的职住特征进行同尺度对比,发现北京的就业和居住分布相对匀质、不够集聚且职住空间失衡较严重。通过国际经验归纳出促进空间匹配和改善交通联系两种典型职住关系优化模式,并针对北京提出促进就业空间集约高效、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强化公共交通对职住功能的联接作用等优化职住关系的策略建议。
石晓冬伍毅敏杨明王吉力
关键词:人口
北京分区规划人口-就业协调发展之挑战与规划应对
2019年
人口-就业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既有市县总体规划常见的薄弱之处。本次北京分区规划落实总规要求,开展了人口-就业关系研究并提出相关规划指标和调控要求。规模总量上,现状职住人口比例趋于失衡,未来要加强规模调控引导的联动。空间分布上,中心城区就业集聚态势持续加强,规划上中心结构重组与外围培育新增长极并重。职住用地上,产业用地不集约问题突出,未来着重调整各圈层职住用地比,促进集约生产、宜居生活。
伍毅敏王姗常青
关键词:人口就业
大都市区人口就业圈层分布与演变特征——伦敦、纽约、东京、巴黎的经验与启示
2023年
参考既有研究,以5 km、15 km、30 km半径为界,将伦敦、纽约、东京、巴黎大都市区划分为四个空间圈层,开展同尺度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大都市区人口分布形态较为多样化,而中心地区普遍经历了人口先扩散再回流的历程;就业主要建立在共有的强单中心模式基础上,新城规划建设的成功与否对中心-外围关系有显著影响,当前演化趋势是外围地区次中心提升与中心地区内部分化并行;职住空间组织模式分为以纽约为代表的“内外各自平衡”模式和其他大都市区的“圈层梯度平衡”模式。北京及其他发展中的国内大都市区应基于相同空间尺度和相近发展阶段,合理借鉴国际经验,同时为未来的长远发展留有调整余地。
伍毅敏石晓冬杨明王吉力加雨灵
关键词:人口就业圈层
北京及东南环京地区跨界协同发展与空间治理被引量:6
2016年
随着我国市场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传统城镇空间体系的等级色彩和行政边界的分隔效应正不断淡化,使得跨边界城市融合发展现象不断涌现,并逐渐代替了行政区划调整,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种新模式。跨界联系的日益加强,使城镇关系日趋扁平化、网络化,并直接影响跨界区域的城镇空间体系。此外,由于跨界地区发展存在非对称性和不稳定性,将对行政边界两侧城市的协同治理带来诸多挑战。
王亮伍毅敏王良
关键词:行政区划调整
以世界城市为鉴,论北京都市圈空间发展战略被引量:4
2018年
都市圈是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与邻近地区产生一体化倾向而形成的。本文从调查东京、纽约等都市圈的发展历程入手,借助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理论,探寻大都市圈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提出北京都市圈空间可持续发展战略,即大都市圈的长轴半径稳定在50公里附近有其客观规律性,北京都市圈未来的长轴半径也可能稳定在50公里左右;都市圈尺度的单中心、中心城区尺度的多中心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北京和其他世界城市都符合这一结构,外围新城建设应循序渐进。
李伟伍毅敏
关键词:都市圈空间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