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明明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重大科技支撑与自主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倒槽
  • 1篇低空
  • 1篇低空急流
  • 1篇动力特征
  • 1篇动力条件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汽
  • 1篇水汽条件
  • 1篇台风
  • 1篇台风倒槽
  • 1篇台风影响
  • 1篇浓雾
  • 1篇秋冬季
  • 1篇热力
  • 1篇热力条件
  • 1篇消散
  • 1篇螺旋度
  • 1篇冷空气
  • 1篇冷空气入侵
  • 1篇环流

机构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江苏省气象局

作者

  • 3篇马明明
  • 2篇濮梅娟
  • 2篇张雪蓉

传媒

  • 2篇气象科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江苏一次冬季强浓雾天气持续和消散诊断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加密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06年12月24—27日江苏省持续了4 d的大雾天气进行分析,重点对强浓雾天气的持续和消散特征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此次雾在辐射降温条件下形成,在暖平流作用下辐射雾转为平流雾并且增强;暖湿平流为雾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水汽和热力条件;中高层辐合下沉增温和低层弱上升运动,使得逆温层稳定维持,是浓雾持续不消有利的动力条件;雾消散阶段,低层正涡度平流南下,使大气层结出现位势不稳定,伴随着冷空气入侵,辐散下沉,垂直运动相应增大,逆温层彻底被破坏,动力和热力条件相配合最终导致雾消散。
马明明潘婧茹张雪蓉濮梅娟
关键词:动力条件热力条件
江苏省秋冬季浓雾天气特征研究
本文重点对近年来江苏秋冬季节发生的持续性的浓雾天气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利用NCEP/NCAR资料、常规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等从多角度研究江苏秋冬季的浓雾天气特征、发生发展机制以及消散原因,寻找并归纳江苏浓雾的基本环流特...
马明明
关键词:动力特征水汽条件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2012年“海葵”台风影响江苏的两段大暴雨特征分析被引量:19
2016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加密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12年8月8—10日"海葵"台风影响江苏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大暴雨过程有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分析结果表明:两段大暴雨的影响系统不同、热力机制不同导致大暴雨落区、强度的不同。第一段是出现在江苏的沿江和苏南地区的台风本体大暴雨。随着海葵台风在浙江登陆,台风东北象限东南低空急流携带强劲的海上暖湿气流伸至江苏南部,下层暖湿上层干冷的不稳定层结积聚了大量不稳定能量。第二段大暴雨为发生在江苏北部的台风倒槽大暴雨。"海葵"台风减弱向西北移动进入安徽东南部,西南季风的加强和台风倒槽东侧低空东南急流的汇合为强降水提供丰富的水汽,而台风倒槽东侧低空急流携带的暖湿气流与高空槽后冷空气叠加,冷暖空气交汇触发了不稳定能量释放,激发了大暴雨过程的维持和增幅。整段大暴雨过程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第二段比第一段降水区域小、持续时间短,但大暴雨中心过程雨量和降水强度更大。高低空急流耦合作用和强垂直螺旋度柱是此次大暴雨过程的动力抬升机制。
潘婧茹张雪蓉马明明濮梅娟
关键词:台风倒槽低空急流冷空气入侵垂直螺旋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