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国华
- 作品数:17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用于细胞成像的罗丹明衍生物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细胞成像的罗丹明衍生物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mage file="DDA0001797071290000011.GIF" he="186" imgContent="draw...
- 何文英吴禄勇李建玲刘艳萍冯华杰丁国华
- 文献传递
- 山姜素或豆蔻明与血清作用的差异蛋白检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姜素或豆蔻明与血清作用差异蛋白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血清蛋白与浓度为1.0×10<Sup>-3</Sup>mol/L~3.0×10<Sup>-3</Sup>mol/L的山姜素或豆蔻明低速摇匀,...
- 何文英吴秀丽陈昱学丁国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新型三氮唑类化合物的罗丹明荧光探针在Hela细胞成像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三氮唑类化合物的罗丹明荧光探针在Hela细胞成像中的应用。所述荧光探针具有式I所示结构:<Image file="DDA0001797081930000011.GIF" he="440" imgCont...
- 何文英吴禄勇李建玲刘艳萍冯华杰丁国华
- 文献传递
- 5-苯基-2-(4-甲氧基)-2H-1,2,3-三氮唑-4-羧酸乙酯的光谱性质及其罗丹明衍生物对Hg2+的显色机理和细胞成像被引量:4
- 2019年
- 对5-苯基-2-(4-甲氧基)-2H-1,2,3-三氮唑-4-羧酸乙酯(Ethyl 2-(4-methoxyphenyl)-5-phenyl-2H-1,2,3-triazole-4-carboxylate,简称EMPC)进行了理论光谱及结构计算,并与实验光谱作对比。设计合成了其罗丹明B衍生物REMPC,用荧光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REMPC与15种金属离子的作用,在DMF(N,N-二甲基甲酰胺)-水溶液(pH=7.4,体积比1∶1)中,肉眼可观察到REMPC仅对Hg^2+有粉红色的快速显色反应,使其在相应波长处的荧光强度及紫外吸收增强,REMPC与Hg^2+的络合比为1∶2,显色机理为Hg^2+诱导REMPC中的罗丹明螺环开环。在HeLa细胞中的荧光成像实验表明:REMPC探针可成功用于生物体内的Hg^2+标记。
- 李建玲丁国华刘艳萍冯华杰牛燕燕何猛雄史载锋何文英
- 关键词:光谱性质
- 山姜素和豆蔻明与血清作用的差异蛋白检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姜素或豆蔻明与血清作用差异蛋白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血清蛋白与浓度为1.0×10<Sup>‑3</Sup>mol/L~3.0×10<Sup>‑</Sup><Sup>3</Sup>mol/L的山...
- 何文英吴秀丽陈昱学丁国华
- 文献传递
- 5-苯基-2-邻甲苯基-2H-1,2,3-三氮唑-罗丹明B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5‑苯基‑2‑邻甲苯基‑2H‑1,2,3‑三氮唑‑罗丹明B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应用。所述衍生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Image file="DDA0001797081550000011.GIF" he="473"...
- 何文英吴禄勇李建玲刘艳萍冯华杰丁国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三氮唑类化合物的罗丹明荧光探针在Hela细胞成像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三氮唑类化合物的罗丹明荧光探针在Hela细胞成像中的应用。所述荧光探针具有式I所示结构:<Image file="DDA0001797081930000011.GIF" he="446" imgCont...
- 何文英吴禄勇李建玲刘艳萍冯华杰丁国华
- 文献传递
- 系列1,2,3-三氮唑化合物与罗丹明B的合成、显色反应及其与球状蛋白的相互作用
- 1,2,3-三氮唑类化合物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一直以来备受化学家的重视,三氮唑可与其他取代基相缀合或并合形成多种类型的衍生物,又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在有机化学、有机金属化学、药物化学和材料化学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
- 丁国华
- 关键词:1,2,3-三氮唑罗丹明B金属离子相互作用荧光探针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检测Hg<Sup>2+</Sup>的罗丹明衍生物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Hg<Sup>2+</Sup>的罗丹明衍生物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mage file="DDA0001797071500000011.GIF" he="16...
- 何文英吴禄勇李建玲刘艳萍冯华杰丁国华
- 文献传递
- 海南草豆蔻及其主要活性组分、金属元素含量的谱学测定被引量:4
- 2016年
- 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海南白沙和霸王岭两个产地的草豆蔻进行了分析。其乙醇提取物的红外光谱都具有1 051,1 390,2 976及3 300cm^(-1)左右表征黄酮类成分的特征吸收峰,二阶红外导数谱图显示了在2 977.72及2 899.94有相似吸收峰,在1 922.36及1 650.87cm^(-1)有显著差异吸收峰,可以鉴定区分海南不同产地的草豆蔻。利用紫外光谱法表征了两个不同产地草豆蔻的特征谱图,并根据有关的吸收原理,建立了测定草豆蔻植物中主要组分山姜素与豆蔻明含量的方法,获得了良好的分析精密度(0.42%~0.29%)和回收率(84.28%~117.41%)。测得白沙草豆蔻中山姜素和豆蔻明的含量分别为4.23%和3.83%,而霸王岭的分别为3.72%和3.34%。荧光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草豆蔻乙醇提取物具有相似的荧光发射及激发光谱谱图,荧光强度的差别也再次证明白沙草豆蔻乙醇提取物的浓度大于霸王岭的。利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了草豆蔻中的K,Ca,Mg,Na,Al,Fe,Mn,Cu,Zn等十七种金属元素及其含量。该研究为定性、定量地鉴定区别不同产地或不同种植批次的草豆蔻及测定其中主要活性组分的含量建立了简单可行的方法;根据实验测得的金属元素种类及含量的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草豆蔻及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
- 吴秀丽赵志忠吴丹陈光英刘红何猛雄丁国华何文英
- 关键词:山姜素紫外光谱金属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