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春凯

作品数:15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血清
  • 3篇标志物
  • 2篇心病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2篇检验科
  • 2篇冠心病
  • 2篇冠心病患者
  • 2篇核酸
  • 2篇肝炎
  • 2篇肝炎病毒
  • 2篇病毒
  • 2篇病患
  • 1篇弹力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检测
  • 1篇动脉

机构

  • 14篇河南省人民医...
  • 4篇河南省中医药...
  • 2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郑州市第七人...
  • 1篇平顶山市第一...

作者

  • 14篇朱春凯
  • 5篇陈恋恋
  • 4篇李刚
  • 3篇张福明
  • 3篇孙晓芳
  • 2篇朱方涛
  • 2篇李素珍
  • 2篇万震
  • 2篇马骉
  • 1篇杜英
  • 1篇许泼实
  • 1篇李轶
  • 1篇荆楠
  • 1篇郑慧娟
  • 1篇李惠
  • 1篇肖征

传媒

  • 2篇医学新知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河南医学高等...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R-499、miR-16、肌红蛋白与常规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关系及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499(miR-499)、微小RNA-16(miR-16)、肌红蛋白(MYO)与常规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关系及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4例AMI患者(AMI组)及体检中心134例健康人群(对照组)。比较两组常规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表达、miR-499 mRNA、miR-169 mRNA、MYO表达,采用Pearson分析miR-499、miR-16、MYO与cTnI、CK-MB相关性,采用接收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ROC下面积(AUC)分析各指标在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发病2 h时,AMI组CK-MB组高于cTn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6、12 h,AMI组cTnI、CK-MB均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2、6、12 h时,AMI组miR-499 m RNA、miR-16 mRNA、MYO高于对照组(P<0.05);miR-499 m RNA与miR-16 mRNA、MYO呈正相关;miR-16 m RNA与MYO呈正相关(P<0.05);cTnI与miR-499、miR-16、MYO呈正相关(P<0.05);CK-MB与miR-499、miR-16、MYO呈正相关(P<0.05);诊断早期AMI的AUC:miR-499为0.751,截断值>1.37,miR-16的AUC为0.800,截断值>1.87,MYO的AUC为0.731,截断值>60.14μg/L(P<0.05)。结论 miR-499、miR-16、MYO在AMI发病早期即升高,各指标间呈正相关,并与cTnI、CK-MB呈正相关,可作为AMI早期诊断的标志物。
李刚朱春凯郑培明
关键词:肌红蛋白心肌损伤标志物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胰腺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表达,并分析二者评估AP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将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纳入发生组;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纳入未发生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问卷,入院时检测患者外周血PCT、CRP水平;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入院时外周血PCT、CRP水平,分析外周血PCT、CRP水平评估AP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价值。结果76例AP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37例,占49%;发生组外周血PCT、CRP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RP、PCT水平升高,与AP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有关(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外周血PCT、CRP水平单独或联合检测,评估AP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0.70,评估价值均理想,且以联合检测评估价值最佳。结论外周血PCT、CRP水平联合检测对评估AP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价值较高。
李素珍朱春凯王萌
关键词:胰腺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质
PD1抗体联合紫杉醇化疗增强乳腺癌小鼠抗肿瘤疗效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PD1抗体联合紫杉醇化疗治疗小鼠乳腺癌的效果。方法应用小鼠乳腺癌细胞系D2F2皮下注射构建Balb/c小鼠乳腺癌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紫杉醇组、PD-1抗体组和PD-1抗体联合紫杉醇组,分别用PBS、紫杉醇、PD-1抗体、PD-1抗体联合紫杉醇处理小鼠。测定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曲线、生存率以及质量,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肿瘤微环境以及脾脏中CD8+T细胞产生IFN-γ的变化,从而评价各组治疗效果。结果不同组荷瘤小鼠脾脏中CD8+T细胞产生IFN-γ的变化是PD1抗体处理组与PBS处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PD-1抗体联合紫杉醇处理组与PBS处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 2)。PD1抗体处理组与联合用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8 5)。另外,不同组荷瘤小鼠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产生IFN-γ的变化是联合用药组与PBS处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 2)。联合用药组与紫杉醇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 9)。PD1抗体处理组与联合用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39)。把不同组荷瘤小鼠的生长曲线比较得出,PD1抗体治疗组与PB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 0);PD-1抗体联合紫杉醇治疗组与紫杉醇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 8)。其生存率比较,发现PD1抗体治疗组与联合用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紫杉醇组与联合用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 PD1抗体联合紫杉醇治疗显著增强小鼠乳腺癌治疗效果。本研究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及实验基础。
张福明朱春凯孙晓芳许泼实
关键词:紫杉醇免疫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与e抗原含量的关系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与乙肝病毒e抗原(HBe Ag)含量的关系。方法 424例慢性乙肝患者,以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美国Abbott微粒子酶免疫荧光法对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及e抗原含量进行检测,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e系统双阳性患者HBV-DNA含量明显低于血清HBe Ag(+)患者(P<0.05);HBe Ag定量与血清HBV-DNA呈现一定相关性,但e抗原转阴并不代表病毒复制全部终止;慢性乙肝患者病情越严重,血清HBV-DNA含量越低,病毒量与病变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e系统双阳性患者HBV-DNA含量明显低于血清HBe Ag(+)患者,HBe Ag定量与血清HBV-DNA呈现一定相关性,慢性乙肝患者病毒量与病变程度呈负相关。
马骉陈恋恋朱春凯杜英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肝癌细胞增殖与血清AFP、CEA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增殖与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关系。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3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者血清,以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AFP、CEA水平及细胞增殖分子[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Dickkopf同源物1(DKK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集研究组患者肝癌病灶、癌旁病灶标本,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增殖分子[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斯钙素2 (STC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6(SIRT6)、亮氨酸拉链EF-hand结构域跨膜蛋白1(LETM1)、EphB4]含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AFP、CEA水平与细胞增殖分子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AFP、C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血清GPC3、GP73、DKK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SO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肝癌病灶中DNMT3B、STC2、SIRT6、LETM1、EphB4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病灶(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增殖分子GPC3、GP73、DKK1、DNMT3B、STC2、SIRT6、LETM1、EphB4的表达量与血清AFP、CEA水平呈正相关(r=0.537、0.432、0.383、0.364、0.614、0.571、0.538、0.676,r=0.439、0.496、0.553、0.468、0.472、0.647、0.391、0.627,P均<0.05),SOD水平与AFP、CEA水平呈负相关(r=-0.319、-0.408,P均<0.05)。结论肝癌患者血清AFP、CEA水平与细胞增殖分子GPC3、GP73、DKK1、DNMT3B、STC2、SIRT6、LETM1、EphB4的表达量呈正相关,与SOD呈负相关,可通过监测患者血清中AFP、CEA水平来判断肝癌的发生、进展程度及评估疗效。
李素珍朱春凯韩杨
关键词:肝癌增殖甲胎蛋白癌胚抗原
Bcl-2、miR-451和Th17细胞在食管癌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复发的关系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Bcl-2、miR-451、Th17细胞在食管癌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101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组,9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病理特征与各外周血指标水平之间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各外周血指标诊断价值,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指标与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研究组外周血Bcl-2、miR-451和Th17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与外周血Bcl-2、miR-451和Th17细胞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复发患者外周血Bcl-2、miR-451和Th17细胞水平均高于未复发患者(均P<0.05);控制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其他因素后,外周血Bcl-2、miR-451和Th17细胞水平与复发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外周血Bcl-2、miR-451和Th17细胞异常表达且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复发等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为临床诊断、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陈恋恋朱春凯郑培明
关键词:辅助性T细胞17食管癌复发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血清CEA、AFP与FOLR1联合检测在卵巢癌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与叶酸受体1(FOLR1)联合检测在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97例卵巢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97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参与者入院时血清CEA、AFP、FOLR1水平,分析血清CEA、AFP、FOLR1水平与卵巢癌患者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EA、AFP、FOLR1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入院时,观察组血清CEA、AFP、FOLR1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学参数卵巢癌患者血清CEA、AFP、FOLR1水平比较:中高分化低于低分化,Ⅰ~Ⅱ期低于Ⅲ~Ⅳ期,肌层浸润程度<1/2低于肌层浸润程度≥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AFP、FOLR1水平与卵巢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FIGO分期、肌层浸润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AFP、FOLR1联合检测诊断卵巢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5,最佳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85%、68.01%。结论 血清CEA、AFP与FOLR1联合检测在卵巢癌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可进一步提高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参考价值。
朱春凯欧阳立博
关键词:卵巢癌CEAAFP
冠心病患者凝血相关指标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栓弹力图(TEG)指标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及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病例组,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特点和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n=35),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组,n=27)和稳定性心绞痛组(AP组,n=28),另收集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TEG指标如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血凝块最大强度或硬度(MA)、角度(α)和常规凝血试验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PLT计数,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AMI、UAP和AP组)FIB、MA、α水平显著增高,R、K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P组比较,AMI和UAP组R、K、APTT水平显著降低,MA、α、FIB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与APTT呈正相关,与PLT呈负相关(P<0.05);K与FIB和PLT水平呈负相关(P<0.05);α和MA分别与FIB和PLT呈正相关(P<0.05)。结论 TEG对于评估冠心病患者机体内凝血功能异常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常规凝血试验,TEG和常规凝血试验指标及PLT在评估患者体内凝血功能状态方面具有高度相关性。
孙晓芳朱方涛张福明郑慧娟朱春凯万震
关键词:冠心病血栓弹力图凝血试验血小板
医学检验科生物安全的风险及防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在疾病的治疗之前,对病情进行具体的诊断以及观察不同药物疗效和针对药物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不良反应是所必须的,而在具体的医疗过程中,上述活动全部都建立在临床医学检验之上,并且整个医疗质量水平对整体诊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因此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使得广大医务工作者以及患者、患者家属对于医学生物检验要求很高.加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促进患者健康、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陈恋恋朱春凯
关键词:生物安全防护
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水平,探讨其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的关系。方法从河南省人民医院冠心病住院患者中,依据其血浆Hcy水平选取患者180例,其中分为Hcy水平≤10μmol/L的H1组和Hcy水平>10μmol/L的H2组患者各90例,并选择同期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90例为对照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三组受试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对三组受试者进行相关血生化指标及Hcy水平的检测。结果分别测得3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值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2组的Hcy水平(23.63±2.87μmol/L)与颈动脉IMT值(1.38±0.07mm)与对照组(7.39±0.38μmol/L;0.79±0.15mm)及H1组(8.14±0.58μmol/L;0.87±0.10)比较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是颈动脉IMT厚度的影响因素(B=0.003,P<0.001)。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是冠心病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的影响因素。
孙晓芳朱方涛李惠张福明朱春凯万震
关键词: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