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旭
- 作品数:14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振动磨机研磨介质填充率的质量计量法及其修正被引量:4
- 2019年
- 引入考虑研磨介质形状和尺寸的致密度系数,对研磨介质填充率的质量计量法进行了修正。利用几何密排作图方法得到柱形研磨介质在磨筒内的六边形排布特征,给出了致密度系数的基础计算公式。导出筒壁空隙处能够继续填充研磨介质的判别条件,并利用三角形面积近似替代得到致密度系数的修正公式,其计算结果与几何密排作图结果之间的误差小于5%。球形研磨介质致密度的修正系数极值为0.6252,接近实验结果的0.61。应用算例表明,对研磨介质填充率的质量计量法进行修正是必要的。
- 程敏刘保国刘保国
- 关键词:振动磨机
- 模型不确定性单转子系统固有频率分析
- 2023年
- 为了研究参数近似和由认知不足导致的建模误差分别对单转子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采用Riccati传递矩阵法以及非参数方法,对具有不确定性转子系统的固有频率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支承刚度、轴段长度、节点质量、弹性模量等多种参数不确定性和模型不确定性对转子系统固有频率的贡献度。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确定单转子系统的固有频率,模型不确定和参数不确定对其造成的影响范围有较大差异,而且不同参数的不确定性造成其波动的大小也各不相同。研究结果可为稳态及瞬态不平衡响应的不确定动力学问题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张瑞丰刘保国刘彦旭冯伟
- 关键词:非参数方法参数不确定性固有频率
- 汇气管感应加热线圈磁热耦合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基于经典电磁场理论,研究了线圈感应器的磁场分布特性以及管件上涡电流的分布状态。建立了管件涡流区和空气区等非涡流区的场方程组,给出了边界条件。针对汇气管拔制特性,设计了加热感应器;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进行磁、热耦合仿真分析。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感应器设计的合理性。并针对线圈加热冷区以及改善加热的不均衡问题提出改进方法。
- 邵启鹏刘保国刘彦旭
- 关键词:电磁场有限元分析
- 电磁加热技术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6年
- 本文介绍了电磁加热技术的原理以及电磁加热设备的能量损失;阐述了热塑成型工艺中电磁加热技术的优点,总结了注塑机料筒电磁加热系统的温度控制性能;通过与传统的热处理工艺进行比较,发现电磁热处理技术表现出一系列优点;最后简单介绍了电磁熔炼设备的特点及其结构。
- 刘彦旭刘保国
- 关键词:电涡流
- 不确定转子系统非参数建模与散度参数识别被引量:1
- 2023年
- 针对具有不确定性的转子系统,提出了基于非参数建模和矩阵极分解理论的不确定动力学建模方法,并提出了适用于不确定转子系统非参数动力学模型散度参数识别的方法。利用所搭建的转子实验台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转子系统的4个观测点处,转子转速不超过3000 r/min时,非参数模型结果的均值和确定性模型几乎重合;但转速接近1阶临界转速时,采用非参数不确定动力学计算模型所得到的结果均值与实测结果更为接近。该研究可为研究具有模型不确定性的双转子或多转子系统的非参数建模方法及对应的散度参数识别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 刘彦旭刘保国张震冯伟张瑞丰
- 关键词:转子系统
- 低温对小麦麸皮拉伸力学特性参数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为了揭示温度对小麦麸皮破碎性能的影响规律,选取?80~30℃作为试验温度,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对小麦麸皮试样进行拉伸破坏试验,研究温度对小麦麸皮杨氏模量、极限应力、极限应变等力学特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温度的下降,小麦麸皮逐渐由弹塑性材料转变为脆性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0℃。杨氏模量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显著增大,?80℃时的杨氏模量增大了93.14%。极限应力对温度的变化似乎不太敏感,在整个温度变化范围内的增幅较小,约为14.58%。极限应变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在整个温度变化范围内,极限应变降低了66.68%。液氮消耗量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呈线性升高,?80℃时的液氮消耗量是?40℃的1.74倍,是?10℃的2.94倍。同时发现,在?10℃附近杨氏模量、极限应力、极限应变、液氮消耗量均出现了一个局部极小值现象。综合考虑小麦麸皮力学特性与冷媒消耗量之间的关系,低温粉碎小麦麸皮的适宜温度可取?40~0℃。基于试验结果,分别给出了杨氏模量、极限应力、极限应变、液氮消耗量关于温差的函数关系式。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低温脆化对小麦麸皮力学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可为小麦麸皮超微粉碎温度的选择提供参考。
- 程敏程敏刘保国
- 关键词:力学特性应力小麦麸皮杨氏模量
- 磨介球对小麦麸皮振动冲击破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充分考虑振动磨机磨介球在磨筒内的运动形态,根据相似原理提出了“磨介-小麦麸皮-磨介”双边冲击计算模型,克服了单边冲击计算模型无法模拟冲击剪切的不足,同时给出了该模型的材料参数以及利用该模型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的求解设置。在此基础上,针对影响小麦麸皮破碎性能的运动特性、质量特性以及破碎形式等因素,利用LS-DYNA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磨介球对小麦麸皮破碎性能的影响是显著的。在运动特性方面,磨介球冲击速度越大,麸皮破碎性能越好;磨介球冲击角越大,麸皮破碎性能越差。在质量特性方面,磨介球密度越大,麸皮破碎性能越好;磨介球直径越大,接触力越大,麸皮接触区域也越大,但接触次数会降低。在破碎形式方面,冲击剪切与冲击挤压产生的接触力、接触时间、接触面积的差异较小,但冲击挤压引起的麸皮中心单元有效塑形应变大于冲击剪切;对于大尺寸麸皮应以冲击挤压为主要破碎形式,对于小尺寸麸皮应以冲击剪切为主要破碎形式。以上研究初步探明了磨介球对麸皮破碎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全面探索振动磨机物料破碎性能的影响规律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 程敏程敏刘保国
- 关键词:振动磨机小麦麸皮LS-DYNA
- 不确定双圆盘转子系统振动响应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采用基于随机矩阵最大熵法的非参数方法对不确定性转子系统进行动力学建模,研究了模型不确定性与参数不确定性对不确定双圆盘转子系统固有频率波动的影响,分析了转子系统振动响应在不同转速范围内对模型不确定性与参数不确定性的敏感度,从而将一般参数建模方法所无法考虑的建模误差考虑在内。结果表明:模型与参数不确定性对系统固有频率波动的影响大小不同,转轴弹性模量变异系数为0.04时分别使1阶固有频率产生了1.19%与3.58%的波动,2阶固有频率产生了1.82%与3.64%的波动;支承刚度变异系数为0.04时分别使1阶固有频率产生了0.01%与6.17%的波动,2阶固有频率产生了0.68%与6.18%的波动。不同转速范围内,转子系统振动响应对两种不确定性的敏感度也不同:在低于120 rad/s与高于430 rad/s的范围内,系统响应对两种不确定性均不敏感;在120~200 rad/s以及270~430 rad/s范围内,模型不确定性比参数不确定性对响应波动的影响大。该研究成果能够为复杂转子系统随机响应的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刘彦旭刘保国刘保国冯伟
- 关键词:非参数方法参数不确定性转子系统
- 电磁式平衡头动环自锁特性分析与实验研究
- 2023年
- 针对电磁式平衡头动环结构整体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自锁磁场与自锁力矩问题,对电磁式平衡头动环自锁特性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首先,根据磁路自锁原理,建立了由磁性齿盘、永磁体、配重盘3个零件构成的三维模型;然后,利用Ansoft-Maxwell平台,通过控制单一变量的方式,分析了永磁体对数对气隙磁密和自锁力矩大小的影响,研究了气隙对自锁力矩的影响;最后,基于扭矩传感器及LabVIEW软、硬件搭建了实验平台,通过增减垫片数量的方式,进行了自锁力矩气隙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永磁体对数从8对增加到18对时,有效工作区最小磁通密度增加了103%;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差值在15%以内,且实验数值与有限元分析数值整体趋势一致,自锁力矩随气隙的增大逐渐减小;该实验结果证实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为电磁平衡装置的整体分析与优化提供了依据。
- 刘胜龙刘保国冯伟冯伟武航飞刘彦旭
- 关键词:高速电主轴磁通密度
- 模型不确定转子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模型散度参数识别方法
- 针对具有不确定性的转子系统,提出了基于非参数建模和矩阵极分解理论的不确定动力学建模方法,并提出了适用于不确定转子系统非参数动力学模型散度参数识别的方法。利用所搭建的转子实验台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转子系统的...
- 刘彦旭刘保国张震冯伟张瑞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