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晓婷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江夏学院金融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城市
  • 2篇西岸
  • 2篇金融
  • 2篇海峡
  • 2篇海峡西岸
  • 2篇海峡西岸城市...
  • 2篇城市群
  • 1篇指标体系
  • 1篇省会
  • 1篇省会城市
  • 1篇省域
  • 1篇试验区
  • 1篇首位度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主成分分析法
  • 1篇综合改革试验
  • 1篇综合改革试验...
  • 1篇文科
  • 1篇闽东北

机构

  • 6篇福建江夏学院
  • 1篇集美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6篇黄晓婷
  • 1篇孙久文
  • 1篇施晓丽
  • 1篇丁杰

传媒

  • 2篇福建江夏学院...
  • 1篇经济师
  • 1篇城市问题
  • 1篇现代商业
  • 1篇全国流通经济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省会城市首位度对省域创新的影响
2024年
基于中国2007—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借助面板门槛模型,实证考察省会城市首位度对省域创新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程度。结果表明:省会城市首位度对省域创新水平存在双重门槛的非线性影响,并呈现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演化特征;省会城市首位度的创新效应受市场化程度与区域吸收能力的异质性正向调节,且呈现单门槛特征。当前,中国多数省(区)的省会城市首位度处在过高水平,较低的市场化程度和区域吸收能力制约了省会城市首位度的创新效应。各省(区)应基于经济发展规律在省域空间发展上作出“因省施策”的选择,加强市场化改革力度并提高区域吸收能力,最大化释放省会城市首位度对省域创新水平的积极影响,有效实现区域创新协同和省域一体化发展。
黄晓婷施晓丽
新文科背景下金融科技专业建设路径优化研究
2024年
当前,中国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新文科建设为学科融合性新专业带来了发展契机。文章结合教育部发展新文科的精神,从金融科技专业设立的历史沿革出发,分析制约金融科技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围绕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实践环节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以期为金融科技专业发展提供思路,助推新文科建设。
黄晓婷
关键词:金融科技
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与创新型城市双试点的创新效应被引量:9
2023年
基于中国263个地级市2005—202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估计方法,以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与创新型城市双试点建设的逐步开展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双试点政策影响城市创新水平的净效应。研究表明,双试点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城市创新水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通过机制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一定的渠道效应,进一步分析得出,双试点建设比其中任一政策的单试点都更有效地促进了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且双试点对东部地区城市、初始创新基础水平低的城市的创新水平提升效应更加显著。据此建议,为进一步优化政策效果,应强化创新相关政策间的协同联动,适时展开政策成效的科学评价及试点验收工作,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结合城市差异性合理进行政策布局。
黄晓婷孙久文丁杰
关键词: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创新型城市
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协同发展定量评价——基于距离协同模型
2022年
根据闽东北四市一区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距离协同模型,定量测度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协同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整体发展度表现为总体上升趋势,整体协同度也处于较高水平,但呈现上下波动;协同发展度的变化趋势与整体发展度基本一致,但因整体协同度变化不稳定,协同发展度始终落后于整体发展度。因此,应强化福州的增长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区域产业整体协同。
黄晓婷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海峡西岸城市群城市成长能力指数构建被引量:1
2019年
海峡西岸城市包括四个省份的20个城市,基于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区位条件,城市群内的城市个体发展现状和成长潜力存在差异。本文以海峡西岸城市群城市成长能力为研究对象,借鉴了一些学者在城市群成长能力领域的的研究成果,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身特点构建了海峡西岸城市群城市成长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根据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综合指标体系降维为三个主成分。
黄晓婷
关键词:海峡西岸城市群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
海峡西岸城市群城市成长能力聚类分析及分类培育被引量:1
2018年
城市群发展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带来的是一种高聚集、高能级、开放型的发展模式,其带来的充足的生产要素资源供给、巨大的消费市场都有利于区域经济体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海西城市群内的城市单体成长能力差异很大,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海西城市群城市进行聚类分析,依据聚类结果提出相应的分类培育和差异引导的发展措施和发展方向。
黄晓婷
关键词:海峡西岸城市群聚类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