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勇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篇蜚蠊
  • 4篇黑胸大蠊
  • 3篇蜚蠊目
  • 1篇毒素
  • 1篇直接经济损失
  • 1篇杀虫
  • 1篇杀虫微生物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研究
  • 1篇生殖行为
  • 1篇年龄
  • 1篇卫生害虫
  • 1篇卫生细菌
  • 1篇卫生细菌学
  • 1篇细菌
  • 1篇害虫
  • 1篇分离物
  • 1篇干扰素
  • 1篇安全性
  • 1篇病毒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武汉轻工大学

作者

  • 7篇刘勇
  • 5篇夏克祥
  • 5篇王春生
  • 5篇陈涛
  • 2篇孙富林
  • 1篇梁世平
  • 1篇童骁
  • 1篇张清文
  • 1篇刘嘉蓉
  • 1篇周晓峰
  • 1篇吴长清
  • 1篇杨明辉
  • 1篇杨明辉
  • 1篇陈涛

传媒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自然杂志
  • 1篇中国病毒学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黑胸大蠊雌成虫年龄与生殖行为的关系被引量:2
1993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了黑胸大蠊雌成虫7种年龄的生殖行为。试验结果表明,产卵鞘数和产卵致以2月龄时最高,7月龄时最低;年龄与产卵鞘数和产卵数均呈抛物线型关系。产卵间隔时间、卵鞘重量和卵鞘含卵数,以1~2月龄时最短、最重和最多,7月龄时最长、最轻和最少;年龄与产卵间隔时间、卵鞘重量和卵鞘含卵数均呈直线相关。卵孵化率以1月龄时最高,7月龄时最低;年龄与卵孵化率呈直线相关。卵鞘长度以1~3月龄时最长,7月龄时最短;年龄与卵鞘长度呈直线相关,卵历期以1~2月龄时最短,6~7月龄时最长;年龄与卵历期呈直线相关。生殖力以2月龄时最大,7月龄时最低;年龄与生殖力呈抛物线型关系。繁殖率以2~3月龄时最大,以7月龄时最低;年龄与繁殖率呈直线相关。
夏克祥陈涛王春生李凌宇刘勇
关键词:黑胸大蠊蜚蠊目年龄成虫
黑胸大蠊病毒的发现被引量:1
1991年
蜚蠊(cockroach),又名蟑螂,是重要的世界性仓贮、食品和卫生害虫。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 Serville)系蜚蠊目(Btattaria)的重要成员,在我国江南各地具有明显的种群优势。这类害虫昼伏夜出,它的若虫和成虫,不仅偷食粮油食物,损坏布匹、衣料、纸张、书籍、器材、药品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杨明辉陈涛刘勇夏克祥孙富林王春生杨冬菊黄远达
关键词:黑胸大蠊卫生害虫直接经济损失蜚蠊目仓贮分离物
杀蜚蠊毒素的研究被引量:2
1992年
长期以来,筛选对蜚蠊具有高毒力的病原微生物的研究进展缓慢。1989年 Mekdad.等人从自然死亡的马德拉蜚蠊(Leucophaea maderae)虫尸中分离获得一株高毒力的 Bacillus cereus B_1菌株。在用生物测定证明其病原性的同时,用杯碟法对该菌株产生的杀蜚蠊毒素——磷酸酯酶
王春生陈涛夏克祥李彦刘勇杨冬菊尹明珍
关键词:杀虫微生物蜚蠊毒素
我国家居蜚蠊细菌的研究被引量:19
1997年
从我国不同地区的147头家居蜚蠊中分离获得562株细菌分属于13个属,其优势菌群属于埃希氏菌属、芽抱杆菌属、短杆菌属共422株菌,占总菌数的75.09%;其次为沙雷氏菌属、假单胞菌属共85株,占总数的15.12%;其他8个属仅43株菌,占总数的9.25%。比较了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及它们的体表、体腔、中肠和粪便所携带的细菌类群和数量,其结果有很大差异。该文讨论了蜚蠊细菌与人类疾病之间的关系。
陈涛刘嘉蓉刘勇童骁
关键词:卫生细菌学
黑胸大蠊的生物学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1991~1992年在实验室条件下,对黑胸大蠊生物学进行了系统研究。黑胸大蠊完成一个世代需324.93天。成虫于4月下旬开始羽化,至8月下旬结束,高峰是5月下旬(♂)和7月上旬(♀)。雌成虫于5月中旬开始产卵,至翌年1月下旬结束,高峰是7月下旬,产卵前期15.1±0.74天,产卵期155.3±12.9天,产卵后期29.3±8.4天。每头雌成出产卵鞘27.67±2.17个。产卵间隔时间6.75±0.68天,成虫寿命202.3±16.45天。卵鞘历期46.03±1.68天。每个卵鞘含卵20.51±0.97粒。若虫有8~9个龄期,经7~8次蜕皮后变为成虫。大部分(85.71%)雄性若虫经7次蜕皮变为成虫,大部分(75.00%)雌性若虫经8次蜕皮变为成虫,若虫历期263.8天。
夏克祥陈涛王春生李凌宇刘勇
关键词:黑胸大蠊生物学蜚蠊目
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病毒的分离及某些特性被引量:1
1992年
从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自然罹病的虫尸中分离得到一株非包涵体病毒。将病毒悬液均匀拌入无菌饲料并供食154~169日龄黑胸大蠊健康若虫时,能使其感染、发病,死亡率可达98%以上。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时,病毒为球形二十面体颗粒,直径约23nm。病毒悬液具有典型核蛋白紫外吸收光谱。病毒用DNase和RNase处理并经吖啶橙染色、二苯胺和苔黑酚试验及甲醛反应证明:该病毒含有单链DNA。以上特性与细小病毒科的特征有点类似。
杨明辉陈涛刘勇梁世平王春生夏克祥孙富林
关键词:蜚蠊
猪脾细胞干扰素安全性的研究(四)显性致死性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干扰素作为一种抗病毒物质于1957年由Isaasc及Lindcnmann首次发现。它不仅成为当前研究真核基因调控的理想模型,而且也被视为防治病毒性疾病和恶性肿瘤最有前途的药物。猪脾细胞干扰素(PSIFN)是用猪脾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经新城病毒(NDV)诱生而得的干扰素。实验表明它不但效价很高,而且在同源和异源细胞上都表现出较高的抗病毒活性。对猪脾细胞干扰素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报道对猪脾细胞干扰素进行的显性致死性研究所得的结果。
周晓峰杨学楼张清文刘勇吴长清
关键词:干扰素安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