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媛
-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益气活血开窍法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观察中医益气活血开窍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对生化指标方面的影响。方法:11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用益气活血化瘀开窍中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09%)高于对照组(72.7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评分治疗后减少,ADL评分治疗后增加(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治疗后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L-6、hs-CRP、ET-1、Copeptin、S100β、NT-pro BNT水平治疗后下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IL-6、hs-CRP、ET-1、Copeptin、S100β、NT-pro BNT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于治疗期间均未见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活血化瘀汤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可通过降低IL-6、hs-CRP、ET-1、Copeptin、S100β、NT-pro BNT发挥作用,且安全可靠。
- 张媛媛张利众
- 关键词:活血化瘀汤依达拉奉急性脑出血疗效生化指标
-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hs-CRP、WBC、NEU、HCY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24年
-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ACI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将ACI患者分为轻度组48例、中度组45例、重度组27例,根据患者6个月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71例与预后不良组49例。同时选取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11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外周血hs-CRP、WBC、NEU、HCY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ACI患者外周血hs-CRP、WBC、NEU、HCY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hs-CRP、WBC、NEU、HCY水平对AC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CI组外周血hs-CRP、WBC、NEU、HCY水平显著升高(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外周血hs-CRP、WBC、NEU、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患者外周血hs-CRP、WBC、NEU、HCY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583、0.600、0.457、0.585,P<0.05)。ACI预后不良组患者外周血hs-CRP、WBC、NEU、HCY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hs-CRP、WBC、NEU、HCY水平单独与联合预测AC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0、0.811、0.851、0.633、0.934,联合预测价值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 hs-CRP、WBC、NEU、HCY在ACI患者外周血水平升高,与患者病情发生发展、预后评估有关,可以作为ACI病情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 张媛媛王亮师逸墨王会军陈艳霜
-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
- 血清炎症细胞因子与进展性脑梗死发病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 2023年
- 通过分析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发病以及临床症状的相关性,为临床上根据其指标变化情况预测此病进展提供合理依据。方法 选取2020.03-2021.03期间,保定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其病情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PCI组)和非进展性脑梗死组(IPCI组)。分别检测两组在入院后次日的血清炎性因子,主要是hs-CRP、WBC、NEU%、HCY水平,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CI组的hs-CRP、WBC、NEU%、HCY水平显著高于IPCI组(均P<0.05);重症组的四项指标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和中度组,中度组则高于轻度组(均P<0.05);这意味着ACI患者的上述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与治疗时,根据血清炎性细胞因子hs-CRP、WBC、NEU%、HCY水平是否升高以及升高程度,可以判断其病情的存在以及进展情况,可以作为具有重要相关性的血清蛋白标志。
- 张媛媛
-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发病临床症状
- 血清炎症细胞因子与进展性脑梗死发病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 2021年
- 进展性脑梗死属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较为严重的类型,发病后患者的症状逐渐加重,预后水平较差,所以临床需要加强进展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治。研究指出血清炎症细胞因子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病以及症状表现,因此本文针对进展性脑梗死这一病情,分析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该病变症状表现以及发病的关联性。方法:抽选我院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经CT、MRI影像学诊断标准证实的12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疾病进展性将患者分为45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75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将其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入院当天、入院3天、入院5天均开展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检测,对比两组患者各时间段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组在各时间段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相较于非进展性脑梗死而言,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更高,所以当前可以通过检测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浓度判断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风险,将其作为独立预测因子,分析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针对高水平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患者应该进行重点诊治。
- 张媛媛马荣
-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
-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相关因素及实验室指标预测模型构建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ACI)并发尿路感染(UTI)的logistic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老年ACI患者并发UTI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保定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ACI患者作为建模组,根据是否并发UTI分为感染组26例和未感染组94例。另选取同期本院和外院收治的60例老年ACI患者,分别作为内部验证组和外部验证组。留取中段尿标本行病原菌分离鉴定。比较两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析老年ACI患者并发UTI与临床特征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ACI患者并发UTI的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拟合度,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该模型的内部和外部验证的诊断效能。结果老年ACI患者并发UTI感染率为21.67%,分离菌株以大肠埃希菌(27.27%)和肺炎克雷伯菌(12.12%)为主。感染组WBC[(9.73±1.41)×10^(9)/L vs.(7.26±1.38)×10^(9)/L]、NEUT%[(73.28±9.76)%vs.(63.54±7.34)%]、hs-CRP[(27.94±5.18)ng/L vs.(21.38±3.66)ng/L]、D-D[(3.65±0.94)mg/L vs.(2.59±0.23)mg/L]和Hcy[(24.16±3.72)μmol/L vs.(20.47±2.56)μmol/L]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40、5.554、7.346、9.998、5.582,P均<0.05)。老年ACI患者并发UTI与年龄、合并糖尿病、尿路感染史、尿路手术史、意识障碍、留置导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有关(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尿路感染史、长期留置导尿管和NEUT、Hcy水平升高均为影响老年ACI患者并发UTI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建立logistic回归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概率P=1/[1+e^(-2.705+0.905×(合并糖尿病)+1.032×(尿路感染史)+0.781×(留置导尿管时间)+0.996×(NEUT)+0.708×(Hcy))],内部验证的AUC为0.859,外部验证的AUC为0.785(P<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Hosmer-Lemeshowχ^(2)=7.692,P=0.089。�
- 张媛媛邸丹丹师逸墨王会军陈艳霜
- 关键词:老年急性脑梗死尿路感染同型半胱氨酸
-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凝血指标、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2021年
- 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凝血指标、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以及临床价值展开深入探究。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保定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结合患者的病情将其分为进展组(PCI组)与非进展组(NPCI组),前者35例,后者75例。对于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ɑ以及凝血指标的表达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展组病人血清中的IL-18、TNP-ɑ以及纤维蛋白原的表达水平都明显高于非进展组。并且,在组间对比中差异较为明显。进展组病人的多项凝血指标也与另一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凝血相应指标以及炎症细胞因子可作为进行进展性脑梗死其严重程度的一种参考依据。并且,其也能够有效的提示进展性脑梗死病人的病情以及预后状况,值得将此方式推广。
- 张媛媛师逸墨马荣
- 关键词:脑梗死凝血指标炎症细胞因子
- 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对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的影响
- 2021年
-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多样化的治疗方案中,探究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录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6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前者采用奥扎格雷钠进行单一治疗,后者在其基础上加用依拉达奉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指标含量治疗前组间数据经对比具有相似性(P>0.05),治疗后上述两项指标两组患者组间数据经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在临床治疗有效率这一指标中,实验组数值更高(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联合应用依拉达奉、奥扎格雷两种药物,可以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进一步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氧化应激指标,实现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水平的提升。
- 张媛媛师逸墨王亮王会军马荣
- 关键词:奥扎格雷钠急性脑梗死血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