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超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篇单宁酸
  • 1篇蛋白
  • 1篇动作电位
  • 1篇短小手术
  • 1篇心动过缓
  • 1篇心肌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传导
  • 1篇用药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瑞芬太尼
  • 1篇手术
  • 1篇体外
  • 1篇片段
  • 1篇七氟烷
  • 1篇哌啶
  • 1篇哌啶类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手术

机构

  • 7篇贵州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贵州大学
  • 1篇贵阳单宁科技...

作者

  • 7篇陈超
  • 3篇陈超
  • 3篇任海
  • 3篇潘卫东
  • 2篇刘艳秋
  • 1篇高鸿
  • 1篇张凯强
  • 1篇龙娟
  • 1篇李珂
  • 1篇安丽
  • 1篇杜婷
  • 1篇金璐
  • 1篇金璐
  • 1篇张妮
  • 1篇张妮

传媒

  • 1篇应用化工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钾通道在瑞芬太尼延长家兔心肌单相动作电位时程中的作用
2016年
目的探讨钾通道在瑞芬太尼延长家兔心肌单相动作电位时程中的作用。方法成年家兔,成功制备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18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6):对照组(C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钾通道阻滞剂四乙胺组(T组)。平衡灌注15min时C组继续灌注K—H液60min;R组和T组分别灌注含12ng/ml瑞芬太尼和10ng/ml四乙铵的K—H液60min。记录平衡灌注15min、继续灌注15、30、60min时HR、左心室前壁三层心肌单相动作电位,计算单相动作电位复极50%和90%的时程(MAPD50、MAPD90)。结果与C组比较,R组和T组继续灌注15、30、60min时HR减慢,MAPD50和MAPD90延长(P〈0.05)。结论瑞芬太尼延长家兔心肌单相动作电位时程的机制与阻滞钾通道有关。
刘艳秋高鸿安丽张凯强龙娟陈超
关键词:哌啶类钾通道动作电位心动过缓
基于联烯片段的黄酮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
2018年
通过有机合成的手段合成了12个新的未保护的黄酮衍生物。该类衍生物是由天然黄酮与酯基联烯进行选择性分子加成,使联烯和黄酮羟基之间形成了C(sp2)—O键得到的。利用1 H NMR,13 C NMR,NOE和MS确定了目标化合物结构。通过96孔板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25923)、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MrSA的MIC值,其MIC值均大于128μg/mL。上述研究结果将为制备具有药用潜力的黄酮衍生物提供理论基础。
金璐金璐曾雪怡任海陈超任海
关键词:黄酮抗菌活性
鞣酸小檗碱的合成及其颗粒剂制备工艺研究
2022年
目的:鞣酸小檗碱作为一种治疗儿童胃肠道感染候选药物,具有高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本研究拟优化鞣酸小檗碱的合成工艺,为实现其绿色、经济、高效合成提供新的方法;此外,对鞣酸小檗碱颗粒剂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为鞣酸小檗碱颗粒剂儿童用药上市奠定基础。方法:以超纯水为反应溶剂,以盐酸小檗碱与鞣酸、水的配比、中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不同抗氧化添加剂为可变因素,优化鞣酸小檗碱的合成工艺;并以鞣酸小檗碱为主药,分别对填充剂、助悬剂、润湿剂进行单因素实验,实验结果进一步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了优化,筛选鞣酸小檗碱颗粒剂制备处方。结果:以产物中黄连素含量、重量收率以及鞣酸小檗碱的纯度为指标进行分析,确定了鞣酸小檗碱的最佳合成工艺;确定其颗粒剂制备处方为鞣酸小檗碱10%,可溶性淀粉38%,糊精为48%,黄原胶4.0%,润湿剂选择85%乙醇。
宋俊蓉陈超陈超李星任海潘卫东
关键词:儿童用药正交试验
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在骨质疏松领域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紊乱、骨微结构被破坏、骨骼脆性增加,致使容易造成骨折的代谢性骨病综合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连接蛋白介导的细胞间隙间通道促进了骨骼生物学的许多方面,包括骨骼发育、骨骼稳态的维持及骨骼细胞对多种细胞外信号的反应性。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Cx43)是骨骼中存在含量最丰富的间隙连接蛋白,已被证明是骨骼动态平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量研究表明,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影响成骨细胞和骨细胞的功能,最终影响骨量获得和骨稳态。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发挥功能途径多且复杂,目前关于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调节稳态的分子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文章对此进行综述。
李昊天邱涛陈超王春庆(审校)
关键词:骨质疏松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信号传导
BMSCs分泌的miR-125b通过外泌体途径抑制其体外成骨分化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泌的miR-125b是否通过外泌体途径抑制其体外成骨分化。方法: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原代,通过流式进行其表面抗原(CD45,CD90)的鉴定来确定纯度,接下来分别进...
陈超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成骨分化
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效果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短小手术患儿均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组(SP组),七氟烷吸入后常规静脉诱导,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SP组丙泊酚6 mg/(kg·h)持续静脉泵注复合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S组仅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手术患儿诱导前(T0)、手术开始(T1)、手术结束(T2)、拔除气管导管时(T3)及拔管后5 min(T4)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 O2)变化,比较两组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术中七氟烷用量和苏醒期并发症。结果:各时点两组患儿HR、MAP、Sp O2、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与S组比较,SP组七氟烷药量减少、术后躁动降低(P<0.05)。结论:小儿短小手术应用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刘艳秋杜婷胡廷菊胡柏龙习其琼陈超
关键词:七氟烷丙泊酚小儿
五倍子单宁酸中没食子酸的去除及其含量测定被引量:2
2022年
单宁酸是五倍子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日化等方面。但由常规方法制备的单宁酸中常含有没食子酸杂质,影响产品的品质和应用。为了提高五倍子单宁酸提取物的纯度,以单宁酸为原料、没食子酸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简单易得的无机碱(碳酸氢钠)选择性去除没食子酸,对单宁酸的提纯工艺进行优化。对优化后的工艺进行放大实验,并考察该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纯化前单宁酸中没食子酸质量分数为2.47%,纯化后没食子酸质量分数为0.15%,且该工艺放大至160 kg的规模下仍能够实现重复。本纯化工艺操作简便、经济性好,能够实现高纯度单宁酸的高效制备,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李志遥李珂李珂张妮张妮王绍江任海潘卫东
关键词:单宁酸没食子酸精制纯化工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