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凌玲

作品数:8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胃癌
  • 3篇胃癌患者
  • 3篇疗效
  • 3篇癌患者
  • 2篇蛋白
  • 2篇抑郁
  • 2篇预后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炎
  • 2篇黛力新
  • 2篇晚期
  • 2篇晚期胃癌
  • 2篇晚期胃癌患者
  • 2篇临床疗效
  • 2篇反流
  • 2篇反流性
  • 2篇反流性食管炎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改变
  • 1篇胆红素

机构

  • 8篇宝鸡市中心医...
  • 1篇西安医学院

作者

  • 8篇杨凌玲
  • 4篇李继昌
  • 2篇龚根强
  • 2篇马文娟
  • 2篇谭莉
  • 2篇罗欣
  • 1篇吴育美
  • 1篇刘海霞
  • 1篇薛挺
  • 1篇景艳艳

传媒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胃肠病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后原发灶大小和肿瘤代谢改变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评估晚期胃癌(AGC)患者化疗后肿瘤原发灶大小和肿瘤代谢改变与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体生存期(O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比较120例辅助化疗AGC患者化疗前后18F-FDG PET/CT检查的肿瘤直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分析肿瘤代谢变化与肿瘤大小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对AGC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基线状态下AGC患者肿瘤大小与SUVmax(r=0.43,P<0.001)、TLG(r=0.84,P<0.001)相关,化疗后AGC患者的肿瘤大小的改变与SUVmax(r=0.48,P<0.001)、TLG(r=0.46,P<0.001)的改变也呈正相关。化疗后肿瘤大小减少合并SUVmax降低或肿瘤大小减小合并TLG降低的患者的PFS和OS明显优于仅有一项参数指标减少或均不减少的患者。结论:化疗介导的肿瘤代谢改变与AGC患者的肿瘤大小改变相关,且肿瘤大小和肿瘤代谢状态改变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
杨凌玲龚根强
关键词:晚期化疗预后
血清胃蛋白酶原联合胃泌素17检测在不同胃黏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联合胃泌素17(G-17)检测在不同胃黏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宝鸡市中心医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经胃镜及病理确诊未经治疗的胃病患者571例,根据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非萎缩性胃炎组108例、萎缩性胃炎组368例、胃溃疡组29例、十二指肠溃疡组37例、复合溃疡组9例及胃癌组17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PGⅠ、PGⅡ及G-17水平,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结合内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血清G-17、PGⅠ、PGⅡ及其比值PGR在不同胃黏膜病变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萎缩性胃炎组G-17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胃溃疡组PGR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十二指肠溃疡组G-17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复合溃疡组、胃癌组PGR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十二指肠溃疡组G-17低于萎缩性胃炎组,胃癌PGR低于萎缩性胃炎组(P<0.05)。结论血清PGⅠ、PGⅡ联合G-17在检测不同胃黏膜病变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郭文涛李继昌刘海霞杨凌玲薛挺魏晓花吴育美
关键词:胃肿瘤胃蛋白酶原胃泌素胃溃疡
Child-Pugh评分和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对肝细胞癌患者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后肝损伤和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18年
背景:Child-Pugh评分(CPS)和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对肝细胞癌(HCC)的生存评估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目的:探讨CPS和ALBI评分对HCC患者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SABR)后诱导放射性肝损伤(RILD)和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2年6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接受SABR治疗的152例HCC患者,行CPS和ALBI评分,并比较两者对RILD和预后的价值。结果:152例HCC患者中,119例CPS-A级,CPS-B级33例;ALBI-1级60例,ALBI-2级86例,ALBI-3级6例。CPS-A级患者的五年总体生存率显著优于CPS-B级患者(46.2%对15.2%,P<0.001),ALBI-1级、2级、3级患者的五年总体生存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CPS分级(HR=1.38,95%CI:1.18~1.94,P=0.008)和ALBI分级(HR=1.68,95%CI:1.32~2.03,P=0.003)是HCC患者五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后4个月,20例(13.8%)患者发生RILD,ALBI评分预测RILD的AUC高于CPS(0.784对0.611,P=0.028),CPS-A级且ALBI<-2.76的患者接受SABR治疗后发生RILD的风险最小(2.4%)。结论:ALBI评分能有效预测HCC患者在接受SABR治疗后RILD的发生和远期生存情况。
罗欣杨凌玲王恺彬
关键词:CHILD-PUGH评分放射外科手术放射性肝损伤
洛铂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洛铂联合紫杉醇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1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进行化疗,观察组采用洛铂联合紫杉醇进行化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肾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BUN和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肾功能损害和恶心或呕吐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不良反应如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洛铂联合紫杉醇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对肾功能的,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推广使用。
杨凌玲李继昌谭莉马文娟袁连芳
关键词:洛铂紫杉醇胃癌疗效
胃癌根治术后炎性反应状态延长与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炎性反应状态的延长对患者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胃癌根治术的40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体温≥38℃持续≥4 d或白细胞≥10×109/L持续≥7 d定义为术后炎性反应状态延长,比较炎性反应时间延长组和非延长组OS差异,并分析影响患者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7例(11. 8%)患者处于延长高热状态,34例(8. 5%)术后处于延长白细胞增多状态,其中19例(4. 8%)同时表现为延长高热和延长白细胞增多状态。术后延长高热患者5年OS低于无延长高热患者(51. 5%vs 70. 0%,P=0. 011)。术后延长白细胞增多患者5年OS低于无延长白细胞增多患者(44. 1%vs 70. 0%,P=0. 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延长高热(HR=1. 78,95%CI:1. 14~2. 68,P=0. 008)和术后延长白细胞增多(HR=2. 26,95%CI:1. 98~3. 63,P <0. 01)是胃癌患者术后OS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癌患者术后长时间高热和白细胞增多状态与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龚根强杨凌玲
关键词:恶性高热白细胞增多预后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药物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研究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及黛力新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伴焦虑抑郁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伴焦虑抑郁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合并黛力新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程度积分(GERDQ)数值以及临床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A、HAMD和GERDQ评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A、HAMD和GERDQ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辅助治疗老年返流性食管炎伴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杨凌玲李继昌罗欣马文娟田莉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焦虑抑郁黛力新
黛力新联合多潘立酮、雷贝拉唑治疗老年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23
2018年
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多潘立酮、雷贝拉唑治疗老年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RR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老年RRE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多潘立酮、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周、12周后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并检测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1.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95%(P<0.05)。治疗4周、12周后,两组GERDQ、HAMA和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GAS、MT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VI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多潘立酮、雷贝拉唑治疗老年RRE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调节胃肠激素紊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凌玲谭莉
关键词: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黛力新多潘立酮雷贝拉唑临床疗效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结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胃炎伴抑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胃炎伴抑郁患者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结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120例从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确诊为胃炎伴抑郁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胃炎伴抑郁的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单独使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结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AMA评分、HAMD评分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并进一步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P<0.05);观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与对照组1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结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胃炎伴抑郁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抑郁焦虑等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
杨凌玲李继昌马那琦景艳艳
关键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舒肝解郁胶囊胃炎抑郁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