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巩政

作品数:19 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鼻炎
  • 11篇变应性
  • 10篇变应性鼻炎
  • 5篇针刺
  • 5篇鼻内
  • 4篇中医
  • 2篇单侧
  • 2篇咽喉反流
  • 2篇咽喉科
  • 2篇炎症
  • 2篇源性
  • 2篇针刺治疗
  • 2篇症状
  • 2篇神经源
  • 2篇神经源性
  • 2篇神经源性炎症
  • 2篇神经肽
  • 2篇受体
  • 2篇瞬时感受器电...
  • 2篇中医耳鼻咽喉...

机构

  • 17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作者

  • 19篇巩政
  • 18篇闫占峰
  • 13篇刘巧平
  • 12篇刘建华
  • 8篇刘思溟
  • 4篇耿燕
  • 3篇张莹
  • 3篇罗超
  • 3篇王鑫
  • 2篇周蕾
  • 2篇李洵
  • 2篇刘真
  • 2篇张亚力
  • 1篇刘锦峰
  • 1篇原晶晶
  • 1篇王宁宇
  • 1篇张霄潇
  • 1篇周沫

传媒

  • 3篇现代中医临床
  • 2篇解剖学报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医教育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听力语言...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环球中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内针刺对兔变态反应性鼻炎模型鼻黏膜病理学的作用及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P物质轴相关的调控机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通过鼻内针刺明确鼻黏膜的病理学变化并通过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P物质(SP)轴在实验性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分布及表达情况,探讨其可能的信号传导机制。方法采用卵清蛋白及氢氧化铝凝胶方法建立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25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假针刺组、针刺外迎香组和鼻内针刺组,每组各5只。观察鼻内针刺对动物行为学、鼻黏膜病理学及动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和Ig E含量影响,采用HE染色法明确鼻黏膜EOS的分布,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鼻黏膜及TRPV1及SP的分布和表达情况。结果行为学评分结果发现,与模型组相比,假针刺组行为学计分下降不明显,针刺外迎香组和鼻内针刺组行为学计分有下降趋势,鼻内针刺组下降程度更显著。血常规中EOS计数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EOS计数稍增多但差别无显著性(P>0.05);鼻内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EOS计数有减少趋势,差别也无显著性(P>0.05)。ELISA法检测Ig E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Ig E含量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假针刺组血清中Ig E含量未见明显变化(P>0.05),针刺外迎香组和鼻内针刺组血清Ig E含量有下降趋势(P<0.05),但鼻内针刺组血清Ig E含量较针刺外迎香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和假针刺组EOS浸润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鼻内针刺组和外迎香组EOS浸润程度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和假针刺组鼻黏膜TRPV1及SP表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鼻内针刺组和外迎香组TRPV1、SP表达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针刺可以通过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在鼻黏膜的趋化及血清中Ig E含量来缓解变应性�
刘莉莉巩政矫璐璐刘思溟边芳子张琳婧刘巧平闫占峰
关键词: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P物质
基于CBL的中医耳鼻咽喉科典型临床病例库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
2024年
中医药教育网络化建设是中国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对目前的高校医学教育具有推动作用。现行的临床教学网络化建设具有易取得、易整理、易更新及可多次重复、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优势,但无法突出自主学习的全过程,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医耳鼻咽喉科教学内容繁多、抽象,相关机制及解剖复杂,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且当前存在教学任务重、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强、临床典型示教案例较少等问题。因此基于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建设中医耳鼻咽喉科典型病例库教研室平台,并将其应用到临床见习和实习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临证实感和氛围,不仅能提高带教效率、锻炼学生临床思维,还能弥补耳鼻咽喉科疾病季节性发病及教学资源不足的缺点,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疾病的特征有感性、立体的理解,从而更充分地掌握耳鼻咽喉常见病的辨病辨证思路;有助于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同时还能优化教学方法和资源,对于系统化教学信息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刘思溟原晶晶张莹矫璐璐赵莹莹巩政郝鹏鹏张琳婧闫占峰刘建华刘巧平
关键词:典型病例CBL教学教学平台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在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18年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通道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其可以被辣椒素、高温等多种刺激因素激活,参与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最新研究证实,TRPV1离子通道是神经-免疫调控网络机制的核心要素,在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对TRPV1经神经-免疫调控网络调节神经肽,进而影响鼻部症状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期望为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理论依据。
刘莉莉刘建华矫璐璐刘思溟巩政张琳琳边芳子张琳婧闫占峰刘巧平
关键词: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变应性鼻炎鼻黏膜鼻部症状
鼻内针刺对变应性鼻炎兔神经源性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1
2021年
目的:观察鼻内针刺对变应性鼻炎(AR)新西兰兔鼻黏膜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蛋白表达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含量的影响,探讨鼻内针刺治疗AR的机制。方法:新西兰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和鼻内针刺组,每组8只。采用卵蛋白腹腔注射及鼻黏膜刺激法建立AR新西兰兔模型。鼻内针刺组针刺两侧鼻腔"内迎香"穴(下鼻甲前端附着区距鼻阈1 cm处),非经非穴组浅刺面部两颊外缘处(非穴位浅刺),两组均留针20 min,隔日治疗1次,共7次。干预前后观察各组新西兰兔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鼻黏膜SP、VIP、NPY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gE、IL-4、IFN-γ含量。结果:治疗前后,模型组症状积分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与模型组及非经非穴组比较,鼻内针刺组症状积分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新西兰兔鼻黏膜SP、VIP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NPY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鼻内针刺组鼻黏膜SP、VIP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及非经非穴组(P<0.01),NPY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及非经非穴组(P<0.05)。模型组血清IgE、IL-4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IFN-γ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鼻内针刺组血清IgE、IL-4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及非经非穴组(P<0.05),IFN-γ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及非经非穴组(P<0.01)。鼻黏膜SP、VIP积分吸光度值与血清IgE、IL-4含量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IFN-γ含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鼻内针刺治疗可明显降低鼻黏膜感觉神经及副交感神经兴奋性,提升交感神经兴奋性,并以相应神经肽为介质,通过神经免疫系统调控免疫应答,进而改善神经源性炎性反应,缓解鼻部症状。
巩政闫占峰刘巧平刘莉莉刘思溟矫璐璐边芳子张琳婧张琳琳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神经肽
鼻内针刺治疗持续性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观察鼻内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61例中重度A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81例)和对照组(80例)。针刺组采用鼻内针刺治疗(经鼻内镜针刺双侧鼻腔内迎香穴),留针20 min,隔天1次;对照组每日口服氯雷他定片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体症状及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针刺组患者血清IgE含量及鼻腔分泌物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的含量。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VAS和RQLQ总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针刺组患者血清IgE及鼻腔分泌物SP、VIP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鼻腔分泌物NPY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有效率及VAS、RQLQ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患者认为鼻内针刺疼痛程度较轻,可以耐受;且患者出血量不多,易止,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鼻内针刺可明显改善持续性中重度AR患者的鼻部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调控鼻黏膜神经功能,并以神经肽为介质,经神经—免疫网络通调节免疫应答,从而降低神经源性炎症程度以有效改善AR症状。
巩政闫占峰刘巧平刘莉莉边芳子矫璐璐刘思溟罗超刘真张桂桃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神经源性炎症神经功能
从肝脾论治变应性鼻炎伴焦虑抑郁
2023年
中医治疗变应性鼻炎各家辨证角度各异,其中脏腑辨证有更广泛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既往医家多从肺、脾、肾论治,本文提出从肝入手,以调和肝脾为重点治疗变应性鼻炎。本文从肝脾两脏的生理特点、生理功能、累及他脏方面论述肝脾不和是变应性鼻炎的重要病机,阐释调治肝脾对于变应性鼻炎的重要意义。焦虑抑郁与肝、脾、心、肾皆有关联,既往医家多从肝论治,从脾论治未得到充分阐发。本文提出肝脾生理密切相连,共司气血,两脏共掌枢机,易相兼为病,肝脾不调致气机不畅、气血失和发为郁病。现代医学研究进一步阐释变应性鼻炎伴焦虑抑郁的免疫反应与肝脾两脏有密切关系,临床研究也间接证明了调和肝脾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伴焦虑抑郁的关键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以调和肝脾为治疗总则,从调和肝脾,和解枢机、疏肝养血,健脾祛痰、调和肝脾,益气温阳三个方向论治变应性鼻炎伴焦虑抑郁,临床辨治应重视畅达气机,调和气血,使鼻窍得通,精神得养。
黄小芮刘建华刘莉莉张琳婧巩政吴薇孙红董子君闫占峰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焦虑抑郁肝脾不调调畅气机气血调和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评述被引量:9
2023年
该文针对近年来中医药领域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研究进行评述,AR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及多发病,该病常见表现有鼻塞、打喷嚏、流清涕及鼻痒等,是鼻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AR是中医药治疗耳鼻咽喉头颈疾病的优势病种,属于中医“鼻鼽”的范畴。其发病病因及病机在古代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现代医家根据古代文献、理论基础并结合自身经验,分为脏腑辨证与六经辨证,其中关于脏腑辨证的阐述较多,大多医家认为AR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主要以肺脾肾三脏为主。临床研究大致分为单纯中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中医外治法等,这些疗法在治疗AR的临床疗效方面均具有优势。其中单纯中药治疗在改善AR患者症状及鼻腔体征、降低相关量表评分、减少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且远期疗效确切;中西医结合治疗一般为中医药疗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可优势互补,各取所长;中医外治法包括针刺、艾灸、穴位埋线、穴位贴敷、中药鼻冲洗等,其安全简便,更易被患者接受,疗效较好。最后总结中医药治疗AR的临床研究现状,并从规范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案、精准凸显中医药治疗优势及结合前沿探索中医药疗效机制3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更高等级的证据,并促进AR优势病种的推广。
张琳婧赵莹莹刘莉莉巩政张明生刘建华董子君胡静怡张霄潇闫占峰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中医药优势病种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探索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将思政元素贯穿、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的整体过程中,实现思政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和接班人。方法基于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课程特点,通过对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初步挖掘、探索与融入,运用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职业素养、互联网平台等手段相结合,把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思政素质恰当融合进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结果"课程思政"是当代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更好地发挥了"思政育人"的协同效应。结论中医耳鼻咽喉喉科教学中"课程思政"是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更好地实现全程多维度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中医学人才。
刘思溟矫璐璐刘莉莉巩政刘巧平闫占峰刘建华
关键词: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网络教学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残留症状的中西医研究现状被引量:18
2017年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俗称"耳石症",是常见的耳源性眩晕疾病。管石复位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其临床有效率可达90%以上,但仍有观察性研究发现高达61.2%的患者在复位成功后残留头晕等症状。
刘真闫占峰矫璐璐刘建华刘巧平巩政耿燕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中医病机
预防性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预防性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方法选择变应原为蒿属花粉的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60例,随机分为预防性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花粉季开始前2周口服中药进行预防性治疗,对照组不予干预。花粉季开始后,2组患者均口服中药治疗6周。随访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流涕、鼻痒、喷嚏、鼻塞、眼痒症状评分及鼻部体征,并定期采用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评价AR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在花粉季高峰时治疗组流涕、鼻痒、鼻塞症状评分及RQLQ评分均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整个花粉季期间,治疗组眼痒症状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鼻部体征总体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花粉季前2周预防性治疗秋季蒿属花粉过敏的AR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罗超刘巧平刘建华闫占峰周蕾矫璐璐巩政耿燕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季节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