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医学生
  • 3篇焦虑
  • 3篇干预
  • 2篇社交焦虑
  • 2篇网络
  • 2篇基于网络
  • 2篇焦虑状态
  • 2篇干预研究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行为疗法
  • 1篇亚临床
  • 1篇亚临床状态
  • 1篇认知行为疗法
  • 1篇社交
  • 1篇中学生
  • 1篇网络认知
  • 1篇疗法
  • 1篇考试
  • 1篇考试焦虑

机构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佛山市妇幼保...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宁夏医学院附...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市妇女儿...
  • 1篇济南市妇幼保...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市妇幼保...

作者

  • 5篇李敏
  • 4篇陈雪
  • 4篇王忆军
  • 3篇何璐娜
  • 3篇尚进
  • 1篇郭蔚蔚
  • 1篇王飞
  • 1篇陈晶琦
  • 1篇潘建平
  • 1篇彭玉林
  • 1篇张华
  • 1篇曹春红
  • 1篇傅平
  • 1篇王桂香
  • 1篇石淑华
  • 1篇张慧颖
  • 1篇于佳佳
  • 1篇徐进杰

传媒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哈尔滨市城乡中学生考试焦虑情况及家庭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中学生考试焦虑与家庭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开展考试焦虑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期末考试前2周,采用考试焦虑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艾森克个性问卷对哈尔滨市城乡初高中学校的1 096名学生及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被试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总体水平为16.94±6.406,其中重度考试焦虑约占1/3;女童考试焦虑平均水平略高于男童(17.61±6.435,16.02±6.256;t=4.115,P<0.001);农村中学生的考试焦虑均分(17.45±5.921)明显高于城市(16.54±6.738)(P<0.05);初中和高中学生考试焦虑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父母个性中的神经质和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和娱乐性对考试焦虑的作用明显。【结论】中学生考试焦虑问题较普遍,家庭相关因素是考试焦虑重要的影响因素,应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认识。
于佳佳王忆军徐进杰李敏陈雪丁楠钟娟吴方
关键词:城乡中学生考试焦虑家庭因素
基于网络的认知行为疗法对医学生社交焦虑状态的干预研究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需要应对的社交问题逐渐增多,有关社交方面的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其中社交焦虑最常见。国内外对于社交焦虑的干预治疗方法多样,主要集中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上,其他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国内外网络心...
陈雪李敏尚进何璐娜王忆军
关键词:社交焦虑网络认知亚临床状态医学生基于网络干预研究
文献传递
中国城市中小学生忽视影响因素分析
儿童忽视是影响儿童正常发育的常见原因。长期、严重的忽视不仅会对儿童的健康和发展产生不可逆的负面影响,引起身体、认知和情感多方面的创伤,甚至可导致儿童人格、心理与行为的异常乃至死亡。2008年本课题组在对中国3~6岁城区儿...
潘建平张华李敏王飞罗莎莎曹春红张松杰陈晶琦张慧颖王桂香郭蔚蔚彭玉林石淑华陈光虎弋花妮傅平夏黎古桂雄俞红陆彪段志娴王应雄钟朝晖李建王琳
关键词:家庭类型儿童忽视
文献传递
基于网络的认知行为疗法对医学生社交焦虑状态的干预研究
本研究借鉴国外网络治疗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干预过程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对不同社交焦虑状态的医学生进行干预,利用认知行为训练的方法改变其错误认知和不合理情绪,探讨网络治疗社交焦虑的疗效以及何种网络干预形式更好,以寻求改善医...
陈雪李敏尚进何璐娜王忆军
关键词:医学生认知行为疗法焦虑状态心理干预
文献传递
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医学生社交焦虑状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网络认知行为疗法(ICBT)干预对医学生社交焦虑状态的干预效果,为今后社交焦虑干预治疗提供经验和理论基础。方法45名社交焦虑的医学生,采用自愿分组方式分成3组,即对照组、一对一网络干预组、一对五网络干预组。其中对照组未干预,一对一网络干预组和一对五网络干预组分别是采取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单人和团体治疗干预方法的实验组。于干预前后利用社交焦虑问卷和社交焦虑状态访谈问卷分别对各组学生社交焦虑水平和状态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一对一网络干预组、一对五网络干预组社交焦虑总分和各因子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社交焦虑总分:一对一组(15.60±7.87)分,一对五组(14.87±8.83)分,对照组(20.20±11.46)分,3组之间方差分析显示,除生理反应因子外,SPIN总分、害怕和回避因子差异均具有显著性(F=0.641,P=0.806;F=3.764,P=0.018;F=3.606,P=0.021;F=5.444,P=0.005)。参与者社交焦虑状态分析中,一对一ICBT组的2名临床状态参与者1名转为亚临床状态,1名转为正常,3名亚临床状态全部转为正常,参与人员社交焦虑状态均有明显改善;一对五ICBT组中,1名社交焦虑临床状态参与者转为亚临床状态,1名亚临床状态参与者维持原状态不变,2名亚健康状态参与者全部转为正常;对照组无变化。结论两种网络干预方法对降低社交焦虑水平均有一定疗效,一对一网络干预疗法效果最为显著。
陈雪李敏何璐娜尚进王忆军
关键词:医学生社交焦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