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思思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电容式
  • 3篇电容式湿敏元...
  • 3篇湿敏
  • 3篇湿敏元件
  • 2篇等离子刻蚀
  • 2篇电极
  • 2篇离子刻蚀
  • 2篇刻蚀
  • 2篇快速响应
  • 2篇硅片
  • 1篇当量导热系数
  • 1篇电容
  • 1篇电容式湿度传...
  • 1篇动态特性
  • 1篇湿度传感器
  • 1篇数值模拟
  • 1篇透光
  • 1篇平行板
  • 1篇热系数
  • 1篇热阻

机构

  • 5篇兰州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李思思
  • 4篇周文和
  • 3篇王良璧
  • 2篇陈美娟
  • 2篇李志伟
  • 2篇王良成
  • 2篇何炫
  • 2篇陈玉英

传媒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列车不透光围护结构热阻优化研究
随着交通运输领域的快速发展,其能源消耗量占社会终端能耗的比重越来越高。交通运输车体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优劣关系车辆供暖(或空调)系统能耗的大小及车内环境的舒适性,高速列车更是如此,国内外多家机构及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目...
李思思
关键词:高速列车围护结构传热特性
文献传递
一种快速响应孔状上电极和感湿膜平行板电容式湿敏元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响应孔状上电极和感湿膜平行板电容式湿敏元件,由上至下分别为孔状上电极、孔状PI感湿膜、平板下电极、SiO<Sub>2</Sub>绝缘层和Si基底,其中,孔状上电极设有若干排列整齐的上电极孔,孔状P...
周文和王良璧陈美娟陈玉英李志伟王良成李思思董昕玥
文献传递
基于平行板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动态特性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依据菲克第二扩散定律、Shibata和Looyenga等方程,并引入有效扩散系数和孔隙率的关系式,以考虑感湿膜孔隙率对湿敏元件响应特性的影响,创建了一个数值模型。通过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述数值模型及数值方法用于湿敏元件动态特性研究的可行性。最后利用模型,借助Fluent软件对高分子栅状上电极平行板湿敏元件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根据对模拟结果分析,发现有效扩散系数和孔隙率是制约湿敏元件动态性能的关键参数,合理增大膜孔隙率可进一步改善湿敏元件动态响应特性。同时,该模型能够揭示电容式湿敏元件结构参数,模拟结果可为微型湿敏元件动态特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何炫周文和李思思
关键词:湿度传感器电容式湿敏元件数值模拟
一种快速响应孔状上电极和感湿膜平行板电容式湿敏元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响应孔状上电极和感湿膜平行板电容式湿敏元件,由上至下分别为孔状上电极、孔状PI感湿膜、平板下电极、SiO<Sub>2</Sub>绝缘层和Si基底,其中,孔状上电极设有若干排列整齐的上电极孔,孔状PI感...
周文和王良璧陈美娟陈玉英李志伟王良成李思思董昕玥
文献传递
基于辐射原理狭窄垂直封闭空腔热阻强化措施的实验研究
2017年
列车车体围护结构中普遍存在的狭窄空腔增加了车体围护结构的热阻,同时也为进一步降低空腔的辐射换热份额创造了条件。通过实验方法,利用粘贴铝箔方式改变空腔内壁面辐射特性,以期改善空腔热工性能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常规车体壁面空腔辐射换热份额很大,不容忽视;在空腔内壁面附着铝箔等高反射率表层,可有效降低空腔的辐射换热份额,且随着空腔厚度的增大,空腔当量导热系数降低的效果更为明显,最大可达无铝箔空腔的62%左右;冷面单面粘贴铝箔方式的效果与热面单面粘贴铝箔方式的效果几乎相同,双面粘贴铝箔方式效果最好,优于单面铝箔方式5%左右。
李思思周文和何炫王良璧
关键词:辐射换热当量导热系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