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丽玲

作品数:8 被引量:87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炎症
  • 2篇药物
  • 2篇液相色谱
  • 2篇伊马替尼
  • 2篇用药
  • 2篇色谱
  • 2篇中药
  • 2篇相色谱
  • 2篇内毒
  • 2篇内毒素
  • 2篇康唑
  • 2篇抗内毒素
  • 2篇高效液相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伏立康唑
  • 2篇斑马
  • 2篇斑马鱼
  • 1篇单用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相互作用

机构

  • 8篇暨南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东莞东华医院

作者

  • 8篇杨丽玲
  • 6篇黄卫娟
  • 2篇刘治安
  • 2篇余林中
  • 2篇汤远亮
  • 2篇刘俊珊
  • 2篇周红玲
  • 2篇姚国新
  • 1篇黄肖梅
  • 1篇徐永祥
  • 1篇秦巧玲
  • 1篇李明
  • 1篇陈建江
  • 1篇彭颖

传媒

  • 2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今日药学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沙美特罗替卡松单用与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中度持续哮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8
2016年
目的:比较沙美特罗替卡松单用与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两种方案治疗中度持续哮喘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75例中度持续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药(LABA)组(139例)和ICS+白三烯受体拮抗药(LTRA)组(136例)。ICS+LABA组患儿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1吸,bid;ICS+LTRA组患儿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1吸,bid+孟鲁司特钠咀嚼片5 mg,睡前嚼服,qd。两组患儿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儿哮喘控制程度分级、哮喘评分、最大呼气流量(PEF)占预计值百分比、PEF变异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白三烯E4(LTE4)水平、治疗期间短效β2受体激动药(SABA)使用次数、无症状天数、依从性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ICS+LABA组患儿治疗4周的哮喘总控制率(86.33%)明显高于ICS+LTRA组(5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S+LABA组患儿治疗12周的哮喘总控制率(99.28%)高于ICS+LTRA组(98.5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日间、夜间哮喘评分均明显下降,PEF占预计值百分比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儿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ECP、LTE4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CS+LTRA组患儿较ICS+LABA组下降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PEF变异率及治疗期间SABA使用次数、无症状天数、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单用与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两种给药方案均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后者对ECP和LTE4的抑制作用更强,控制哮喘症状更为迅速。
黄肖梅黄卫娟陈建江杨丽玲
关键词:沙美特罗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钠儿童依从性
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建立及中药抗内毒素炎症研究
2019年
革兰阴性菌外膜结构成分脂多糖(LPS)即内毒素,是其主要致病因子,具有广泛而复杂的生物学效应,可直接或间接引起机体发热、代谢改变、免疫功能紊乱,多器官功能损害、休克乃至死亡等许多病理生理过程。这些效应主要是通过LPS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促进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大量合成与释放,导致机体失控性炎症反应。在现代医学对由内毒素触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仍然一筹莫展的今天,不断有中药、复方或其所含成分被证明对受内毒素攻击的动物有保护作用,我们先期的研究结果亦证明中医经典复方凉膈散具有良好的抗内毒素炎症活性,从中药寻找抗内毒素治疗措施呈现良好的前景,抗内毒素中药活性筛选成为关注的热点。然而,对于中药或复方来说,由于成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限制了细胞筛选体系和分子筛选体系的应用,特别是在以有效部位、提取物甚至水煎剂为研究对象时则更加困难。若用哺乳动物模型进行大规模筛选,则费时、费力、费物资,代价难以承受。利用斑马鱼模型来筛选药物已成为发现候选药物的主要技术。近年来,转基因、诱导突变和反义morpholino knockdown等技术的使用,结合活体成像技术,使斑马鱼成为研究人类炎症免疫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学及在活体内进行高通量药物筛选的良好模式生物。近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开展了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构建及基于该模型的中药抗内毒素炎症活性筛选研究。采用LPS卵黄囊注射诱导成功建立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以LPS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迁移聚集、斑马鱼死亡率和生存时间可作为评价抗内毒素炎症活性参考指标。利用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开展了凉膈散方提取物(不同极性提取部位)抗内毒素活性筛选,凉膈散方中单味中药提取
周红玲杨丽玲刘东依卢子滨曹惠慧刘俊珊余林中
关键词:斑马鱼内毒素炎症中药药物筛选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人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靶点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人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治疗靶点。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平台BATMAN-TCM获取人参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对功能组-靶点基因-人参药物成分网络进行构建。对靶基因通过STRING平台构建出靶点群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通过在线工具metascape对靶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人NAFLD转录组表达数据GSE89632,表达量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双侧非配对t检验来检测表达差异的显著性。结果人参药物成分对脂肪代谢有显著影响,特别是脂肪酸降解。通过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了31个人参药物成分的关键靶基因(ACADM、SCD、 ACACA、 ACSL1、 NR1H3、 LEP、 PPARA、 ADIPOQ、 NR1H4、 CEBPA、 HMGCR、 SREBF1、 TNF、 SREBF2、ESR1、 ABCA1、 INS、 AKT1、 AVP、 RXRA、 HSD17B6、 SRD5A2、 UGT1A1、 CYP19A1、 PTGS2、 CYP2E1、 HTR2A、HSD17B1、EDN1、CCL5、AGTR1)和NAFLD发病过程紧密相关。其中胰岛素(insulin,INS)的节点数量远高于其他靶基因,INS的mRNA表达量在NAFLD组织中显著上调(P<0.000 1)。结论 INS可能是人参治疗NAFLD的关键核心靶点之一。
郑武娟周润昌周湘君黄卫娟陈丽英邓艳娴杨丽玲
关键词:人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网络药理学靶点蛋白相互作用
住院患者伏立康唑与伊马替尼联合应用的稳态药动学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住院患者联合应用伏立康唑与伊马替尼对药物谷浓度及稳态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住院患者联合应用伏立康唑前后伊马替尼与伏立康唑的稳态血浆药物浓度,采用DAS 3.2.8程序计算出药动学参数,采用SAS 9.0软件对谷浓度和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用药后,伊马替尼的谷浓度较联合用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伏立康唑的谷浓度高于有效浓度;而联合用药前后伊马替尼主要药动学参数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马替尼与伏立康唑联合应用可升高伊马替尼的谷浓度,而对其药动学影响不大,联合用药期间宜监测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
汤远亮吴东升徐永祥杨丽玲姚国新秦巧玲刘治安黄卫娟
关键词:伊马替尼伏立康唑联合用药药动学
2011—2015年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东莞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了解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东莞医院临床分离菌的构成、细菌耐药性的变迁及其与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病原菌培养结果、抗菌药物使用和细菌耐药率数据,采用SPSS 17软件统计分析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011—2015年共收集分离菌株7 987株,以革兰阴性菌株为主(5 429株,占68.0%);菌株数排序居前7位的分离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均<5%;出现了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较好的敏感性,但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株数呈上升趋势;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26.4%),鲍曼不动杆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30%。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与相应药物的用药频度呈正相关(r>0.8,P<0.05);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与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用药频度呈正相关(r>0.8,P<0.05),与环丙沙星的用药频度呈负相关(r<-0.8,P<0.05);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与头孢他啶、美罗培南的用药频度呈正相关(r>0.8,P<0.05),与环丙沙星的用药频度呈负相关(r<-0.8,P<0.05)。结论:5年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均最高,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逐年升高,出现了CRE,应引起重视。此外,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严重,应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药。
杨丽玲黄卫娟彭颖李明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用药频度经验用药
HPLC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伊马替尼和伏立康唑浓度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伊马替尼和伏立康唑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采用岛津LC-15C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Wonda Sil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58 nm,柱温为30℃,血浆样品经高氯酸沉淀蛋白。结果伊马替尼在0.31~20.00μg·mL^(-1)、伏立康唑在0.44~28.00μg·m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15、0.21μg·mL^(-1)(S/N=3);定量下限和低、中、高共4个浓度的伊马替尼(0.31,0.62,5.00,15.00μg·mL^(-1))和伏立康唑(0.44,0.88,7.00,21.00μg·mL^(-1))的准确度范围分别为80.01%~105.74%、129.97%~100.49%,日内精密度RSD均小于2%,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5.09%~87.73%、80.07%~85.86%(n=5)。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同时检测伊马替尼和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
杨丽玲黄卫娟韦卓纯姜松林绘姚国新刘治安汤远亮
关键词:伊马替尼伏立康唑血药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
不同产地姜黄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建立姜黄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为姜黄药材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 ODS-C18柱(150 mm×4. 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 2%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0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量为10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计算相似度,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姜黄药材进行模式识别。结果姜黄药材的HPLC对照指纹图谱中有11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3个共有峰成分;10批药材可聚为3类,分析确定了4个主成分。结论该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可为姜黄药材的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提供参考。
黄卫娟韦卓纯姜松林绘杨丽玲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构建及及中药抗内毒素炎症活性筛选被引量:1
2019年
革兰阴性菌外膜结构成分脂多糖(LPS)即内毒素,是其主要致病因子,具有广泛而复杂的生物学效应,可直接或间接引起机体发热、代谢改变、免疫功能紊乱,多器官功能损害、休克乃至死亡等许多病理生理过程。这些效应主要是通过LPS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促进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大量合成与释放,导致机体失控性炎症反应。在现代医学对由内毒素触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仍然一筹莫展的今天,不断有中药、复方或其所含成分被证明对受内毒素攻击的动物有保护作用。我们先期的研究结果亦证明,中医经典复方凉膈散具有良好的抗内毒素炎症活性,从中药寻找抗内毒素治疗措施呈现良好的前景,抗内毒素中药活性筛选成为关注的热点。然而,对于中药或复方来说,由于成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限制了细胞筛选体系和分子筛选体系的应用,特别是在以有效部位、提取物甚至水煎剂为研究对象时则更加困难。若用哺乳动物模型进行大规模筛选,则费时、费力、费物资,代价难以承受。斑马鱼被广泛用作研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利用斑马鱼模型来筛选药物已成为发现候选药物的关键技术。近年来,转基因、诱导突变和反义morpholino knockdown等技术的使用,结合活体成像技术,使斑马鱼成为研究人类炎症免疫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学及在活体内进行高通量药物筛选的良好模式生物。近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开展了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构建及基于该模型的中药抗内毒素炎症活性筛选研究。采用LPS卵黄囊注射诱导成功建立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以LPS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迁移聚集、斑马鱼死亡率、生存时间可作为评价抗内毒素炎症活性参考指标。利用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开展了凉膈散方提取物(不同极性提取部�
周红玲杨丽玲刘东依卢子滨曹惠慧刘俊珊余林中
关键词:斑马鱼内毒素炎症中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