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力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设计中的“他者”
- 2016年
- 一个设计活动,除了设计师,还涉及到许许多多其他的参与者,即所谓的"他者"。设计师如何对待这些可能或必将出现的"他者",直接关系到设计的品质。"他者"在设计中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设计的成败。文章结合几个建筑实例,探讨"他者"与建筑设计间的关系。
- 姚力郭新陈晓芳
-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长性参与者
- 战争遗产展示的演变与发展趋势被引量:4
- 2017年
- 战争遗产的独特价值及其保护展示的方法已经成为文化遗产研究的新重点。文章梳理了战争遗产展示的发展演变历程。当前,国外战争遗产的展示研究已不再局限于遗产本身,转而探讨遗产与人的关系,以及遗产价值的传承。国内的战争遗产展示研究则存在倾向性和片面性问题,研究的针对性较为欠缺,忽视了遗产展示的受众群体。未来,战争遗产的研究对象将更加广泛,更具代表性;展示设计将更具针对性和系统性;新技术的运用将给遗产展示提供更多选择;而展示研究参与者类别的增加将有助于遗产价值的深度挖掘;最终,借由受众与展示水平的共同提升,实现遗产展示的全面发展。
- 郭新姚力李震郭璇
- 闽南传统建筑中滴水兽的演变与保护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根据历史资料及现场勘查走访,理清了滴水兽的分布情况及其缘起,认为滴水兽的出现是兽类辟邪在闽南建筑中的特有表现形式,一方面见证了清末以来建筑样式变迁的过程,另一方面体现了东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按照不同标准对滴水兽进行了分类,并通过对制作工艺的分类,总结了滴水兽从萌芽到消亡的发展历程,认为功能的丧失与工艺的退化共同导致了滴水兽淡出人们的视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滴水兽功能、历史、精神、装饰及工艺五个方面价值的分析,探讨滴水兽在现代社会得以重生的可能性。
- 郭新姚力李震
- 关键词:传统民居传承
- 永宁古镇传统民居保护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
- 2017年
- 永宁卫城曾是"中国三大卫城"之一,城内传统民居数量众多,工艺精美,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然而当前的保存状况却令人担忧。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及文献梳理,概括了永宁古镇内传统民居的现状,对其历史、艺术及情感价值进行了分析,从建筑的建造工艺、使用者的管理维护以及政府的统一规划保护3个方面总结了传统民居面临的主要威胁;进而以其中保护价值较高的番仔楼为例,分析目前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详细阐释其典型代表汉林楼的保护现状。在此基础上从如何凸显传统民居的保护价值和永宁古镇的有效开发利用两个角度,展望当地传统民居保护的前景。
- 姚力李震郭新郭璇
- 关键词:传统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