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东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形成:自经典文本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马克思交往思想的科学阐述主要体现在四个阶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阶段,从"人的类本质"出发,在人本主义语境下阐述了交往思想;从《神圣家族》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交往思想,则以追求物质利益的人为出发点;《德意志意识形态》阶段,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集中阐述了交往思想;《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阶段,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交往进行了更为具体、实证的分析研究。经过这样一个辩证扬弃过程,马克思最终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达到了对人类世界客观实在性的确证,为现实的解决人的异化问题,包括交往异化,确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 李婷婷
- 关键词:唯物主义历史观文化发展
- 马克思交往思想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16年
- 近年来,对马克思交往思想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交往范畴的界定、交往的历史形态研究、交往的发展与物质生产之间关系研究、交往在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等方面。马克思的交往思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不足与缺失。总结概括马克思交往思想研究中的成果与不足,是我们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出发点与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李婷婷
-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
- 马克思交往思想的逻辑进程——基于经典文本的解读被引量:2
- 2016年
- 马克思交往思想的科学阐述主要体现在四个阶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阶段,从"人的类本质"出发,在人本主义语境下阐述了交往思想;从《神圣家族》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交往思想,则以追求物质利益的人为出发点;《德意志意识形态》阶段,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集中阐述了交往思想;《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阶段,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交往进行了更为具体、实证的分析研究。经过这样一个辩证扬弃过程,马克思最终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达到了对人类世界客观实在性的确证,为现实地解决人的异化问题,包括交往异化,确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 李婷婷
- 关键词:唯物主义历史观交往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