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静涛

作品数:6 被引量:89H指数:3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运动康复
  • 2篇术后
  • 2篇康复
  • 2篇护理
  • 1篇动脉
  • 1篇多部门合作
  • 1篇心肺运动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抑郁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分娩
  • 1篇再次足月妊娠
  • 1篇中介
  • 1篇中介作用
  • 1篇妊娠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后期
  • 1篇手术后期间
  • 1篇术后患者

机构

  • 6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6篇张静涛
  • 4篇李婷
  • 3篇张青青
  • 2篇李华
  • 1篇吴桂清
  • 1篇刘红梅
  • 1篇王丹
  • 1篇赵昕
  • 1篇张蕊
  • 1篇黄晓燕
  • 1篇郑文凯
  • 1篇闫燕

传媒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心血管外科杂...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期运动康复联合心理干预对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一期运动康复联合心理干预对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焦虑抑郁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021年在我科接受CABG的3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法,患者被分为常规护理组(174例)和干预组(180例,接受一期运动康复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ICU天数,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入院时、出院前的抑郁、焦虑发生率。结果: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干预组术后住院时间[(13.0±5.8)d比(9.5±6.9)d]显著减少,P=0.001。与入院时比较,干预组出院前焦虑发生率(43.33%比17.78%)、抑郁发生率(35.56%比6.67%)均显著降低,常规护理组抑郁发生率(36.78%比19.54%)显著降低,P均=0.001。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干预组出院前焦虑发生率(35.63%比17.78%)、抑郁发生率(19.54%比6.67%)显著降低,P均=0.001。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一期运动康复联合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CABG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李婷张青青李华吴盼张静涛刘红梅
关键词:康复冠状动脉分流术焦虑抑郁
优化抗凝剂皮下注射安全管理的临床实践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优化抗凝剂皮下注射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运用循证护理理念检索相关文献,制定出抗凝剂皮下注射操作规范,包括抗凝剂皮下注射流程设计、并发症的防范及应急处理、案例分析总结、鼓励患者参与安全管理的规范护理。自制患者评价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用抗凝剂皮下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对抗凝剂皮下注射知识知晓程度、护士皮下注射抗凝剂的规范护理落实程度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后抗凝剂皮下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知识知晓程度明显提高,护士操作规范性高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或P<0.01)。结论实施抗凝剂皮下注射安全管理,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护理安全。
闫燕张青青张静涛
关键词: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2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0
2016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进行阴道分娩的可能性。方法:对24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按患者是否同时阴道试产的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孕妇为再次妊娠后进行剖宫产的孕妇,观察组孕妇为再次妊娠后进行阴道试产的孕妇。分娩结束后,比较两组孕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产时、产后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评分及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进行分娩时,应根据其实际情况为其选择人性化的分娩方式。在确定孕妇无其他的剖宫产指征及阴道分娩的禁忌证时,应在严密监控其产程的基础上鼓励进行阴道试产,以减少其产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产后并发症。
张静涛张蕊贾蕊莉吴桂清赵昕
关键词:瘢痕子宫妊娠分娩剖宫产术手术后期间
一种患者心肺运动康复训练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患者心肺运动康复训练设备,涉及心肺运动治疗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包含u型支板,固定扶手,靠背,座板,计数板,操作机构,翻转机构,刹车机构,运动量记录机构,两个固定扶手的后方分别滑动设有操作机构,座板通过翻转机...
李婷张静涛张秦虎马雅雅姜小嫚
多部门合作急救情景模拟演练在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探讨多部门合作及不同急救情景模拟演练在护士急救能力培训的效果应用。方法:预设多个模拟抢救场景并制订护理抢救配合质量评分标准,对心外科护士进行每月一次的情景模拟演练,由护士组、医生组、麻醉组共同完成。经过2018年全年12次(每月1次)模拟演练,比较演练前后临床护士急救意识和综合能力,通过准备完毕简易呼吸器和配合气管插管的时间;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的得分;问卷调查获取医生对护理人员模拟演练前后抢救配合满意度。结果:取出及准备完毕简易呼吸器时间缩短(P<0.05);配合气管插管的时间缩短(P<0.05);理论知识掌握提高(P<0.05);操作技能提高(P<0.05);医生对护理人员抢救配合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多部门合作急救情景模拟演练提高了护士对抢救车使用的时效性,缩短了临床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医生的满意度。
张静涛孟娟李婷黄晓燕张晶
关键词:多部门合作急救培训
组织关怀对护理本科生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组织关怀、自我控制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改善护理本科生手机成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关怀氛围问卷(OCCQ)、自我控制量表(SCS)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评估900名护理本科生组织关怀程度、自我控制能力和手机成瘾倾向。结果900名护理本科生中,存在手机成瘾者314名,占34.89%。护理本科生MPATS评分与OCCQ评分、SCS评分均呈负相关(r=-0.156、-0.468,P<0.001);OCCQ评分与SCS评分呈正相关(r=0.152,P<0.001)。中介作用检验结果表明,自我控制在组织关怀与手机成瘾倾向间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4.07%。结论护理本科生手机成瘾倾向患病率较高;自我控制在组织关怀与手机成瘾倾向间具有中介作用,组织关怀能直接或间接降低护理本科生手机成瘾倾向。
李婷郑文凯王丹李华李文乐张静涛牛亚琦张青青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自我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