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3篇氧合
  • 3篇体外膜肺氧合
  • 3篇体外循环
  • 3篇外膜
  • 3篇外循环
  • 3篇膜肺
  • 3篇肺氧合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细胞
  • 2篇心脏
  • 2篇原代心肌细胞
  • 2篇手术方式
  • 2篇体外
  • 2篇缺氧
  • 2篇细胞
  • 2篇颈椎
  • 2篇肌细胞
  • 2篇姜黄素
  • 2篇复氧

机构

  • 10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0篇王振卿
  • 8篇付国伟
  • 8篇赵阳超
  • 6篇孙微
  • 5篇黄明君
  • 5篇李军
  • 2篇皮国富
  • 2篇黄世磊
  • 2篇孙建广
  • 2篇刘宏建
  • 2篇李军
  • 1篇文冰
  • 1篇刘闯
  • 1篇宋晓东
  • 1篇赵晖
  • 1篇焦周阳
  • 1篇赵俊杰

传媒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循环辅助技术在腔静脉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辅助技术在腔静脉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腔静脉肿瘤在CPB辅助下行手术治疗的相关资料,其中3例为原发或继发下腔静脉平滑肌瘤(其中1例蔓延至右心房),1例为原发性平滑肌肉瘤,1例为肝癌下腔静脉内转移,2例为肾癌下腔静脉转移,1例为胸腺瘤累及上腔静脉及右心房。通过右房-主动脉插管或右心房回输管建立CPB行辅助循环。结果 8例患者均成功将腔静脉肿瘤完整切除,顺利出院。术后随访显示,1例术后2个月出现肝衰竭死亡,2例分别于术后4、6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其余5例随访1 a无复发。结论 CPB辅助技术在腔静脉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扩大了手术适应证,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通过充分暴露术野,保证了肿瘤的彻底切除。
付国伟赵阳超王振卿孙微黄明君李军赵文增
关键词:体外循环腔静脉肿瘤手术
肺血少型小体质量婴儿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管理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肺血少型小体质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CPB)管理策略,以促进患儿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对38例体质量<5 kg的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婴儿,实施浅、中低温CPB,术中零平衡超滤结合术后改良超滤。回顾性分析患儿CPB资料。结果开放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34例,无严重心律紊乱。术后所有患儿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无严重CPB并发症。结论肺血少型小体质量婴儿,CPB小剂量预充,术中较高的血球压积和胶体渗透压,与温度良好匹配的流量,完善的心肺等器官保护,以及超滤是减少CPB术后并发症,促进患儿术后顺利恢复的有效措施。
付国伟赵阳超王振卿孙微黄明君李军赵文增
关键词:体质量体外循环婴儿
不同浓度姜黄素后处理对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制备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模型,探讨姜黄素后处理对H/R损伤保护作用的最佳浓度。 方法 实验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H/R组;姜黄素不同浓度(1、5、10 μmol/L)+H/R组。通过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评估细胞损伤;通过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R组细胞活性降低(P=0.001),各浓度姜黄素组显著增强细胞活性,尤以10 μmol/L组效果最好(P=0.017);与H/R组比较,各浓度姜黄素组显著降低LDH活性,显著降低MDA浓度,显著提高SOD活性,明显改善H/R损伤后的心肌细胞凋亡率,其中均以10 μmol/L组效果最明显(P=0.011、0.001、0.009、0.007),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9、0.083、0.134)。 结论 在造模成功的基础上,不同浓度姜黄素后处理均具有保护心肌细胞损伤,抗氧化应激,抗凋亡的作用,尤以10 μmol/L效果最好,为最佳药物浓度。
付国伟赵阳超孙微王振卿魏廷举李军赵文增
关键词:姜黄素原代心肌细胞氧化应激
逆行自体血预充联合改良超滤技术在婴幼儿心脏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逆行自体血预充(RAP)联合改良超滤(MUF)技术在婴幼儿心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 选取60例心脏手术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实验组(n=27).实验组采用RAP联合MUF方法,对照组按体外循环常规预充.分别观察围术期多时间点的红细胞比容(Hct,T1、T2、T3、T4)及乳酸(Lac)、MUF滤液量、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术后2h的输血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儿围术期有9例用血,少于对照组的3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T2、T3) Hct明显低于对照组[T2:(25.08 ±0.50)%比(26.81±0.52)%,(P<0.05],[T3:(26.04 ±0.36)%比(27.79±0.51)%,(P<0.05].其他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P联合MUF技术可有效减少婴幼儿血液稀释,满足术中灌注条件,减少围术期用血量.
付国伟王振卿孙微赵阳超黄明君李军赵文增
关键词:体外循环改良超滤心脏手术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效果对比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比较一期后路减压联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与一期后路扩大减压固定联合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外伤后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选取31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其中14例患者接受一期后路减压联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设为A组,17例患者接受后路扩大减压固定联合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设为B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改善率等。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为(290.01±102.20)ml,手术时间为(4.12±1.08)h;B组术中出血量为(494.16±262.21)ml,手术时间为(4.95±1.37)h。A组术中出血量较B组少,手术时间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1 a的JOA改善率为(0.66±0.11)%和(0.76±0.12)%,B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1 a的JOA改善率为(0.70±0.12)%和(0.80±0.10)%。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1 a的JOA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前路减压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术与一期后路扩大减压固定联合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外伤后骨折脱位,均可解除来自椎管前与椎管后方的压迫,恢复损伤节段稳定,且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安全性高等优势。
段志明皮国富刘宏建孙建广黄世磊王振卿苏高
关键词:骨折脱位颈椎内固定术减压术
血红素氧和酶-1在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和酶-1(HO-1)在姜黄素对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后处理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实验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姜黄素组(10μmol/L)、H/R组、姜黄素(10μmol/L)+ H/R组、姜黄素+ZnPP-Ⅸ(HO-1抑制剂)+H/R组.检测细胞活性及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评估细胞损伤情况;检测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凋亡酶活性;JC-1探针检测细胞膜电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HO-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达.结果 与H/R组比较,姜黄素可以诱导HO-1和bcl-2的表达,抑制bax的表达,加入ZnPP-Ⅸ后,HO-1和bcl-2表达减弱,bax表达上调(P=0.001、0.006、0.007).与对照组比较,H/R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31±7)%比100%(P=0.004),姜黄素后处理可以提高线粒体膜电位(75±16)%比(31±7)%(P=0.011),而加入ZnPP-Ⅸ阻断了姜黄素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19±4)%比(75±16)%(P=0.001).姜黄素同时具有增加心肌细胞活性和SOD活性,降低LDH、MDA浓度,及降低Caspase-3活性,降低细胞损伤、氧化应激损伤和凋亡.结论 姜黄素可通过诱导HO-1表达,减轻氧化应激及抗凋亡而具有心肌细胞保护作用,而HO-1抑制剂ZnPP-Ⅸ可以阻断姜黄素的心肌保护作用.
付国伟王振卿赵阳超文冰焦周阳赵文增
关键词:姜黄素原代心肌细胞
密闭的体外膜肺氧合系统干备的无菌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评估"干备"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系统能否在长达35 d的时间内保持无菌。方法严格无菌条件下组装5套密闭的ECMO系统(MAQUET,BE-PLS 2050),置于百级层流手术间内35 d,在预组装完成当天及第3、7、14、21、28、35天分别于离心泵前、泵后膜前、膜肺后3个部位使用无菌棉签对管路内取样,做细菌培养。同期对手术间内的空气进行细菌培养作为对照。最后对透明盒中的管路表面进行分段取样,观察有无细菌生长。结果同期的空气培养均为阴性。除了第35天ECMO环路4膜肺后培养出表皮葡萄球菌外,余管路内及透明盒中的管路表面取样标本均未观察到细菌菌落生长。结论"干备"的ECMO系统放置于百级层流手术间,28 d内使用是无菌和安全的;透明盒中的管路表面在35 d内是无菌和安全的。"干备"ECMO系统可以缩短ECMO的启动时间,从而降低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
赵阳超李杏杏李晓改付国伟黄明君赵晖王振卿孙微魏廷举宋晓东曹耿磊李军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微生物手术室
体外膜肺氧合在器官移植供体支持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探讨在器官移植前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呼吸循环不稳定供体支持的作用.方法 分析4例脑死亡器官捐献(DBD)患者,紧急行ECMO支持,辅助9.5 ~78.0 h待肝肾功能得到一定改善及相关程序完毕后手术获取供肝和供肾.结果 4例患者分别辅助78.0、32.0、9.5、14.0h,内环境稳定,肝肾功能得到一定改善.获得的2个肾脏因实变弃用,其余10个器官均顺利移植,术后2例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10例受者痊愈出院.结论 ECMO对移植供体可以提供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改善器官功能,为移植赢得充足时间,有效弥补了我国器官移植供体紧缺的现状.
付国伟赵阳超王振卿孙微黄明君李军赵文增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脑死亡供体器官移植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钳夹型颈椎病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比较颈椎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与分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钳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58例钳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组(A组)31例,分期后前路联合手术组(B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视觉模拟(VAS)评分和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JOA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神经功能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钳夹型颈椎病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分期手术与一期手术相比,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较少。对于年龄较大或合并基础疾病较多的钳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分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安全性更高。
王振卿刘宏建孙建广黄世磊苏高段志明皮国富
关键词:颈椎病一期手术分期手术
体外膜肺氧合在气道重建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总结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气道重建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外生命支持中心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ECMO辅助气道重建术患者共11例,采集患者的信息,并对患者的人口统计学、ECMO辅助方式、ECMO插管位置、ECMO辅助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在院时间、并发症等数据进行总结及分析。结果:使用ECMO辅助气道重建术患者共11例,男性8例(72.7%),年龄42岁(22d,72岁)。静脉到静脉ECMO(VVECMO)9例(81.8%),中心插管静脉到动脉ECTO(VAECMO)1例(9.1%),外周VAECMO1例(9.1%)。ECMO辅助时间160(42,1560)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2(0.75,190)h,ICU停留时间5(0,37)d,在院时间21(9,39)d。所有患者均顺利撤除ECMO并存活出院。结论:因气道肿瘤、气管断裂等需要气道重建的患者,术中短期使用ECMO辅助是安全可行的。对于低体质量患儿的气道手术进行术中辅助时,可选择中心插管VAECMO,既能有效预防手术过程中指脉氧饱和度下降的情况,也能避免颈动脉插管的损伤。
付国伟李军赵俊杰阚亚柏刘闯王振卿赵阳超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气管断裂气道重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