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欣
-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活动期和缓解期炎症性肠病患者粪便与黏膜主要菌群数量分析
- 目的 了解活动期和缓解期IBD患者粪便与黏膜主要菌群数量,探讨其发病是否与肠道菌群有关.方法 收集30名健康对照者、38例活动期CD、55例缓解期CD、60例活动期UC和21例缓解期UC患者的粪便样本,同时采集18名健康...
- 陈立平王伟胥欣夏冰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人文素养培养模式的探索
- 2024年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住院医师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岗位胜任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住培内涵质量建设的核心。该文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为例,紧扣核心岗位胜任为目标,分析目前人文素养培养现状,探索通过强化组织建设、锤炼师资队伍、打造多样化人文课堂、践行人文精神和优化考评体系五大方面构建人文素养培养模式。
- 陈谨瑜叶燕青何莉张岑沈丽琼胥欣
-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文素养
- 活动期与缓解期炎症性肠病患者粪便主要菌群差异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活动期与缓解期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粪便主要菌群的改变。方法:收集29例正常对照(HC)、41例活动期克罗恩病(CD)(ACD)、53例缓解期CD(RCD)、6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AUC)以及20例缓解期UC(RUC)患者的粪便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粪便主要菌群的数量。结果:健康对照粪便总菌数量与IBD患者无差异。与正常对照相比,球形梭菌亚群、柔嫩梭菌亚群及普拉梭菌在活动期CD、缓解期CD及活动期UC患者粪便中显著下降(9%、12%、10%vs 23%,P<0.01;9%、16%、11%vs 23%,P<0.05;2%、6%、4%vs 13%,P<0.05);活泼瘤胃球菌在活动期CD与UC中显著增加(2%vs 0,P<0.001;2%vs 0,P<0.01);大肠杆菌在活动期CD、缓解期CD及活动期UC患者粪便中均显著增加(19%、10%、15%vs 4%,P<0.01)。除普拉梭菌外,其他主要菌群在活动期与缓解期IBD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BD患者粪便主要菌群与健康对照不同;除普拉梭菌外,活动期与缓解期IBD患者粪便主要菌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球形梭菌亚群、柔嫩梭菌亚群及普拉梭菌的减少以及大肠杆菌的增加,提示它们可能参与IBD的发病与肠炎的维持。
- 胥欣王伟曹卉卢锐锋陈立平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粪便菌群定量PCR
- 后疫情时代临床医学研究生焦虑抑郁状态调查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研究生焦虑和抑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调查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643名在校的全日制研究生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的焦虑标准分平均为(38.79±8.80)分,有焦虑症状者总计64人(10.0%)。所有研究对象的抑郁严重程度平均分为(0.43±0.12)分,有抑郁症状者总计169人(26.3%)。不同学科的焦虑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52,P=0.019)。临床医学研究生中焦虑和抑郁情况之间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Kendallτ=0.543,P<0.01)。结论:临床医学研究生抑郁状态比例高于一般人群,且临床医学研究生焦虑和抑郁发生具有相关性,提示学院日常要重视临床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定有专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有效改善临床医学研究生心理状态。
- 胥欣杨雨飞孙婷付悦孙晓娟
- 关键词:临床医学研究生焦虑抑郁
- 巴林特小组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来源住院医师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医教协同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来源的住院医师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增加。为了缓解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来源住院医师的焦虑抑郁情绪,探讨巴林特小组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随机选择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来源的住院医师8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干预前后分别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巴林特小组干预后焦虑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巴林特小组干预后抑郁评分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结束后,住院医师反馈最多的是换位思考、有趣、愉快、倾听、理解,住院医师满意度评分为9.48分(满分10分),93.1%的住院医师认为有必要开展巴林特小组。结论巴林特小组活动可有效缓解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来源住院医师的焦虑情绪,对抑郁情绪的缓解较为有限。巴林特小组活动能够让住院医师通过分享,学会换位思考和理解他人。
- 胥欣付悦孙婷杨雨飞孙晓娟
- 关键词:住院医师焦虑抑郁
- 活动期与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黏膜主要菌群研究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 比较活动期与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UC)之间的黏膜微生态(MAM).方法 收集21例正常对照、41例活动期UC和9例缓解期UC的结、直肠黏膜.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MAM主要菌群的数量.结果 与健康对照比较,UC黏膜总菌数无显著改变.球形梭菌(C.coccoides)、普拉梭菌在(F.prausnitzii)活动、缓解期UC结肠和直肠溃疡中显著减少(8%比22%,10%比22%,10%比22%,10%比22%,P<0.05;4%比13%,7%比13%,4%比13%,4%比13%,P<0.05).柔嫩梭菌(C.leptum)在活动、缓解期结肠溃疡,活动期直肠溃疡与非溃疡中显著减少(9%比22%,11%比22%,9%比22%,16%比22%,P<0.05).大肠杆菌(E.coli)在活动、缓解期结肠溃疡以及活动期直肠溃疡与非溃疡中显著增加(21%比6%,21%比6%,P<0.05;11%比6%,21%比6%,P<0.05).缓解期结肠C.leptum显著高于活动期结肠(11%比9%,P <0.05),缓解期直肠普氏菌属(Prevotella)数量显著高于活动期直肠(2%比0%,P<0.01).结论 活动与缓解期UC的MAM与健康对照不同,活动与缓解期之间黏膜主要菌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M益生菌的减少及条件致病菌的增多,提示它们可能参与UC的发病与炎症的维持.
- 曹卉王伟卢锐锋胥欣陈立平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