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龙

作品数:9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宜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4篇腰椎
  • 3篇胸腰椎
  • 3篇胸腰椎骨折
  • 3篇腰椎骨折
  • 3篇椎骨
  • 3篇椎体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3篇成形术
  • 2篇疏松性
  • 2篇前路
  • 2篇椎体成形
  • 2篇椎体成形术
  • 2篇椎体成形术治...
  • 2篇椎体压缩
  • 2篇内固定
  • 2篇经皮椎体成形
  • 2篇经皮椎体成形...
  • 2篇经皮椎体成形...

机构

  • 9篇宜兴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江龙
  • 8篇王强
  • 4篇钱玉强
  • 4篇吴寅良
  • 4篇陈亮
  • 3篇周波
  • 2篇彭俊
  • 1篇陈亮
  • 1篇蒋俊锋

传媒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骨质疏松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
2023年
目的 评估伴骨质疏松的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影像学形态及临床特征。方法 纳入2017年11月至2021年12月27例骨质疏松性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作为骨质疏松组,其中男5例,女22例;年龄51~79岁,平均(68.1±7.4)岁。同时选取27例非骨质疏松性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作为非骨质疏松组,其中男8例,女19例;年龄53~76岁,平均(66.3±6.9)岁。记录两组骨密度T值与临床症状,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站立位全脊柱X线片上各项影像学参数,进一步分析骨质疏松组骨密度T值与各影像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骨质疏松组平均T值(-3.0±0.6),显著低于非骨质疏松组(-0.6±1.4)。两组腰痛、肌力减退与感觉异常占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左腰弯13例,右腰弯14例。非骨质疏松组左腰弯11例,右腰弯16例。两组腰弯及胸弯的Cobb角、顶椎偏移、顶椎旋转、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冠状位及矢状位躯干偏移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中T值与胸椎后凸角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568,P=0.022)。结论 伴骨质疏松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冠矢状面形态与非骨质疏松性患者相近,伴骨质疏松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骨质疏松程度与胸椎后凸角呈现相关性。
江龙王强钱玉强陈亮杨斐史珂湘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侧凸骨质疏松骨密度影像学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2021年
分析对脊柱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5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对象实施研究,全部患者均满足研究要求,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尽心个分组。将其中25例纳入对照组,予以开放内固定治疗,剩余25例纳入研究组,予以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研究组时间为2019年3月—2021年3月,完成研究后比较各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0%,P<0.05;研究组(96.00%)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76.00%)高,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及住院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脊柱骨折患者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出血少等优势,可明显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应用价值理想。
江龙
关键词:脊柱骨折
纳米人工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复位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评估纳米人工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复位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64例,其中32例接受后路钉棒复位纳米人工骨修复骨缺损(观察组),另32例仅接受后路钉棒复位未行纳米人工骨填充(对照组)。记录2组固定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测量并比较2组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各项影像学参数,观察末次随访时2组骨性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观察组随访12~37个月,对照组随访12~28个月。2组患者固定节段、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1例。2组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局部后凸角、骨折椎体楔形角低于术前,骨折椎体前缘高度高于术前,椎管占位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骨缺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骨折椎体楔形角小于对照组,骨折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植骨均融合,对照组14例椎体内骨缺损仍存在。结论术中三维CT是评估胸腰椎骨折复位后骨缺损的一种简单有效的影像学手段。对于存在骨缺损者,使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联合纳米人工骨修复骨缺损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周波王强蒋俊锋钱玉强陈亮杨斐张行江龙
关键词:胸椎腰椎骨代用品内固定器
青壮年颈椎无骨折脱位的急性颈脊髓中央型损伤颈椎前路探查术疗效分析
陈亮王强江龙
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被引量:33
2016年
目的探讨采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患者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行性,并评价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应用高黏度骨水泥后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38例共计45个椎体,其中伴发胸腰椎侧弯畸形10例11个椎体。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ODI脊柱评分。并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充盈情况、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等指标来评估手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前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VAS疼痛评分、ODI脊柱评分与术后3 d、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脊柱侧弯患者,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充盈情况、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延长,术中透视次数增多。结论采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伴脊柱侧弯的老年患者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掌握正确的手术操作步骤和方法,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吴寅良王强彭俊李法年江龙
关键词: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老年患者骨质疏松
高粘度骨水泥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折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新型高粘度骨水泥(hyperviscosity cement,HVC)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相关并发症.方法...
王强吴寅良江龙
经椎间隙脊柱Ⅳ级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经椎间隙脊柱Ⅳ级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6—2017-05采用经椎间隙入路Ⅳ级截骨术治疗的27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比较术前与术后即刻局部后凸畸形角(Focal kyphosis,FK)、椎体楔变角(Vertebral wedge angle,VWA)、胸腰椎后凸角(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ODI指数。结果 2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2.0~3.5年,平均2.5年。术后出现1例脑脊液漏,2例切口愈合不良,对症治疗后治愈。术后即刻FK、VWA、TLK较术前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即刻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ODI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间隙脊柱Ⅳ级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矫正效果好,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江龙王强吴寅良周波钱玉强陈亮杨斐
关键词:胸腰段后凸畸形
3D C型臂Ⅹ线机在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评价3D C型臂Ⅹ线机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3-01—2014-12在3D C型臂Ⅹ线机透视下行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86例。观察骨水泥渗漏、神经损伤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8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工作通道位置良好。9例出现骨水泥渗漏,其中前方侧方渗漏4例,椎间渗漏2例,静脉渗漏2例,椎管内渗漏1例(少量渗漏,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术后疼痛缓解明显,部分患者腰背部术口及肌肉疼痛,止痛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 3D C型臂Ⅹ线机透视下行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操作简便、透视图像清晰、安全有效。
钱玉强王强彭俊葛驰李法年江龙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型臂X线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不稳定Hangman骨折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颈椎矢状面形态的影像学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估不稳定Hangman骨折行C(2、3)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的矢状面形态。方法对自2011-03—2015-02在本院接受C(2、3)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且有完整术后随访资料的19例不稳定Hangman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的C(2、3)局部后凸角(LK)、C2椎体前移距离、上颈椎角(C0~2)、下颈椎角(C2~7)、颈椎矢状面平衡(C2~7SVA)。结果 19例术后平均随访10(6~24)个月。术中均未出现脊髓及神经损伤。术后仅1例ASIA C级,脊髓及神经功能改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LK、C2椎体前移距离、上颈椎角、下颈椎角、C2~7SVA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2、3)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可矫正不稳定Hangman骨折后C2成角及前移,恢复颈椎局部及整体矢状面平衡,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王强吴寅良周波李法年陈亮江龙
关键词:矢状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