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雪梅
-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SCT在慢性阑尾炎诊断及阑尾黏液囊肿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
- 第一部分慢性阑尾炎的MSCT表现及其与正常阑尾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阑尾炎(CA)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CA及辨别正常阑尾(NA)的能力。 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3至2017...
- 齐雪梅
- 关键词:慢性阑尾炎黏液囊肿计算机体层成像
- 文献传递
- 腹膜后血管瘤1例被引量:2
- 2016年
- 患者女,45岁。2015年8月28日健康查体B超发现右侧肾上腺肿瘤。查体:腹部平坦,腹肌软,未触及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异常包块。 CT表现:右侧肾上腺区见一软组织肿块(图1),大小约2.6cm ×4.1cm,形状尚规则,边界清晰,包膜完整,肿块密度不均匀,最高CT值约47HU,最低CT值约-9 HU。增强扫描肿块延迟强化,动脉期(图2)、静脉期(图3)CT值分别为64HU、120HU,分隔强化明显,各分隔内强化程度不均。多平面重建图像可见肿物的供血动脉起自右肾动脉近端(图4,5),肿块静脉汇入右肾静脉(图6),右肾上腺外侧支和右肾上极受压。 CT诊断: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所见:行腹腔镜右肾上腺切除术,术中于腹膜后见一大小约4cm ×3cm肿物,质韧,与肝脏、肾上极及周围组织粘连紧密。沿包膜外将肿物同肾脏、肝脏充分游离,逐一离断供应血管,完整摘除。病理诊断:(腹膜后)血管瘤。
- 赵庆玲梁长虎齐雪梅王晨刘林祥
- 输尿管息肉突入膀胱1例被引量:3
- 2016年
- 患者男性,年龄15岁。患者因“4天前剧烈运动后出现肉眼血尿”为主诉入院,无尿急、尿频、尿痛,无脓尿,无腰腹部不适,未诉其它相关不适。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可,小便同前,大便正常,体重较前未诉明显改变。实验室尿沉渣检查:红细胞8366/ul,白细胞23/ul。
- 高献芳齐雪梅梁长虎
- 关键词:输尿管肿瘤息肉
- CT增强扫描在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和胃肠道间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IAF)CT增强扫描的特征,并分析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证实的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IAF)和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其中IAF和GIST分别16例。16例IAF中13例行三期增强扫描(包括2例复发病例),3例仅行双期增强扫描,16例GIST均行三期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有平扫CT图像,分别测量病灶在平扫、动脉期、静脉期或延迟期的密度,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和配对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析病灶的强化程度以及强化方式,并分别获得两组病例的强化曲线。结果 16例IAF中14例单发,2例多发,1例两次复发;位于肠系膜2例,腹腔6例,腹膜后2例,盆腔5例,肾上腺区1例;IAF表现为动脉期和门静脉期较低的强化程度,以及延迟强化的特征,GIST表现为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明显强化,延迟期强化程度减低,两者的强化程度以及强化方式鉴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IAF的强化曲线呈上升型,GIST呈抛物线型。结论增强CT能显示IAF的特征。IAF动脉期和门静脉期较低的强化程度、延迟强化的特征和强化曲线的类型对鉴别GIST有一定的帮助。
- 郑晨齐雪梅梁长虎孙晓蓉
- 关键词:纤维瘤病胃肠道间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