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介入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对比剂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力衰竭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胱抑素
  • 1篇血清胱抑素C
  • 1篇抑素
  • 1篇再灌注
  • 1篇肾损
  • 1篇肾损伤
  • 1篇肾损伤分子-...

机构

  • 3篇广东省农垦中...
  • 1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3篇唐方明
  • 3篇敖伟
  • 2篇何星球
  • 2篇包浔娜
  • 2篇郑云龙
  • 2篇王格社
  • 2篇陈冠鹏
  • 2篇叶丽冰
  • 2篇李鸿杰
  • 1篇吴聪聪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心力衰竭检测标志物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其发生发展伴随着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各种体液因子的复杂变化。心衰标志物的检测是诊断心衰最方便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标志物是尿钠肽,但其对心衰的诊断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探究其他敏感可靠的检测指标,对于心衰的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现临床上广泛应用以及近年研究认为极具应用前景的心衰检测标志物做一综述。
敖伟唐方明
关键词:心力衰竭标志物尿钠肽
尿肾损伤分子-1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介入后对比剂致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尿肾损伤分子-1(KIM-1)和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介入后对比剂致急性肾损伤(CI-AKI)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351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检测术前及术后12、24、48 h血清肌酐(Scr)和血清胱抑素C(CysC)、尿KIM-1水平,比较43例CI-AKI和43例对照者Scr、CysC、KIM-1水平。结果对照组术后Scr、CysC及KIM-1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及同时点对照组比较,CI-AKI组术后各时点KIM-1水平、术后24h和48 h Scr水平、以及术后24 h Cys 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或0.05)。CI-AKI组术后24 h Scr与KIM-1及CysC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18与0.629,均P<0.01)。结论联合检测尿KIM-1和血清CysC水平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CI-AKI。
包浔娜唐方明李鸿杰叶丽冰敖伟何星球陈冠鹏王格社郑云龙
关键词:肾损伤分子1
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 C)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71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IPo C组(n=37),再灌注开始3 min内,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而IPo C组给予30 s再灌注/30 s再闭塞的3次循环。检测术前及术后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并记录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后2 h内心律失常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Po C组术后TNF-α、hs-CRP、MDA、NT-pro BNP、CK-MB水平及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P<0.05或0.01),而SOD及LVEF水平升高(P<0.05)。结论 IPo C可能通过抑制心肌炎症、氧化应激反应等机制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AMI患者心功能及预后。
唐方明李鸿杰敖伟王格社陈冠鹏叶丽冰吴聪聪包浔娜何星球郑云龙
关键词:缺血后适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