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梅
- 作品数:3 被引量:55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发生机制:双加工模型的解释被引量:2
- 2017年
- 青少年期是冒险行为的高发期,长期以来研究者对其发生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该文在简要介绍传统决策模型的基础上主要综述了解释青少年冒险行为发生机制的双加工模型,包含模糊痕迹理论、原型-意愿模型两个认知加工模型和双系统模型、成熟不平衡模型两个神经生物学模型。尽管上述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青春期冒险行为高发的原因,但是这些双加工模型及其有关研究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如关于决策模式存在相互对立的观点、关于认知能力发展存在分歧、模型的适用范围问题、神经生物模型的弊端、缺乏对真实冒险行为的研究等,未来研究对上述方面应予以关注。
- 李永梅田录梅袁竞驰单楠刘翔
- 关键词:青少年
- 积极同伴压力、自尊对青少年不同冒险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9
- 2016年
- 该研究基于问题行为理论,采用问卷法对普通高中、中职院校689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积极同伴压力、自尊对青少年不同冒险行为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和学校差异。结果表明:(1)中职院校生的积极同伴压力和冒险行为都显著高于普通高中生;(2)积极同伴压力不能预测青少年的适应不良冒险行为,但可显著预测普通高中生的社会可接受冒险行为;(3)自尊可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适应不良冒险行为,显著正向预测普通高中生的社会可接受冒险行为;(4)自尊仅可以调节普通高中生的积极同伴压力与社会可接受冒险行为的关系:高自尊增强了高积极同伴压力对青少年社会可接受冒险行为的影响;但它不能调节无论哪所学校青少年的积极同伴压力与适应不良冒险行为的关系。
- 田录梅夏大勇李永梅单楠刘翔
- 关键词:自尊青少年
- 同伴在场和自尊水平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来自ERPs的证据被引量:26
- 2018年
-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讨同伴在场与自尊水平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实验采用气球模拟风险任务(BART),比较不同条件下青少年冒险行为量的差异。结果发现:(1)同伴在场时青少年冒险行为更多,比无同伴在场诱发的N1、P3、LPP波幅更大;(2)高自尊青少年更加冒险,且诱发的P3、LPP波幅更大;(3)同伴在场与自尊的交互作用显著,仅高自尊青少年的同伴在场效应明显,诱发出更大波幅的N1、P3、LPP成分。结果提示,同伴在场时高自尊的青少年更可能参与一些非消极的冒险行为,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冒险中的奖赏信息更敏感、更兴奋、趋近动机更强。
- 田录梅袁竞驰李永梅
- 关键词:自尊青少年事件相关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