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凤
-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绵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癫痫儿童的家庭护理
- 2016年
- 目的:探讨癫痫儿童的家庭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治疗并出院的6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出院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家庭护理。对所有患儿进行一年随访,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可在癫痫儿童中推广运用。
- 尹凤
- 关键词:癫痫儿童家庭护理
- 一种儿童胃管固定贴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胃管固定贴,包括贴片本体,所述贴片本体上设置有对称的Y形开口,所述Y形开口使得所述贴片本体的中部分为上下两部分,且所述Y形开口的下侧设置有辅助胶布,所述辅助胶布上设置有可使所述辅助胶布向一侧旋转的...
- 赵艳谢帅尹显蓉尹凤胡红梅陈静马绍芳
- 浅静脉评级管理在儿科静脉穿刺输液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小儿浅静脉评估量表在管理儿科静脉穿刺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8月在本科住院的915例患儿分为观察组(430例)和对照组(485例);观察组运用小儿浅静脉评估量表进行浅静脉评级,再选择相应层级的护士完成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静脉穿刺管理;对比两组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调查患儿家属对护理穿刺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士穿刺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小儿浅静脉评估量表管理儿科静脉穿刺输液工作,可提高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提高家属对护士穿刺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 李小玉邱云唐晓丽江凤琼王晓燕叶桥华尹凤杜海欣张正萱
- 关键词:静脉穿刺医患关系
- 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PICC拔管困难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22年
- 1病例资料2018年1月—2021年7月期间绵阳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血液肿瘤疾病患儿中,共置管32例。已拔管患者共26例,拔管困难者3例,拔管困难发生率11.5%。已拔管26例患儿中,ALL患儿18例,拔管困难的3例患儿均为ALL。3例患儿治疗方案均采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方案治疗。现将患儿初诊时相关资料(表1),置管前情况(表2),置管及置管后维护情况(表3),治疗及相关事件(表4)统计如下。
- 杜春燕胡陶曾茹雪尹凤吴玉梅
- 关键词:拔管困难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病例资料
- 1例巧用导丝解除PICC置管患者拔管困难的护理体会
- 2022年
- 总结1例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拔管困难患儿应用导丝顺利拔管的护理经验。拔管前对患儿做好心理护理,让患儿了解PICC拔管方法及步骤,缓解患儿及家长的紧张情绪。做好充分的皮肤准备,配合调整穿刺侧肢体做热敷、内旋、外旋、内收、外展等各种姿势,几次尝试拔管失败后,行彩超、X线、CT检查,排除血管痉挛、收缩、血栓形成、导管异位与上腔静脉黏连所致拔管困难。经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MDT)讨论后,本例患者拔管困难原因为导管与血管内壁粘连,为避免导管过度牵拉而断裂以及血管组织损伤,尝试在B超监测下,应用导丝拔管。在无菌操作下,剪断部分外露导管并插入备用无菌导丝,逐渐向外拔出PICC导管和导丝,最终顺利拔出导管。
- 尹凤谢帅邱云
- 关键词:PICC拔管困难导丝B超监测
-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预防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60例急性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PEG-rhG-CSF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化疗前及化疗3周后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和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化疗后3周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和结束时间,比较两组患儿化疗3周后在白细胞降低发生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N)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化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ANC、WBC水平均较化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患儿的ANC、WBC水平分别为(6.77±4.22)×10^(9)/L、(9.17±3.36)×10^(9)/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34±2.34)×10^(9)/L、(8.91±3.56)×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开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和结束时间分别为(8.99±3.31)、(4.79±1.1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5.56±4.91)、(6.97±3.3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白细胞降低率、FN实际发生率、再住院率和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30.00%、10.00%、3.33%、3.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6.67%、40.00%、43.33%、3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ANC减少、感染、骨骼肌肉酸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6.67%、6.67%、3.33%、6.67%、1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3.33%、30.00%、16.67%、26.67%、3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G-rhG-CSF能明显缩短急性ALL患儿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和结束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预防急性ALL患儿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方面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 尹凤邱云李龙燕谢帅胡红梅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性粒细胞减少
- 一种PICC置管患者的功能锻炼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ICC置管患者的功能锻炼装置,所述底座顶端中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壁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放置槽内壁位于挡块一侧位置处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对称滑动连接有滚球,...
- 代梦琴邱云谢帅尹显蓉李秦尹凤赵艳岳魏巍胡红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