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童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媒体对留守儿童媒介形象的构建及受众认知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 2016年
- 媒体对于留守儿童形象的建构是趋于一种"固化"边缘群体化的整体形象,受众对留守儿童形象建构的认知有三个方面:受众眼中的被害儿童形象、受众眼中儿童作为施害者的形象,对留守儿童的成长造成"二次心理形象再现"的伤害,影响受害儿童的恢复和正常生活、定义并排斥施害儿童。
- 陈童
- 关键词:留守儿童媒介形象
- 议程设置下的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再现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以《南方周末》中留守儿童的新闻报道为个案,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留守儿童媒介形象的呈现。研究发现,《南方周末》对留守儿童群体的报道以留守儿童个案或群体的现实生活境况为主;报道类型以通讯、深度报道为主;消息来源多元化;媒介对留守儿童形象的再现从中立的角度倾向性建构负面形象,留守儿童形象的建构是大众议程与媒介议程相互建构的结果。
- 陈童
- 关键词:留守儿童《南方周末》
- 我国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建构的现状分析
- 2016年
- 媒体对留守儿童的新闻报道,所再现出的留守儿童形象大体是三方面的趋势,一是正面的好儿童形象;二是"问题"式的负面儿童形象;三是中立客观的"沐恩幸福"的被关爱形象。从主流媒体到地方媒体对留守儿童形象建构的倾向上分析,媒体对于"留守儿童"形象的建构趋于群体化、类型化,倾向于负面形象的建构。
- 陈童
- 关键词:留守儿童
- 《南方周末》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建构变迁与启示被引量:8
- 2016年
- 留守儿童问题因2016年3月民政部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而再次受到媒体及社会的高度关注,本研究以《南方周末》2009年至2016年刊发的留守儿童相关报道为对象,对其报道主题、消息来源、留守儿童形象建构倾向性及建构路径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南方周末》留守儿童的报道以2016年为分水岭,呈现巨大差异,产生差异的根源则是建构路径的导向不同。2016年之前以事件为导向的建构,强化了留守儿童的"问题命题",有可能对社会产生离心效果风险,造成公众的焦虑。而2016年之后以责任为导向的建构,搭建对话平台、建构正面形象,则能够达成社会共识、减小风险置换,对社会形成团结的向心效果,具有启示意义。
- 尹金凤陈童
- 关键词:留守儿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