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坤

作品数:32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建筑科学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1篇相场
  • 19篇微观相场
  • 9篇微观相场模拟
  • 9篇相场法
  • 9篇相场模拟
  • 8篇合金
  • 7篇微观相场法
  • 5篇镍基
  • 4篇时效
  • 4篇镍基合金
  • 4篇基合金
  • 3篇旋压
  • 3篇压燃
  • 3篇亚声速
  • 3篇筒形件
  • 3篇密封
  • 3篇高压燃气
  • 3篇固冲发动机
  • 3篇喉部
  • 3篇NI

机构

  • 32篇西北工业大学
  • 6篇中国商用飞机...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作者

  • 32篇杨坤
  • 22篇陈铮
  • 18篇王永欣
  • 13篇张明义
  • 6篇卢艳丽
  • 6篇李健
  • 5篇董卫平
  • 3篇郭舒
  • 3篇张亮
  • 3篇张静
  • 3篇王书贤
  • 2篇范晓丽
  • 2篇邓学良
  • 2篇陈引平
  • 1篇韩建业
  • 1篇来庆波
  • 1篇沙婷
  • 1篇梁军浩

传媒

  • 11篇稀有金属材料...
  • 3篇Transa...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科学通报
  • 1篇锻压技术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 1篇中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技...
  • 1篇有色金属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观相场法计算Fe含量对NiAlFe三元合金中反位缺陷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三元微观相场模型,对铝含量大于25%(原子分数,下同)与镍含量大于75%(原子分数,下同)的NiAlFe三元合金中反位缺陷NiAl、AlNi随Fe含量变化的规律进行模拟计算,其中NiAl(AlNi)表示Ni(Al)原子占据Al(Ni)格点产生的反位缺陷。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Fe含量的增大,铝含量大于25%的NiAlFe合金中AlNi浓度明显上升,NiAl浓度略有上升,但小于AlNi浓度,相反在镍含量大于75%的NiAlFe合金中NiAl浓度明显上升且远大于AlNi浓度;同一温度下比较铝含量大于25%与镍含量大于75%的NiAlFe合金中反位缺陷受Fe含量影响的程度差异,发现前者的AlNi浓度比后者受Fe含量影响大,而后者的NiAl浓度比前者受Fe含量影响大。此外,反位缺陷NiAl和AlNi浓度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均是逐渐由初始值降低至平衡值;温度升高促使反位缺陷演化变缓慢以及平衡时浓度增大。
郭舒陈铮王永欣杨坤卢艳丽张明义陈引平
关键词:微观相场
应变能对Ni_(75)Al_(15)V_(10)合金预析出相影响的微观相场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微观相场方法,以Ni75Al15V10合金为例研究了应变能对预析出相的影响。研究发现:合金沉淀早期的应变能影响预析出相L10的析出。无应变能作用时,体系中没有预析出相L10相出现;应变能越大,L10预析出相的孕育期越短,析出量增加,稳定存在时间越长,且体系所析出的L10相的结构特征越明显。应变能较小时,无序基体有些区域先析出L10相,随后所析出的L10相转变为L12相,而在有些区域却直接析出L12相;当应变能较大时,基体大范围先析出L10相,随后部分L10预析出相溶解,只有未溶解部分最终能转变为L12相。
陈引平王永欣卢艳丽郭舒杨坤陈铮
关键词:微观相场应变能
微观相场法研究镍基合金扩散通道取向效应与相间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11年
基于微观相场动力学模型,以Ni75Al6.0V19.0合金为对象,研究了其相变过程的扩散通道取向效应及其通道形成过程中相间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在弹性错配应力场作用下,V原子会沿着[100]方向形成扩散通道,形成沿其短轴方向生长的DO22相,从而促使Al原子在相邻处也沿着相同的方向形成扩散通道,产生L12相的定向生长;应力的升高,取向效应先增强再减弱;在较大应力下,V原子的平均占位较晚达到稳定、Al原子则较早.
杨坤陈铮董卫平王永欣张明义
关键词:微观相场
Ni75Al_xV_(25-x)合金中异相界面成分演化的微观相场模拟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微观相场模型研究界面原子结构和相变方向对Ni75AlxV25-x合金中异相间有序畴界和有序/无序相界成分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异相间有序畴界处,V在有序畴界的DO22相一侧贫化,在有序畴界的L12相一侧偏聚;Al则在有序畴界的DO22相一侧偏聚,在有序畴界的L12相一侧贫化。Ni在异相间可迁移有序畴界处的成分受相变方向和界面结构的影响。在DO22相与无序相之间形成的相界处,Al和Ni偏聚,V则贫化;在L12相与无序相之间形成的相界处,Al和Ni贫化,V则偏聚。由于溶质拖拽效应,合金元素在有序畴界处的偏聚和贫化倾向不随有序畴界迁移改变,但程度变化。
张明义杨坤陈铮王永欣张嘉振
关键词:微观相场
微观相场法研究镍基合金沉淀相间作用的定向粗化机制(英文)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微观相场法研究Ni-Al-V合金中由长周期沉淀相各向异性生长所引起的定向粗化机制以及沉淀过程对有序相的不同作用。结果表明:DO22相主要沿着其短轴方向粗化,挤压相邻的L12相并导致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使其与基体间的错配发生变化,并在特定方向上释放出配错能,形成Al原子的扩散通道,引起其原子占位在空间上的各向异性,最终导致L12相定向粗化。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两相的析出滞后,而DO22相在较高温度的滞后更为显著;Al和V的平均占位几率降低,且Al降低得较多。
杨坤陈铮王永欣范晓丽
关键词:镍基合金微观相场模拟定向粗化扩散
时效温度对Ni-Al-V合金筏化影响的微观相场模拟被引量:1
2011年
基于微观相场动力学模型,以Ni75Al25-xVx合金为对象,研究时效温度变化对沉淀相竞争生长机制及筏状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相的生长和粗化存在各向异性和竞争机制;当具有生长各相异性的DO22相数量较少、尺寸较大时,易形成单一方向排布的组织,从而促使具有生长各向同性的L12相也沿着特定的方向生长,最终形成具有高度择向生长的"筏状"组织,且随着时效温度的降低,沉淀相提前析出;若L12相先析出,时效温度越低,DO22相越多,组织筏化越不明显;若DO22先析出,时效温度越低,DO22相越少,组织筏状越显著。
杨坤陈铮张明义王永欣
关键词:微观相场时效温度
基于Abaqus软件二次开发技术筒形件旋压过程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应用Python环境下Abaqus二次开发的自动化技术,试图解决多道次旋压成形筒形件的有限元模型自动生成这个问题。通过有限元模型的参数化设计,确定了这些参数的编程方式及其有限元模拟分析的应用程序。以Ti-50A筒形件为算例,实现了多道次旋压成形的有限元模型参数化。包括建模、确定材料参数、截面属性、加载条件、确定接触、计算及其后处理直至生成完整的数据报表。
李健杨坤
关键词:ABAQUS旋压二次开发PYTHON语言筒形件
交变温度场下Ni_(75)Al_xV_(25-x)合金筏化的微观相场模拟
2010年
基于三元体系的微观相场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交变温度场下Ni75AlxV25-x合金组织的筏化现象以及温度、成分改变时各相体积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交变温度下DO22有序相具有显著筏化趋势;Al含量较高时,L12有序相在弹性软方向上具有明显的筏化现象;当交变高温温度一定时,与恒定温度场时效后的合金相比,L12有序相的体积分数平衡值稍高,随着时效的进行和交变高温温度的升高,L12有序相的体积分数平衡值呈现缓慢升高的趋势。
杨坤王永欣陈铮郭舒郑琳萍张明义来庆波
关键词:合金组织相场模拟有序相微观相场合金相
相场法研究沉淀早期两相竞争随作用势的变化规律
2011年
基于微观相场法,利用Khachaturyan所给原子间作用势与长程序参数关系方程得出L12相和DO22相原子间作用势方程,计算出Ni3Al(L12相)、Ni3V(DO22相)随温度和浓度变化的原子间作用势值.计算结果表明:随Al原子浓度增大,Ni-Al间作用势近似呈线性增大,Ni-V间作用势近似呈线形减小.将作用势代入微观相场方程中表明:当Ni-V间作用势大于Ni-Al间作用势时,DO22相先于L12相析出;当Ni-V间作用势等于Ni-Al间作用势时,DO22相和L12相同时析出;当Ni-Al间作用势大于Ni-V间作用势时,L12相先于DO22相析出.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董卫平王永欣杨坤陈铮卢艳丽
关键词:相场法
DO_(22)相间反相畴界成分演化的微观相场模拟被引量:1
2012年
基于微观相场模型研究Ni75AlxV25-x合金沉淀过程中原子尺度界面结构对DO22-Ni3V相间反相畴界成分及其演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在DO22相间反相畴界处,镍和铝偏聚,钒贫化。由于界面溶质拖曳效应和扩散,使得合金元素在反相畴界处的偏聚和贫化程度随时间改变,但倾向不变。不同反相畴界的界面原子排列方式存在差别,这使得合金元素在界面处占位几率所受到的影响不同,从而导致合金元素在不同界面处的偏聚和贫化程度不同。相对于DO22相沿[001]方向形成的反相畴界(002)//(002),反相畴界(002)//(002).[100]处,镍的偏聚程度较大,铝的偏聚程度较小,钒的贫化程度较小。DO22相沿[100]方向形成的三种反相畴界中,在反相畴界{100}.[100]处,镍和铝的偏聚程度最大,钒的贫化程度最大,而在反相畴界{201}.[001]处,镍和铝的偏聚程度最小,钒的贫化程度最小。弹性应变能不改变合金元素在各个反相畴界处偏聚和贫化程度的相对大小。
张明义杨坤陈铮王永欣张嘉振
关键词:微观相场反相畴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