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压
  • 1篇医生
  • 1篇营养
  • 1篇营养不良
  • 1篇营养不良风险
  • 1篇营养评定
  • 1篇营养状况
  • 1篇有效性
  • 1篇社区2型糖尿...
  • 1篇社区健康教育
  • 1篇社区老年
  • 1篇社区老年人
  • 1篇社区卫生
  • 1篇社区卫生服务
  • 1篇社区卫生服务...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微型营养评定
  • 1篇卫生服务
  • 1篇卫生服务站

机构

  • 4篇昌平区回龙观...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周瑞凤
  • 1篇贾建国
  • 1篇娄树静
  • 1篇辛意
  • 1篇强锐
  • 1篇郝佳佳
  • 1篇王在凤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采用“微型营养评定法”对某社区老年人营养状况的评价及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目的采用"微型营养评定法"分析回龙观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营养状况。方法 2015年11月-12月采用结构型访谈法,通过一对一的问卷形式,对回龙观地区60岁以上420名老年人的营养情况、日常生活习惯等进行调查与评价。结果结果在420位老年人中,具有营养不良风险101人,占24.0%;营养不良9人,占2.1%;营养状况良好310人,占73.9%。结论结论回龙观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营养状况存在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有必要全面普及日常行为知识,加强营养健康指导。
郝佳佳贾建国周瑞凤于淑月王在凤
关键词:营养状况营养不良风险营养不良
目标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的有效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效果和体会。方法该社区卫生服务站引入"目标管理方法",对医护人员进行工作管理,并运用到三基考核中,观察和分析目标管理的效果和体会。结果将目标管理法模式实施前后的医护人员主动参与站内管理的主动率、三基考核合格率、患者满意度等数据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目标管理法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内实行管理,能提高医护人员主动参与站内管理的主动率、三基考核合格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
周瑞凤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站有效性
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个体化管理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和分析社区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法对社区高血压患者个体化管理的遵医率和血压控制率的干预作用。方法龙跃苑社区卫生服务站"慢病管理系统"中180例的高血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不施以干预,实验组施以社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干预后的遵医情况和血压控制率。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的遵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压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社区健康教育引入到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实践的1年工作中,有利于改善高血压病患的遵医行为、血压控制率对高血压病的认知度,降低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值得在社区卫生工作中推广。
周瑞凤
关键词:社区健康教育高血压病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2型糖尿病慢病管理的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及下属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并自愿参加研究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干预管理24个月。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管理方式,实验组给予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干预,比较管理12个月和24个月后,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压的联合达标情况,以及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DQSL)评分。结果干预随访24个月后,对照组失访4例,实验组失访3例,最终将对照组96例、实验组97例纳入本研究。干预前,对照组、实验组的血糖、血脂、血压联合达标率分别为7.3%(7/96)、8.2%(8/97),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管理12个月后,对照组、管理组的血糖、血脂、血压联合达标率分别为12.5%(12/96)、20.6%(20/9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管理24个月后,对照组、管理组的血糖、血脂、血压联合达标率分别为13.5%(13/96)、24.7%(24/9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医生式服务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血脂、联合达标的影响因素(P <0.05)。管理前,两组间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治疗维度评分及总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12个月后、24个月后,两组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治疗维度评分及总评分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下的社区2型糖尿病慢病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联合达标率,又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马静敏强锐娄树静辛意周瑞凤
关键词:家庭医生式服务2型糖尿病慢病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