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廷廷

作品数:8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肿瘤
  • 3篇化疗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老年
  • 2篇肺癌
  • 2篇癌患者
  • 1篇单抗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密度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肿瘤
  • 1篇亚基
  • 1篇因子-1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患者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标记
  • 1篇鼠肝

机构

  • 7篇沧州市中心医...

作者

  • 7篇郭廷廷
  • 6篇史英
  • 6篇柳志宝
  • 5篇刘纪红
  • 1篇王朝霞
  • 1篇赵云燕

传媒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7
  • 3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肿瘤科护理用带辅助坐立结构的护理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肿瘤科护理用带辅助坐立结构的护理床,其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两侧均固定有侧板,所述床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U型板,两个所述侧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有第二U型板,所述第二U型板...
赵云燕王朝霞孙静张洪霞苗恩萍王倩白荣荣郑玲玲付颖颖杨艳曹苗于利利郭廷廷贾蕊郝洁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内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水平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入选10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化疗基础上加用贝伐单抗治疗。化疗2~4个月后行外科手术治疗。另选10例良性结直肠病变者作为正常组。RTPCR法测定TAMs标记物CD68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MVD分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肿瘤组织中TAMs标记的CD68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46±0.47)及(1.92±0.51),均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的表达量(0.11±0.04),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肿瘤内MVD分布分别55±12和48±10,均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26±8),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组织中CD68mRNA及MVD低于常规化疗的对照组(1.46±0.47 vs.1.92±0.51,48±10 vs.55±12,P<0.05);TAMs计数与MVD存在正相关(r=0.331,P=0.034)。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可通过阻断肿瘤内微血管形成及局部炎症反应等途径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MVD可作为一个可靠的标记物预测贝伐单抗的疗效。
史英柳志宝刘纪红郭廷廷
关键词:结直肠癌贝伐单抗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微血管密度
缺氧导因子-1α与老年人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老年人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老年患者的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组织、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和卵巢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情况,并分析HIF-1α与老年人卵巢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HIF-1a在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中有较低的表达,在卵巢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Z=11.324,P=0.002);老年患者正常组织、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和卵巢癌组织中HIF-1α染色的IOD值分别为(1.90±0.35)×10^5、(1.95±0.41)×10^5、(2.58±0.65)×10^5、(5.95±1.02)×10^5,HIF-1q在卵巢交界性肿瘤中和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F=15.711、P=0.001)。Ⅰ~Ⅱ期、高/中分化、淋巴结无转移的卵巢癌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比例低于Ⅲ~Ⅳ期、低分化、淋巴结有转移的卵巢癌组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14、6.121、6.364,P=0.030、0.013、0.012)。结论HIF-1α在老年人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卵巢组织有所上调,可能与老年患者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临床预后有关。
史英柳志宝刘纪红郭廷廷
关键词:卵巢肿瘤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
TAP CEA NSE和CYFRA21-1对肺癌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探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肿瘤标记物水平变化,分析其对肺癌化疗效果评价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205例,采用含铂类的两药或三药联合化疗,另选取门诊非肿瘤患者50例为对照组。于第1周期化疗前和第3周期化疗前采空腹静脉血标本,对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测量,并比较化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1CEA、NSE、CYFRA21-1水平分别在腺癌、小细胞肺癌、鳞癌中阳性率最高(P<0.05)。2CEA、NSE、CYFRA21-1在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末梢血TAP和血清CEA、NSE、CYFRA21-1表达水平变化对化疗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史英柳志宝刘纪红郭廷廷
关键词:肺癌化疗肿瘤标记物
血清肿瘤异常蛋白与肺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关系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异常蛋白(TAP)与肺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行术后辅助治疗或姑息治疗的肺腺癌患者(肺腺癌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治疗前两组的TAP水平以及不同病理分期肺腺癌患者的TAP水平。根据化疗效果将胰腺癌患者进行分组,分析不同组别患者治疗前后TAP水平的差异。结果肺腺癌组的TAP水平和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病理分期肺腺癌患者的TA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理分期越晚,TAP水平越高;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组患者治疗后TAP水平较本组治疗前下降,进展组患者治疗后TAP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的疗效越差,TAP水平越高。结论肺腺癌患者的血清TAP水平明显升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的患者TAP水平越高,TAP可作为肺腺癌预后预测的重要指标。
史英柳志宝郭廷廷刘纪红
关键词:肺腺癌化疗效果
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性及生存质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对比观察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安全性和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老年III期或IV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埃克替尼组80例和吉非替尼组70例,分别采取相应药物治疗,当患者发展至进展期或无法耐受时停药,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采用肺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LICP-LU)评定患者生存质量,随访2年后评估两组生存情况。结果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恶心、呕吐及肝功能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埃克替尼组QLICP-LU生存质量评分为(171.38±12.81)分,显著高于吉非替尼组的(166.25±11.45)分(P=0.0111),其中躯体活动、社会功能、共性症状及不良反应模块评分均高于吉非替尼组(P<0.05)。埃克替尼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高于吉非替尼组,但Kaplan-Meier生存曲线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168)。结论埃克替尼用于一线治疗老年NSCLC较吉非替尼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史英柳志宝刘纪红郭廷廷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埃克替尼吉非替尼安全性
大鼠肝癌模型和老年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在大鼠肝癌模型和老年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通过小剂量二乙基亚硝胺(DEN)腹腔注射的方法,成功建立了大鼠肝癌模型,对血清AFP、CA-199和CEA在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收集健康老年人和肝癌老年患者各80例的血液标本,对血清AFP、CA-199和CEA在健康老年人和肝癌老年患者中表达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与正常大鼠比较,肝癌大鼠的血清AFP、CA-199和CEA分别为(4.21±1.32)μg/L、(3.78±1.04)kU/L、(3.54±0.92)μg/L,与对照组大鼠(1.05±0.33)μg/L、(1.00±0.28)kU/L、(1.10±0.37)μg/L比较,均出现明显上调(t=9.493、8.609、7.675,P=0.000、0.000、0.000)。肝癌组80例老年肝癌患者的血清AFP、CA-199和CEA分别为(66.89±9.33)μg/L、(116.89±43.33)kU/L、(5. 83 ± 1. 56)μg/L,与对照组同期健康的老年体检者(2.56±1.09)μg/L、(5.56±1.26)kU/L、(1. 17 ± 0.51)μg/L比较,均出现上调(t=14.379、17.470、10.677,P=0.000、0.000、0.000);肝癌组AFP、CA-199和CEA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77.50%(62例),高于对照组1.25%(1例)(χ2=17.260,P=0.000)。 结论 血清AFP、CA-199和CEA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肝癌阳性检出率。
史英柳志宝郭廷廷
关键词:肝肿瘤生物学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