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恒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胸椎
  • 1篇修复骨缺损
  • 1篇诱导骨
  • 1篇通路
  • 1篇盘移位
  • 1篇贫血
  • 1篇缺损
  • 1篇肿瘤
  • 1篇椎间盘
  • 1篇椎间盘移位
  • 1篇组织工程支架
  • 1篇漏诊
  • 1篇康复
  • 1篇康复训练
  • 1篇活性
  • 1篇活性物质
  • 1篇脊膜
  • 1篇脊膜瘤
  • 1篇脊髓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第二...

作者

  • 3篇张恒
  • 2篇杨小玉
  • 2篇李建安
  • 2篇夏鹏
  • 1篇潘肃
  • 1篇郑爽
  • 1篇张伟
  • 1篇廖少俊
  • 1篇侯婷婷
  • 1篇付川
  • 1篇张郡
  • 1篇王凯

传媒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p53通路抑制FANCD2基因的表达来诱导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与骨肉瘤(OS)和范可尼贫血(FA)相关联的通路和分子机制。方法进行范可尼贫血互补群D2(FANCD2)的siRNA构建并转录至骨肉瘤细胞株MG-63细胞中。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G-63细胞中FANCD2蛋白表达。结果在MG-63细胞中,FANCD2基因表达受到抑制,诱导细胞调亡。p53信号通路介导细胞凋亡。FANCD2基因表达抑制后,TP53INP1基因表达上调,促进p53的磷酸化,p21蛋白被激活,导致依赖半胱天冬酶介导的细胞凋亡。结论抑制FANCD2基因表达可以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
夏鹏昝春芳李建安侯婷婷张恒张郡
关键词:范可尼贫血P21蛋白半胱天冬酶
制备3D打印骨组织工程支架修复骨缺损的特征被引量:10
2019年
背景:在骨缺损修复治疗中,为了恢复损伤处相应组织结构往往需要骨支架材料的植入。3D打印技术可精确模拟人体骨骼形貌并应用于骨组织修复和重建,这为骨缺损修复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目的:介绍3D打印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技术及材料选取,总结其在骨缺损修复治疗的应用。方法:作者以"3D printing materials,3D printing technology,bone defect,bone tissue engineering,active substances,clinical application;3D打印材料,3D打印技术,骨缺损,骨组织工程,活性物质,临床应用"为关键词,检索2009至2019年期间PubMed、Web of Science、Springerlink、Medline、万方、CNKI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技术可制备出个性化及内部结构精确性的骨组织工程支架,能够克服传统支架内部结构可调控性差、外形与缺损处不匹配等缺陷。目前应用于骨组织支架制备的3D打印技术主要有熔融沉积成型、选择性激光烧结和近年来关注度比较大的生物3D打印等。目前较常使用的3D打印材料主要为金属、生物陶瓷、高分子聚合物和多种材料构成的复合材料等。3D打印骨组织支架在临床骨缺损治疗中不仅可很大程度上缩短手术和恢复时间,并且在术前诊断和术后康复上也有非常大的作用。
王凯郑爽潘肃张恒张伟王浩胜杨小玉付川
关键词:骨缺损骨组织工程活性物质康复训练
胸椎管内脊膜瘤多次漏诊一例报告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胸椎管内脊膜瘤的临床特点,分析误漏诊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胸椎管内脊膜瘤多次漏诊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双下肢无力伴感觉消失10个月,外院按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入院。入院后经查体结合双下肢肌电图、腰椎CT、胸椎MRI检查并神经外科会诊诊断为胸椎管内脊膜瘤。脊柱外科与神经外科联合行胸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病理报告:脊膜瘤(过渡型)。术后第1天即开始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至第7天感觉平面消失,双下肢肌力4-级,尿便恢复正常,后因经济情况出院。结论胸椎管内脊膜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误治。临床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诊断需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和医技检查结果综合考虑,以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
昝春芳李建安夏鹏廖少俊张恒杨小玉
关键词:脊髓肿瘤胸椎脊膜瘤椎间盘移位漏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