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盛林
- 作品数:49 被引量:236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盐碱地水稻覆膜畦灌节水栽培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水稻覆膜畦灌节水栽培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选择土地,整地,施肥耕作,覆膜播种,洗盐造墒,田间管理。该方法一方面通过旋耕施肥一体的机械、水稻覆膜播种机,提高栽培效率,降低劳作强度,另一方面通过使用畦灌...
- 郑东峰王学君刘国利张茂林赵庆雷王瑜孙泽强刘盛林
- 文献传递
- 一株胶质芽孢杆菌及其在制备盐碱土壤改良剂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株胶质芽孢杆菌及其在制备盐碱土壤改良剂中的应用。一株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JDzhs‑bh,2019年03月2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
- 姚强董晓霞宫志远辛寒晓孙中涛韩建东黄春燕张元祺刘盛林刘青安森魏秀萍李慧琳亓超凡
- 文献传递
- 尿素中控失剂添加量对夏玉米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为探究尿素中控失添加剂的适宜用量,以无氮处理(CK)、普通尿素(CU)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控失剂添加量尿素(Ⅰ~Ⅵ型,控失剂含量1%~6%)对夏玉米生长和肥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夏玉米产量和生物量影响显著,相同氮肥用量下,控失剂用量对夏玉米生物量有显著促进作用,尿素中4%的控失剂用量对夏玉米产量和生物量的促进作用最大,2016和2017年夏玉米平均产量Ⅳ型控失尿素较CU增加7.80%,夏玉米平均生物量Ⅳ型控失尿素较CU增加10.30%;尿素中控失剂含量为5%时夏玉米地上部吸氮量最多;Ⅳ型控失尿素的玉米氮肥利用率、氮素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最高。尿素中控失剂添加量为4%玉米生物量和氮肥当季利用率最高,拟合控失尿素和夏玉米产量得出控失剂在尿素中的最佳添加量为4.81%。
- 崔双双孙泽强王学君王学君刘盛林董晓霞刘志鑫
- 关键词:夏玉米氮肥利用率
- 秸秆还田量对小麦-玉米轮作中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研究秸秆还田量对一年两熟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秸秆不还田,50%小麦、玉米秸秆还田,100%小麦、玉米秸秆还田,150%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对麦-玉轮作体系中土壤容重、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以及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秸秆还田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养分库容。50%、100%和150%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容重降幅为1.41%~9.15%,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02~0.04 g/kg,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钾含量分别增加6.64~9.00、3.37~4.07、10.33~19.00、40.00~120.00 mg/kg。不同秸秆还田量均能提高小麦、玉米产量,产量增幅分别为7.57%~13.16%、16.29%~26.06%。[结论]秸秆还田量达到150%时,在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方面出现转折,建议不超过100%秸秆还田为宜。
- 董亮田慎重王学君孙泽强郑东峰刘盛林董晓霞郭洪海罗加法
- 关键词:小麦-玉米轮作
- 黄河三角洲盐渍化农田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本试验设置4种不同轮作方式(小麦-玉米、小麦-田菁、小麦+牛粪堆肥+5‰菌剂和小麦-玉米+改良剂)处理,研究其对黄河三角洲盐渍化农田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措施显著影响盐渍化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与其它轮作方式相比,玉米季牛粪堆肥处理能够显著提高表层土壤有机碳、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并提高土壤大颗粒团聚体分布比例,显著提高小麦产量;玉米季种植田菁能够有效提高根层土壤氮素有效性,对其它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小麦产量均无显著提升作用;小麦种植前施用改良剂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小麦产量均无显著正效应。种植田菁和施用改良剂均不利于大颗粒团聚体的形成,不利于土壤理化性质的提升。综合来看,玉米季牛粪堆肥处理提高小麦产量和提升土壤理化性质效果最佳。本研究为两年试验数据,随试验年限延长,其效果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盐渍化农田轮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 刘盛林孙泽强孙泽强王学君董晓霞
- 关键词:轮作方式小麦产量
- 鲁西南褐土土壤容重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原状土壤不打破犁底层为对照(CK),设置土壤容重1.2、1.3、1.4、1.5、1.6g/cm^3共5个水平处理,研究山东省褐土不同土壤容重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容重增加,冬小麦株高、植株干物质量、籽粒产量、地上部养分吸收量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土壤容重1.4g/cm^3时达到最高值,增至1.5g/cm^3和1.6g/cm^3时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且容重越大降幅越显著。与对照相比,土壤容重1.6g/cm^3处理的株高、植株干物质量、籽粒产量和籽粒养分吸收量分别降低11.55%、13.61%、37.86%和39.46%。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主要是由穗粒数变化所致,容重1.5、1.6g/cm^3处理的穗粒数比对照分别下降27.37%和36.79%。原状土结构紧实,下层土壤容重过大严重制约冬小麦产量提高,与CK相比,容重1.2、1.3、1.4g/cm^3处理分别增产12.85%、21.49%、31.01%。通过深松等耕作技术打破犁底层,降低20~40cm深层土壤容重,促进植株生长和后期干物质积累,是冬小麦增产的重要途径。
- 孙泽强韩成卫孔晓民杨光刘盛林石宁王学君
- 关键词:褐土土壤容重冬小麦生长发育养分吸收
- 一种豆科作物专用高养分高活性化肥生物复合肥制备与施用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豆科作物专用高养分高活性化肥生物复合肥制备与施用方法,属于农用肥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肥包括如下组分:无机氮肥、无机磷肥、无机钾肥、微生物菌剂、微生物保护剂、硼、钙;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
- 刘盛林刘兆辉张玉凤李峰马宁
- 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及土壤改良剂
-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盐碱地土壤翻耕20~25cm,然后采用喷洒水淋洗1~2h,淋洗结束,于自然太阳光下照射2~3d,再配合土壤改良剂改良优化处理,土壤改良剂采用改...
- 马征刘盛林田叶郑福丽董晓霞单洪涛
- 一种有机物料输入减轻温室蔬菜生产系统中磷的淋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物料输入减轻设施蔬菜生产系统中磷的淋溶方法,高碳有机物料的投入提高了土壤pH,并在设施蔬菜苗期和盛果期提高了0‑20cm土层中的土壤C:P比,但是其MBP(Microbial biomass phos...
- 石宁李彦仲子文孙泽强刘盛林
- 山东省典型种植模式农业投入要素和结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利用PMP模型分析了山东省粮食作物、大棚蔬菜和露地蔬菜3种典型种植模式各要素投入和单位收益以及不同规模农户之间投入要素和产出的差异。结果表明:粮食作物23.3~33.3 hm^2和66.7 hm^2以上规模个体的各个投入要素单位收益均高于其他规模个体,说明这两个规模农场的要素投入结构较为合理高效;而大棚蔬菜1.3~3.3 hm^2规模个体的投入要素结构较为适宜;露地蔬菜2.0 hm^2以下规模个体的投入要素结构较为合理高效。由此可见,不同种植模式内适宜规模和投入要素均有差异,因地制宜,根据种植规模合理改善投入要素是提高个体收益、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要途径。
- 刘盛林刘君董亮王学君田慎重孙泽强郑东峰郭洪海李新运董晓霞
- 关键词:现代农业